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怡个“心”词,教会你一个新的心理名词“道德认知(Moral Development)”,来认识一下,孩子的道德发展过程是如何的?
孩子的道德认知是如何发展的?
我们先来看一个来自科尔伯格研究中的故事,家长们可以试着问自己或者孩子是如何回答的:
“有一名妇女因生重病就快死了,这时镇上有名药剂师说有一种药物可以让她活下来,但是要多花十倍的价格跟他购买。然而妇女的丈夫怎么借也借不到这么多钱,为了能让妻子活下来,丈夫只好闯进药店将药物偷走了。”
如果是你,你觉得这名丈夫应该这样做吗?为什么呢?(等回答完后,下滑查看所处道德的阶段)
图源丨秀米
来看看不同水平和阶段的孩子和大人会如何回答这个故事[1]
词条中提到,心理学家科尔伯格(Kohlberg)定义了一份三个水平和六个阶段的道德发展理论
第一水平(3-9岁)
前习俗水平的道德(Preconventional)
处于这个水平的孩子会认为道德是外部控制的。
并以权威人物(如老师、父母、警察等)为参考中心,孩子会根据他们的观点对行为的后果做出判断。
可能会产生人们受到惩罚一定是坏的,受到奖励一定是好的想法。

阶段一:惩罚与服从定向
这个阶段的孩子难考虑到两难问题中会出现的相对观点,且会忽略人们发生某行为的意图是什么。
他们认为遵守规则很重要,害怕权威,来避免惩罚
如果出现反对丈夫的行为,则会认为“偷东西是不好的行为,就应该去坐牢,警察会抓他的”。
阶段二:工具性的定向目标
这个阶段的孩子对两难问题会产生不同的看法,把正确行为看作符合个人利益的行为。
如果出现赞同丈夫的行为,则会认为“偷东西是为了让妻子活下来,是等价交换,互惠互利的一个行为”。
图源丨图虫创意
第二水平(青春期前期-成年)
习俗水平的道德(Coventional)
处于这个水平的孩子认为遵守社会规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能够帮助他们维持良好的社交关系及社会秩序。
阶段三:好孩子定向
到13岁几乎都能达到阶段3。
这个阶段的孩子希望通过“好孩子”的身份,即善良、乐于助人、信任等来维持与他人的关系。
他们认为“当别人需要帮助而自己正好有能力时,就会帮助”。这时,他们开始从公正者、旁观者的角度去考虑道德事件。
如果回答出现赞同丈夫的行为,则会认为“偷药这件事,在妻子看来丈夫是一个很关心她、爱她的人”。
阶段四:维护社会秩序定向
这个阶段的孩子开始考虑到法律这个点。并认为法律是很重要的,它是维护社会秩序和规则的重点。
如果出现反对丈夫的行为,则会认为“丈夫应该遵守法律,而偷东西是违法行为。允许这个行为等于使社会秩序变得混乱”。
图源丨图虫创意
第三水平(成年后)
原则的道德(Postcoventional)
处于这个水平的人,开始超越对社会规则和法律的支持态度,把道德定义为抽象的。
阶段五:社会契约定向
这阶段的人认为法律和规则是灵活的
他们会认为“虽然丈夫偷药的行为是违法的,但是法律需要综合考虑一下妻子的生命权利,来进行审判”。
阶段六:普适伦理原则定向
这个阶段的人会根据良心理论原则来判断行为的正确与否,尊重每个人的价值和尊严。价值观是很抽象的。
如果他们出现赞同丈夫的行为,则会认为“当一个人面临死亡时,财产是否又有那么重要呢?而尊重生命才是一种美德”。
根据科尔伯格的研究表明,大部分儿童会根据该顺序缓慢和渐进的经历前四个阶段[2-3]。并随着环境的不同、年龄的增长等进行改变。
然而,阶段五以后,其实是很少人能够超越甚至是罕见的。
如何引导孩子的道德认知发展?
