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行业还兴盛时,我接触过一个甲方,是大厂的市场部总监,为一场活动拉着我们开主题会。他特别爱彰显“格调”,有他的会议多半最后都会演变成他的个人秀。
所以《装腔启示录》看了半集,我就开始上头,那些装格调的上位者,那些不得不装弱装傻的乙方,那些浮夸势利背后的恐惧,都让职场社畜心有戚戚焉。
国产剧都市剧最缺乏的元素就是那一点真心。看多了开口闭口一个小目标的乏味故事后,看到一个社畜戳破皇帝的新装,说打工人的疲惫无力,哪怕他是职场精英,居然都有一点感动。
女主角唐影是北漂的律师,每天妆容精致出入国贸,租住在豪宅区对面的旧楼里,信奉自我投资。一边在职场被卷,一边学习精致与格调。有一双鉴别同类的眼睛,在独立与势利、感性与清醒间迷茫。未来似乎唾手可及,却又日日被现实捶打。
与她同住的妹妹,是典型的娇娇公主,一张无辜美丽的脸,一双单纯空洞的眼,交往的男性需要有足够的经济基础,同时又捧她在手心。她说一句想吃冰淇淋,对方就得冒雨短跑三千米去买。
男主角许子诠是与她们相似的投行男,外在精致有余,内在观照尚缺位,处在自我认知的迷茫期。一款香水送无数女生,对方喜不喜欢不重要,重要的是彰显自己的品味,就如同水仙花王子忘不掉临水自赏。
与女主在工作中缠斗的甲方刘美玲,出场更是派头十足,整个人淹没在奢侈品之下,逢人都要附赠一句:“死贵死贵的。”还爱吹嘘经不起推敲的夫妻情,恨不得出场的每一步都踩在她炫耀的鼓点上。
偏偏剧中还有与她斗法的人,从香茅的产地、银鱼是否野生,再到新浪潮电影和哲学,所有质朴的、文艺的、有深意的东西都被她们变成装腔炫耀的工具,似乎代表了很多,其实又什么都不是。
每个人都在装,主动的、被动的,防御的、攻击的,显得那么浮夸。但能以诚实的态度拍出这种虚浮,就是一种真实。
剧中有一个角色,是常居瑞士的企业家大佬。他爱骑共享单车,爱吃羊肉汤,并毫不在意地在苍蝇馆子和女生约会,被指责没有腔调,甚至被怀疑是装有钱人。
后来男主替他解释,企业家大佬不需要名牌傍身,是因为他们的财富已经让他们达到了无惧他人评价的程度。因为无畏,所以松弛。有一定道理。但这个解释的内核“勇气来自于财富”,也说出了装腔的病灶所在,以财富论地位。
在研究美国当代社会心理状况的著作《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里,心理学家卡伦霍妮剖析,在资本与消费盛行的美国社会,充斥着大量的焦虑不安、爱无能病症。其典型的特征是:渴望获得无条件的爱,一旦在爱中没有获得安全感,就会转头拼命工作,本身并非是对成就有所追求,只不过在追逐外界评价,来获取安全感。
这和剧中描绘的人群何其相似。执迷用金钱明码标价生活的人,内心缺乏真正的价值感,一旦离开外界评价、他人关注、奢华物质,就感受不到自我价值了。他们未必真心想要卷,未必真的认同这份工作的价值与模式,只是想要依托于它,活成那个他人眼中光鲜的精英,于是忍受它的压榨,浮沉在焦虑之中。
最近几集,最爱在腔调上斗争的两个配角都已放下执念,获得解脱。一个不伪装爱岗敬业的大律师,离开国贸,脱下西装,回家架起摄像头拍做饭视频。另一个终于在亲身撞见丈夫出轨之后,摘掉每一丝都精致的假发,脱掉昂贵的套装,离婚离职,开启新生活。
精英生活固然光鲜,但它的代价也非常醒目,非所有人能承受。而在幸福的可能里,它只是其中一种形态,不应当成为众人一致追求的解药。幸福的可能里还有更多形态,比如真实健康的爱、有质量的人际关系、能带来自信的真实成就感等等。
这部剧到底比卡伦霍妮描述的更前进了几十年,人类用强大的诠释和美化能力,不断炮制出新的词汇和概念,去掩藏真实的欲望。女主角爱用腔调去衡量一个人,她厌恶装腔作势的人,也不喜欢不如她期待的人,原著小说中她甚至只是因为同公司另一个高级律师做微商,就拒绝去她的团队,留在明显没有前途的这边
她将腔调二字从简单的物质上升到美学以及素质,她甚至觉得这是一个人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底线。
但实质上,腔调是什么呢?腔调的表层是物质,中层是审美,底层依然是资本。大量的时间、高效的信息获取渠道、巨额的财富等等都是腔调的本钱,一个人资本越足,能够起的腔调就越高。看不透这一层,过分歌颂腔调的人,本质上都是在逃避,在以一种浅薄的优越感,回避生活艰辛的那一面。这种腔调是脆弱的,也是狭隘的。
最新剧情里,正在迷茫中拔河的男女主角,在种种腔调的外衣下,审视他人也审视自我,开始朦胧地洞见到腔调之下的无力和无聊,试图找寻自己想要的踏实的幸福。
每次与爱表现腔调的人狭路相逢时,我都会忍不住猜测:他到底有什么无法自我接纳的暗疾,是童年时的贫穷记忆,还是从来不被真实尊重的空虚内心,或者缺乏一手一脚建立生活而获得的自信?
如果真有值得歌颂的腔调,那大概就是对贫穷与富有、美好与难堪同等的接纳与温柔吧。
作者 | 陈   陌
编辑 | 楼   主
校对 | 胡   晓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