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费知多少?Tips 原意你知道吗?

完美之旅 与你同行
点蓝色标题阅读
请点粉色二维码加微信入群和订团:PerfectTravelUSA。
微信视频/微信公众号:完美之旅USA
Youtube视频:完美之旅(复制网址打开及关注)
https://youtube.com/channel/UCnRVQl-roz4xlg-VdDgHIGg
小费知多少
在台湾时从来不知小费(Tips)为何物,直到出国留学才第一次和小费打交道。听老留学生说,如果在机场有人帮忙提行李,每件行李要给美金一元的小费。当年台币美金汇率一比四十,令我觉得心痛不已,心想只此一次下不为例。然而事与愿违,小费在美国的服务业可说是无所不在。
当年以为Tips只是一个英文单字,并不知道它是「To insure prompt service」的缩写,即「保证服务迅速」之意。此一说法真正源自何时何地已不可考。普遍传说是十八世纪时在英国小酒馆的桌上常放着一个碗,碗上写着「To insure prompt service」,消费者为了得到更快更好的服务,纷纷投钱于碗内,久而久之,这种做法便约定俗成。美国内战时期,赴欧旅游的美国富人将此一脱胎于中古时期的主仆奖赏习俗传回美国,以炫耀其高人一等的贵族作风。其后由于餐馆和酒店业蓬勃兴起,消费者乐于对良好服务给予小费作为回馈,更加助长了小费文化的发展,但它带来的利弊也一直备受争议。
还是穷学生时,我和外界鲜有接触亦无消费能力,未受小费困扰。婚后有了孩子和社交活动,这才慢慢发现,举凡外卖送货员、酒吧酒保、代客泊车员、衣帽间服务员、租车接送司机、旅馆的行李员、送货到府的送货员等等,都要给他们小费。好在是自愿性质,通常二至十美元足够矣,不至造成太大的经济压力。
按摩、美容、美甲、理发、出租车等服务业,支付15%~20%的小费已是不成文的规矩。尴尬的是我不知道除了美发师之外,洗头小姐是要另付现金小费的。旅游业则明文规定每天应支付导游和司机多少小费,未知服务品质是否满意即强行收费,让人有种被剥削的感觉。
最让人垢病的是餐馆小费制度。美国虽有最低工资法,但许多餐馆业者无视法律规定,只愿支付服务员超低的工资,迫使他们提供良好的服务赚取小费以补不足,还美其名曰是降低成本造福消费者,其实是将应付的人工成本转嫁给消费者,这种现象尤以中餐馆为甚。
求学时我有奖学金,所以没有打过工,对中餐馆小费制度十分反感。因为初入社会阮囊羞涩,难得上趟馆子,小城的中餐馆却常是物不美而价不廉,加上税金和18%的小费,对三代六口之家来说是笔不小的开支。而服务员为了想多赚点小费常常极力怂恿客人点最贵的菜,若消费额不高,服务员马上变脸如翻书,上菜慢不说,连端茶倒水的本分都不尽,更遑论多要双公筷或换盘子。在这种服务待遇之下,我自然不愿多付小费。
二姊夫和我家先生则持不同的看法。二姊夫是早期留学生,曾在中餐馆端过盘子赚取生活费,深知个中艰辛,对那些靠小费养家活口的服务员大表同情。他毕业工作后,收入稳定不用为生活发愁,因此不管到哪用餐,他一律支付25%的小费,当然他也得到了最佳服务。还记得第一次能源危机之后,加拿大加征苛捐杂税,税率高达20%左右,许多生活在底层的华人对加拿大的中餐馆望而却步,但二姊夫照常光顾亦仍然支付25%的小费,服务员见了他个个眉开眼笑,围着他陈先生长陈先生短地,端茶倒水换盘子全都不用吩咐。即使二姊夫后来搬至外州,数年后回来探亲,老服务员见了他依然热情如故。从此我不敢再说服务员势利眼。
我家先生是七○年代的自费留学生,寄宿学校,在镇上唯一的中餐馆当洗碗工,靠着一辆旧单车来往学校和中餐馆。餐馆很小,老板身兼柜台和跑堂,老板娘掌厨。当时最低工资时薪$1.50,老板付他$1.75但没有小费。先生除了洗碗之外还要帮忙收拾碗盘桌椅和打杂,将消费者留在桌上的小费如数交给老板。
有一次来了八位犹太客人,预订了那时最贵的烤鸭三吃。可是当先生收拾残局时却发现客人没有留下任何小费,他如实告知老板,老板当即垮下脸来。当夜下着倾盆大雨,老板没有像往常一样开车送他回校,任凭未带雨具的他骑车回校,结果被淋成了落汤鸡。
后来有一次老板要他到家里帮忙舖设石板地砖,每块石板二呎长三呎宽一吋厚,共有二、三十块,颇有些分量。老板临时有事出门,遂交代他等他回来后再两人一起做。但瘦小勤快的先生不愿坐着干耗,等老板回来时他已独力完工。从此之后老板不再给他脸色看。先生也认清了小费的分量,当给则给但不乱给。
来美四十余年,最初习惯用现金付账。账单上只会加上税金而不会自动加上小费,餐后消费者将现金放在桌上,告诉服务员Keep the change便可大方走人,彼此不会拉扯尴尬。后来纷纷改用信用卡,账单上则出现了10%、15%、20%的小费选项(以税前金额计算),虽也可选择不付小费,但碍于情面,大多会付15%的小费。慢慢地又提高至15%、18%、20%、25%,有的甚至以税后金额计算,着实让人反感。
