最近有两起事件,一前一后爆上热搜。

一是:
环球时报发文要求大英博物馆无偿归还文物。
二是:
一个12岁的“中国女孩”逃离大英博物馆。
大英博物馆,远在万里之外的地球另一端。
中国人14亿,亲身实地探访过的寥寥无几。
正因此,那里藏着一个大多数国人应当铭记却不曾了解的真相。

01

2000件文物离奇失踪
先说环球时报的声讨。

一周前,大英博物馆董事会主席乔治·奥斯本证实:
该馆大约有2000件藏品“失踪”,最后只有部分被找回。
这一文物失窃丑闻引起多国不满。
因为大英博物馆收藏的多达800万件巨量藏品中,大部分来自英国之外的其他国家,其中有约2.3万件来自中国。
(有研究学者称,真实数字可能是2.3万的十倍。)
这些文物每一件都是精品,例如《女史箴图》的唐代摹本、辽三彩罗汉像、商周青铜器、魏晋石佛经卷等。
毫不客气地讲:
大英博物馆里藏着一个故宫,中国最好的文物都在英国。
2021年,故宫曾举办过敦煌特展,但展品少得可怜。
相比之下,大英博物院拥有敦煌壁画真迹100余件,经书书稿有1.3万卷之多。
很多前去参观的国人最后带着眼泪离开。
因为看着自己国家的宝物成为别人的馆藏,实在荒唐且屈辱。
图源:@何香蓓Betty
这已不是大英博物馆第一次被盗。

几天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徐德智在联合国犀利发问:
“如果大英博物馆不能保护文物的安全,它们应该被送回来源国吗?”
这个问题被各个国家问了无数次。
他们一直借口有能力和实力更好地保存这些宝物,绝口不提盗取事实。
大英博物馆里有很多佛像的头颅,甚至连金字塔的塔尖都被切割带回。
这些“展品”告诉我们,没有他们当初的破坏,何来保护一说?
可笑的是:
偷了大半个敦煌的斯坦因,被英国称为“最具国际精神的考古学家”,并获爵位。
以《女史箴图》唐代摹本的修复为例,博物馆曾聘请的日本工匠险些将其毁坏。
最后还是一位来自上海博物馆的中国学者主持完成的这项工作。
他们真的比中国人更了解中国文化吗?
图源:@何香蓓Betty
除此之外,英国议会于1963年修订《大英博物馆法》,禁止博物馆返还任何藏品。

这样的强盗行为实在令人作呕。
火烧圆明园后,法国作家雨果曾写:
“胜利者装满了口袋,携手回到欧洲……
而我看到的,是一次偷窃行为,和两个小偷。”
一个多世纪过去了,强盗思维始终刻在他们的骨子里。
不仅如此,他们把自己伪装成绅士,不断给年轻人洗脑,一直试图令历史虚无。
远的不提。
去年岁末,大英博物馆不顾及中国公民和全球华人华侨的感受,公然庆祝韩国新年。
这种误导公众的行为已是惯用伎俩。
当时身在英国伦敦的博主@何香蓓Betty 带着愤怒的情绪走进大英博物馆。
她说:
“看着来自不同国家的人赞叹着古老东方艺术,那种复杂的心情或许只有中国人才能懂。”
图源:@何香蓓Betty
事实证明:

强盗从不会反思自己的罪行,它们只会变本加厉。
好在,我们从没忘记过历史。

02

12岁中国女孩逃离大英博物馆
最近,由博主@煎饼果仔 自制的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全网爆火。

一只身着翠绿汉服的“玉壶精”讲述了一个流落国外的“国宝”迫切希望回国的故事。
这盏玉壶全名为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诞生于2011年,于2017年被大英博物馆购入。
因为她年轻,博物馆里那些早已不记得回家路的文物将希望寄托在她身上。
于是她逃了出来,替长辈寻找着回国的路。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洛阳的亲友若是问起我来,就说我心依旧,未受半分沾染。”
这是中国人才懂的浪漫。
于是,我们的年轻人把这份浪漫写进了故事里,也用含蓄地方式把那段屈辱的历史写进了故事里。

玉壶不会真的自己逃出博物馆,也不会自己逃回国。
但我们可以一直记得那些宝物找不到回家路的原因——
他们都是被“拐”走的!
以现存于大英博物馆罗汉三彩像为例: 
民国军阀混战的时期,德国人帕金斯以考察为名,将佛像盗卖至欧洲。
在这一过程中,有多尊佛像被毁。

后来学者研究发现,河北省易县罗汉像原来总计十六尊。

但是,现今能查到的只有十尊,没有一尊在国内。
《女史箴图》的唐代摹本:
这幅一直被清朝历代帝王珍藏于宫中的名画被一名英国士兵偷走,最后以极低的价格卖给大英博物馆。
我们也都知道那是1900年八国联军进京。
还有敦煌里的各种宝物:
它们基本上是在20世纪初,被那些打着考古名义的外国文化强盗带出国门。
仅斯坦因一个人就在两三天的时间用特制的化学胶布粘走了莫高窟共计3万2千多平方厘米的精美壁画。
……
作为一座以保护和展示世界文化遗产自诩的机构,大英博物馆本身并非劫匪或盗墓贼。
但它因为不断替盗贼销赃,最终成为了实际的受益者。
大英博物馆是世界公认的“贼赃博物馆”。
这是每个中国人都应该铭记的。

03

它们盗走的不只是文物
某英籍华人演员曾大言不惭地调侃:

“中国的博物馆只展出自己的文物,而西方发达国家展示的是全世界的文化。
这是我们的一大缺失。”
现在回看这段发言,恍然大悟:

强盗就是强盗!
他们不仅盗取文物,还盗取文化!
然而这样的言论在过去备受崇洋媚外者支持。
曾有很多公知说,这些宝贝即便留在国内,估计也早已被毁。
这样的言论就是混淆视听,为强盗行为辩驳。
因为,被抢的不只有中国。
根据官方数据,大英博物馆里来自埃及的文物超过10万件,最著名的当属罗塞塔石碑。
讽刺的是,埃及人自己的博物馆里仅能展出一座仿制的赝品。
希腊帕特农神庙里的石雕一座座不翼而飞。
现在它们也被摆放在大英博物馆展览厅里。
去年英国王去世时,各国人民的真实反应并不是什么哀悼,而是要求归还国宝。

比如,原属于印度却被英国人偷走的巨钻“光明之山”。
比如,原属于南非却被镶嵌在女王权杖上的“非洲之星”。
……
英女王一身行头,全是劫掠而来。
他们从来都是将此当作荣耀。
他们一直假借保护文化之名,行盗窃之实。
如今,我们想证明春节是中国人的文化都要辩驳一番。
很难想象千百年后,这些流落到外人手中的文物的注解会变成什么……
时过境迁,如果大英博物馆真的是为文化而存在,那就应当把“文化”还给原属国家,让更多人看到这些人类亲手创造的文明。
否则,所有的说辞都将是借口。
正如环球时报发布的长文里的那句:
“大英博物馆是英国殖民扩张历史的一个缩影。
就算他们已经擦干净了这些文物上边掠夺者留下的指纹,也抹不去这些文物的真正归属。”
出品 | 益美传媒

作者 | 青铜

近期微信公众号改版啦
⭐星标「益美传媒」
第一时间获取更新文章
欢迎关注益美君视频号
此刻MOMENTS
舞台剧制作人辞职当演员
遭冷眼相待
她大胆开麦:
要先赚钱,给自己造一个舞台
👇👇👇
-END-
不要忘记历史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