幼儿及学龄前期阶段的道德发展规律&引导
皮亚杰认为3岁以前的孩子,对问题的考虑是处于自我中心的阶段,也较难理解规则的含义。分不清公正、义务和服从。即他们的行为既不是道德的,也不是非道德的。
所以当幼儿出现拿人家东西的行为时,可能单纯的认为这个东西好漂亮呀,所以就拿走。并没有意识到拿别人东西是不对的或不道德的。
所以当孩子出现不适当行为时,指导就显得尤其重要。幼儿的道德行为其实最开始是受到大人的外部控制的,如果想要帮助孩子锻炼道德行为可以试着使用“引导法”
图源丨图虫创意
“引导法”
当孩子发生不良行为时,家长可以指出该行为的不对,并引导孩子察觉他人的感受。
使用引导法可以帮助幼儿较少出现不当行为,还能让他们在发生错误时及时坦白,表现出亲社会的行为,并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同情心[4-5]
例如,
在了解孩子成长的规律后,当其出现类似于词条中的小怡拿别人玩具的行为时,爸爸妈妈可以先试着和孩子耐心解释到:“宝宝,这个是小禾的玩具喔,如果你拿走别的小朋友的玩具,找不到玩具那个小朋友会很伤心的。爸爸妈妈知道,你是想玩才拿走的,要是下次你想玩,就不要再直接拿走了,和爸妈说一声,我们一起解决,好吗?一会,我们一起把玩具还给小禾,再道个歉吧~”
引导孩子了解到:当发生错误时,ta应该怎么做、该行为可能会为他人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如,情绪、疼痛、伤害)等。
有些家长会说:“我引导过孩子,起不到效果啊”。当面对焦虑、恐惧型或者冲动型儿童时,引导的效果可能微乎其微。
图源丨图虫创意
对于焦虑、恐惧型的儿童,他们常常会在犯错后感到内疚,甚至在父母引导后也会继续觉得难过、自责。这时,父母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试着增加和孩子的亲密的亲子关系,建立信任(拓展阅读《高敏感儿童是否会发展出焦虑症》
对于冲动型儿童,强加管制也难以起作用时,家长可以试着通过和谐、温暖的关系,结合对不当行为的坚决纠正和引导,来促进道德的生成。(拓展阅读《孩子的对立情绪这么大,该怎么办》
“模仿”
除了“引导”以外,“模仿”也是帮助幼儿建立道德行为、亲社会行为的好方法。榜样对幼儿期的影响非同凡响。
以下的榜样会影响孩子的模仿意愿[1]

温情和反应性
幼儿会模仿对他们和蔼可亲、能给予他们强烈反应的大人们的行为。
能力和力量
儿童会选择自己觉得有能力或者崇拜的人作为榜样来模仿,尤其是比自己年龄大的同伴和大人[6]
言行一致
大人的言行一致,会影响到孩子的行为是否会按照标准来行事。如果家长对孩子说,你要多点帮助同伴。但家长自己却没有这么做的话,孩子就会获取到“原来家长让我做的事情只是说说也行”的信息。
图源丨图虫创意
学龄期阶段的道德发展规律&引导
幼儿会通过模仿、强化等来学习道德的行为。当成长到小学时期,孩子们则会将前期学到的道德行为内化为自己的行为。
随着思考的灵活性逐渐增加,他们也开始考虑人们的行为意图背后产生的原因[7],并发展出更多的同理心和同情心
到了7-8岁以后,他们不再以说假话就是坏的,说真话就是好的为道德评判标准。学龄期的孩子对说谎原因的理解增强了。
例如,有些孩子可能会为了谦虚(做了好的行为)而说谎——做好事不留名。
有些孩子也可能会为了不牺牲集体荣誉而说谎来牺牲自己——善意的谎言。
想要帮助孩子建立更好的道德规则,可以延续学龄前期用的方法外,还可以:
建立公平和有爱心的指令
如,告知孩子,捡到钱或他人物品要交给物品遗失中心或者警察等;当其他孩子出现偷窃或不诚实的行为,应告知老师或家长。
发现孩子有说谎的行为时
不是马上指责,而是可以先询问说谎背后的原因是什么?用更坦诚,更平等的态度去面对孩子的撒谎行为,他们也会逐渐更加有勇气面对这个真实的世界。(具体操作方法可以拓展阅读《细细解构孩子的撒谎行为》
从小培养孩子的道德观,不仅仅是让他们学会诚实、善良、礼貌、感恩、尊重等,更是为他们在成年后,能够成为一名友善、和谐与他人相处,融入团体、社区、社会,并遵从社会规则的人所垫下的基石。
希望今天的词条对你们有所帮助和感悟,欢迎大家留言想学习的心理词条,怡禾心理和大家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 劳拉·E·伯克, LauraE.Berk, 伯克, & 陈会昌. (2014). 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从0岁到青少年.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 Boom, J., Wouters, H., & Keller, M. (2007). A cross-cultural validation of stage development: a Rasch re-analysis of longitudinal socio-moral reasoning data. Cognitive development, 22.
[3] Dawson, C. (2007) A Practical Guide to Research Methods, A User Friendly Manual for Mastering Research Techniques and Projects. 3rd Edition, How to Books Ltd., Oxfordshire.
[4] Olson, S. L., & Sameroff, A. J. (2013). The interplay of externalizing problems and physical and inductive discipline during childhoo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49(11), 2029–2039. https://doi.org/10.1037/a0032054
[5] Volling, B. L., Mahoney, A., & Rauer, A. J. (2009). Sanctification of parenting, moral socialization, and young children's conscience development. Psychology of Religion and Spirituality, 1(1), 53–68. https://doi.org/10.1037/a0014958
[6] Bandura, A. (1977). Self-efficacy: 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al change. Psychological Review, 84(2), 191–215. https://doi.org/10.1037/0033-295X.84.2.191
[7] Killen, M., & Smetana, J. G. (2015). Origins and development of morality. In M. E. Lamb & R. M. Lerner (Eds.),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developmental science: Socioemotional processes (pp. 701–749). John Wiley & Sons, Inc.. https://doi.org/10.1002/9781118963418.childpsy317
相关阅读
专业校对:精神科周娱菁医生
责任编辑:刘斯雅
图片排版:汤銮琴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