新冠疫情爆发后,引起前所未有的通货膨胀,万物皆涨声中唯有退休金不涨,退休族的日子已够难过,赫然发现连从来不用付小费的速食店也开始要小费了,平常在桌上放着一个碗的烘焙店亦在账单上加上了小费选项。
最近友人来访,六个人到中餐馆吃点心,账单自动加上了18%的小费不足为怪,先生还是多留了个心,用信用卡结账时,特别将总金额圈起注明,谁知银行对账单的金额还是又多加了一笔小费。先生拿对账单去餐馆理论,柜台二话不说当场退费了事。可见两次收取小费的事屡见不鲜,只是不知是服务员还是收银员所为。
更扯的是上网预定旅馆,在刷卡付费时居然跳出了小费选项,有的采用百分比,有的指定金额,虽也有不付小费的选项,但若选择不付小费,交易即自动中断,直到选了小费才能顺利完成交易,这好比山大王坐收过路费般可恶。
嫌小费给得太少而追出门来讨要的事时有所闻。日前则在网上看到一则社会新闻,有位女士叫了一份二十美元的披萨,她给了送外卖的小子五美元的小费。不料小子却当场破口大骂:「你的房子这么好,但才给五块小费。」临走还飙了一句脏话。女士忿而将门前监控录像放到抖音平台上,立刻被大量点击疯传,那小子也被炒了鱿鱼。
疫情期间大家共体时艰,大多数人愿意多付小费,可是疫情趋缓后又碰上通货膨胀,多付小费的现象非但没有消失反而成了常态,更扩及许多相关行业。商家在小费之外又巧立各种名目收取额外费用,说的好听是保持价位,其实是价位不变分量减少,甚至还偷工减料,服务态度及品质亦不见得更好。
时移境迁,原本两厢情愿的小费文化,是否到了该改头换面的时候?(寄自加州)
完美之旅 与你同行
当季热销
点蓝色标题阅读
完美之旅 经典行程
点蓝色标题阅读
热门行程推荐
丹佛出发-黄石公园
盐湖城出发-黄石公园
洛杉矶/LAS-黄石公园
拉斯维加斯-黄石公园
旧金山-黄石公园
中国团 粤港澳
新马泰韩 越南
非洲埃及 中东迪拜
北极光之旅
邮轮
2024 邮轮
拉斯维加斯出发美西团
洛杉矶出发美西团
---
旧金山出发美西团
波士顿/昆市出发美东团
纽约/法拉盛出发美东团
纽约JFK/LGA 接机:
纽瓦克EWR 接机
纽约法拉盛-加拿大团
--
加拿大温哥华团
版权及免责声明:部分文章或图片来源于网络或活动组办方,不代表本平台的观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版权所有者。若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删除,感谢理解和支持。本平台原创作品转载请原文全转。
阅读原文 关键词
国家公园
羚羊彩穴
尼亚加拉瀑布
8天
黄石公园
最新评论
推荐文章
作者最新文章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Copyright Disclaimer: The copyright of contents (including texts, images, videos and audios) posted above belong to the User who shared or the third-party website which the User shared from. If you found your copyright have been infringed, please send a DMCA takedown notice to [email protected]. For more detail of the source, please click on the button "Read Original Post" below. For other communications, please send to [email protected].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用户推荐收藏至CareerEngine平台,其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及知识版权均属用户或用户转发自的第三方网站,如涉嫌侵权,请通知[email protected]进行信息删除。如需查看信息来源,请点击“查看原文”。如需洽谈其它事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用户推荐收藏至CareerEngine平台,其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及知识版权均属用户或用户转发自的第三方网站,如涉嫌侵权,请通知[email protected]进行信息删除。如需查看信息来源,请点击“查看原文”。如需洽谈其它事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