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28日从厦门海关获悉
厦门海关所属机场海关
近日在入境航班中
检出厦门口岸今年首例登革热病例
厦门口岸检出今年首例登革热病例
近日
机场海关在执行
某东南亚入境航班监管任务时
发现一名旅客体温较高
38.4°C
经海关流行病学调查得知,该旅客近期有蚊虫叮咬史,有畏寒、面色潮红、眼部干痛等症状。现场关员立即采集该旅客血液样本,经检测显示登革热核酸阳性
结合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调查,该旅客被综合诊断为登革热感染。目前,海关已联系该旅客,告知检测结果并给予健康建议,同时将病例情况通报地方卫健部门,做好后续处置工作。
厦门海关提醒:
近期东南亚多个国家登革热疫情高发,前往上述国家旅行期间应当采取严格措施避免蚊虫叮咬,避免在蚊虫密集区域活动。如果在旅行期间被蚊虫叮咬并出现发热、肌肉关节疼痛、四肢乏力、皮疹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归国时如有任何身体不适,入境时应主动向海关如实申报,并配合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医学检查,入境后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并详细告知相关旅行史。
最近是旅游旺季
许多朋友都选择了夏日出游
但当前东南亚、南美洲、非洲等地
登革热疫情较为严重
目前,我国逐步进入登革热流行季
广东省已发生多例登革热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
多数有登革热流行区的旅居史
据有关报道

云南西双版纳州已发生因输入病例
导致的登革热本地疫情
近期,国内多地
发布紧急提醒
之前,厦门疾控也发布提醒
将登革热作为8月份需特别关注的传染病
下面带大家认识登革热!
01
什么是登革热?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
伊蚊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是法定传染病中的乙类传染病
02
登革热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临床特征为起病急骤
高热,全身肌肉、骨髓及关节痛
极度疲乏
部分患者可有皮疹、出血倾向和
淋巴结肿大
03
登革热是如何传播的?
登革热是严格的伊蚊媒介传染病
由病人/隐性感染者→伊蚊→健康人的途径传播
人与人之间不会直接传播疾病
04
登革热有特效药吗?
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治疗药物
主要采取支持及对症治疗措施
因此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避免被蚊子叮咬
发病时及时就医
05
登革热有疫苗可以预防吗?
目前登革热
尚无经审批注册的疫苗上市
06
何时应该怀疑自己得了登革热?
如果过去2周曾在登革热流行的国家或地区逗留,或自己生活与活动的社区、街道、甚至城市范围内有登革热发生,当出现突起发热(有时可达39°C),同时伴有以下症状之一——明显疲乏、厌食、恶心等,常伴较剧烈的头痛、眼眶痛、全身肌肉痛、骨关节痛,可伴面部、颈部、胸部潮红时,应考虑自己有感染登革热的可能。此时应尽快到正规医院就医,并主动向大夫说明自己可能得了登革热,以尽快得到诊治。并采取防蚊隔离,防止进一步扩散。 
07
如去登革热流行区,该如何预防?
1.穿长袖衣裤,尽量选择浅色,外出使用蚊虫驱避剂等驱蚊产品,避免被蚊虫叮咬; 

2.安装纱门、纱窗,出门前可以在酒店房间使用蚊香、灭蚊气雾剂等,哪怕是高档酒店,也要注意室内灭蚊;
3.如果在逗留期间出现可疑症状,需要及时就诊并主动说明登革热可能;
4.返回本地后,如果2周内出现发热,要及时就诊并说明外出史,为了不将疾病传播给家人,请配合当地卫生部门,住院隔离治疗。
08
厦门的登革热主要由哪种伊蚊传播?
厦门传播登革热的伊蚊主要是
白纹伊蚊
俗称“花蚊子”
多在户外侵袭人体
吸血高峰在下午4—5点
次高峰在上午9—10点
可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来源:深圳疾控
090
减少伊蚊孳生,我们能做什么?
白纹伊蚊主要孳生在各种人工和种养植物的容器积水中,如:室内外积水缸罐、竹林中的竹筒、树洞、椰子壳、废旧轮胎、腌菜陶瓷器皿等。防止蚊虫孳生应翻盆倒罐,消除一切形式的小积水,消灭蚊虫孳生场所。
简单地说:
没有蚊子,就没有登革热!
请大家日常做好防蚊工作!
厦门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出品
记者:郭睿 通讯员:郑竟、林晨毅、叶佳增 综合厦门疾控、钱江晚报等
编辑:林聿晶 值班主任:蔡萍萍
厦门日报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厦门日报社微信矩阵▼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