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生活,人皆向往。无论时代变化,不管地域变迁,民众都把美好生活作为美好愿望,然而关键在于实现。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社会坚持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民众达成美好生活夙愿的历史条件和文化契机。于是,一种与追求美好生活相匹配的生活美学便应运而生。美好生活与生活美学联系密切,生活美学是提升美好生活的重要途径,也就是以美生活来提升好生活。
在中国文化中,美好生活其实是在言说两种生活:一个是好生活,另一个则是美生活。我们往往以为,好生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小日子,就是美好生活的全部。其实,小日子更多是指物质生活被满足的日子。在好生活之上的,就是美生活。美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它代表着我们在好之上的更高追求,这种追求以美作为基本标准。
好生活,是有质量的生活;美生活,是有品质的生活。那么,两种生活之间是什么关系呢?好生活,一定要构成美生活的现实基础,而美生活则是好生活的理想升华。有的人觉得质量就是生活的全部,有的人还会继续去求索生活的品质。吴冠中曾有过国人中美盲多的感慨,我们要知道如何审美,不仅仅是因为我们在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更因为审美是社会前进的推动性力量,同时也是衡量社会发展的高级尺度。
令人欣慰的是,生活美学在如今的中国社会逐渐成了一个热词,从茶道、花道、香道、汉服、家居、日常设计、公共艺术、社区设计,到城市规划的各个领域,生活美学的践行者们都在倡导将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充分审美化。这是中国人对自身生活传统的一种复兴,而不是对于外来文化的拿来和借鉴。这种生活美学潮流正在悄然形成一种运动。它不是自上而下的号令,而是自下而上地自然生长出来的,其国民心理基础就在于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从孔子和老子建树起中国儒家生活美学与道家生活美学传统开始,在几千年来中国人的文化审美化传统当中生活美学就成了最主流的传统,审美与生活始终存在一种不即不离的微妙关联,这种传统从来没有断裂过,一直延续至今。在一定意义上说,中国美学就是生活美学,因为中国人的生活被古人赋予了审美化的追求,中国人的审美也在古代被奠定了生活化的根基。
美学在中国,乃是与民众生活联系得最为紧密的哲学学科,它绝不能成为一种高头讲章,只作为抽象的理论而存在,而是一种体用不二的美学。这个体,就是生活之体,就是中国民众衣食住行用娱的生活本体;这个用,就是将生活美学应用在其生活本体之内,这才是中国人审美意义上的知行合一。
换言之,生活美学就是一种关乎审美生活之学,追问美好生活之道。中国化的美学,不仅与人类的感性世界直接关联,而且与中国人的情理架构紧密关联。生活美学是源于中国本土既植根于生活又超越于审美的悠久传统,这是一种生意盎然的活的传统,它可以为世界提供一种东方生活美学的范本。
所以说,当今中国生活美学的积极践行者们,他们是在发现中国人的生活之美,从而为中国生活立”——美之心
本文刊载于《金融博览》2023年第9期
投稿邮箱
订阅方式:
1. 邮局订阅:邮发代号22-488
2. 电话订阅:010-6326 5031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