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热点
万亿级市场狂欢,“压舱石”工业机械上大分
● 北交所迎来全面改革,流动性为创新举旗
● 华为Mate 60系列回归,消费电子有“芯”更有“利”
政策
北交所迎来全面改革,重点改善流动性
9月1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高质量建设北京证券交易所的意见》,争取经过3到5年的努力,北交所市场规模、效率、质量、功能、活跃度、稳定性等均有显著提升;再用5到10年时间,将北交所打造成带动新三板成为创新型中小企业蓬勃发展的孵化地、示范地、集聚地。
短评
《意见》的发布是落实中央政治局会议关于“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的重要部署,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1+N+X”政策框架的专项安排。《意见》将改善市场流动性作为重点,着眼于促进投融两端动态平衡与结构优化,在投资端方面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引导公募基金扩大北交所投资;允许私募股权基金通过二级市场增持其持股公司的股票;加大力度引入社保基金、保险资金、年金等中长期资金等,后续还将研究引入私募基金开展北交所做市交易业务。随着政策逐步落实,流动性水平进一步改善,北交所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主阵地”效果将更加明显
民营经济
民营经济发展局正式设立,支撑中国经济向好向上
近日,中央编办正式批复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内部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作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专门机构,加强相关领域政策统筹协调,推动各项重大举措早落地、早见效。
短评
民营经济和国有经济都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经济、民营经济各有优势、各具特色,只有这两部分相互协调、共同发展,中国的经济才能走得稳、走得好、走得远。7月以来,各项系列政策持续落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政策推动下,民间投资项目融资支持不断优化,民间投资项目储备不断扩容,相信随着各项政策的落实、专职机构的设立,将进一步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和内生动力,民营经济发展必将迎来更广阔的舞台和更光明的前景。
制造业
稳住工业经济大盘“压舱石”,机械行业迎来政策春风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印发《机械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涉及国民经济7个大类,聚焦机床工具、农业机械等11个细分行业,从供需两侧提出4方面16个重点任务。力争机械行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速3%以上,到2024年达到8.1万亿元
短评
机械行业是为国民经济、国防军工和民生事业发展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是支撑国家制造能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基石,是稳住工业经济大盘的“压舱石”。2023年以来,工程机械行业景气度受到下游房地产、基建行业影响较大,导致工程机械用钢量也处于低位。随着下半年下游基建、房地产政策利好释放,工程机械行业景气度有望攀升,工程机械类用钢量也有望被进一步带动
消费电子
华为Mate 60系列正式上线,需求带动电子产业链投资
日前,华为 Mate60 Pro开售,产品在卫星通信、充电方案、结构件、系统等多方面升级。此外,苹果公司正式宣布,将于美国东部时间9月12日(北京时间9月13日)召开新闻发布会,或将发布iPhone 15系列和新款苹果手表。
短评
本次华为Mate60系列重磅回归,一方面将调动消费者购买欲望,刺激手机终端需求复苏,另一方面作为高端手机市场重要的国产参与者,将成为国产半导体供应链的应用出口和需求驱动力,推动国产设备、材料、制造环节升级迭代。屏幕、北斗通信、射频、摄像头、电源管理IC、存储、封测、设备等环节相关厂商有望深度受益。而苹果或将于9月13日发布iPhone 15系列,有望进一步刺激消费电子终端需求反弹
房地产
房产政策形成合力,预计基本面9月起企稳回升
9月1日,北京和上海宣布“认房不认贷”,至此一线城市全域落地以本地住房为考量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对于本地无房,但有贷款记录的购房者均按首套贷款对待,首付比例和利率大幅下降。安徽、长沙、无锡、成都、重庆等城市均表态落地“认房不认贷”。天津将限购范围缩小为城六区,福州进一步放松限购。
短评
房地产需求侧的政策加速落地,各项政策逐渐形成合力。预计房地产市场基本面将从9月开始企稳回升。居民置业门槛降低,财务负担下降是市场进入复苏通道的起因。政策将释放一系列长期被压抑的真实居住需求,主要是卖旧买新、卖小买大的改善置业需求,也包括返乡置业、回乡养老和旅居需求。政策优化更好体现了“房住不炒”的精神,房屋价值也将进一步聚焦居住属性
新能源
中国首个万吨级光伏绿氢项目全面投产,绿氢产业迎新的里程碑
日前,我国规模最大的光伏发电直接制绿氢项目——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全面建成投产,这标志着我国绿氢规模化工业应用实现零的突破,绿氢产业迎来新的里程碑。
短评
我国氢产业具备长期发展潜力。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氢气生产国,2022年我国氢气产量达4004万吨。预计2030年以后,为达成“碳中和、碳达峰”的目标,氢需求量将大增,绿氢也将在氢产品结构中大幅度提升占比。随着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的下降和绿氢制备技术的进步,绿氢的制备成本将不断下降,让绿氢及下游产品更具商业投资价值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