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门诊,常常有这种情况:先是女儿/儿子来看失眠,过了一阵,把父母也带来看。
这个时候,我常常被问到这样一个问题:
医生,同样是失眠,为什么你给我和我妈的治疗方法不一样?
答案是:你们的失眠并不一样。
在睡眠门诊,第一次就诊时我常常需要看50分钟。为什么需要这么长的时间?
因为,人们口中的“失眠”更多的是一种症状描述,而看似一样的“失眠”背后,每个人都有各自不一样的原因或共病。为了让你更直观地明白这一点,我给你看一下这个思维导图:
寻找这些原因和合并症的过程,就类似于玩“侦探类游戏”。想要获得完整的“证据链条”,就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
我记得,有位30多岁的女性,因为“失业+失恋”而出现急性失眠,来门诊问:我应该怎么办?我的回答显得很“粗暴”:要么忍,要么临时吃安眠药。
她愣了一下,显然是对这个回答很不满意。因为她在来之前,内心里希望可以在我这里能找到一个这样的完美办法:既不吃安眠药,还能睡得好。而我的回复让她觉得我“什么也没说”。
我告诉她,“既不吃安眠药,还能睡得好”这个目标不是说不能实现,关键是,当下暂时还不能。为什么?因为我们是人,是凡人。
只要还没有成仙成佛,作为正常的凡人,那一定会对世间的不愉快事件产生情绪反应,会委屈,会悲伤。而这些“应激反应”都会或多或少地影响睡眠,所谓“急性失眠”。
不过请注意,这个时候的失眠虽然让人难过,但严格来说,它并不是一个真正的问题。怎么理解?
做个类比,假如我走路撞到了膝盖,非常痛,这种疼痛虽然难过,但它是一个正常的生理反应。这种“反应”并不代表我的膝盖本身有问题,反而意味着我的痛觉传导系统是正常的。反过来,如果被严重撞击后还“不痛”,那才叫“有问题”。
急性失眠也是一样。失恋,失业,这些生活的“应激”事件会影响睡眠,然而,并不代表自己身体出了问题,恰恰说明,你是一个拥有正常人类感情的人。
如果反过来,“泰山蹦”都面不改色心不跳,“天要塌下来了”都能照常睡得好,那要么是万中无一的奇才,要么是那啥。
所以,对于生活应激事件导致的急性失眠(或者说短期失眠)来说,要么先忍一忍,交给时间。如果难受,同时又需要精力去应付当下的难题,那就选择临时吃安眠药渡过难关。
如果说是慢性失眠(超过3个月以上),之前的困难都翻篇了,依然出现睡眠问题,那就需要重新评估了。如果这个时候依然持续选择服用安眠药,那就不是一个最优的选择了。
经过权衡,她选择了短期服用“唑吡坦”——一种镇静安眠药。
后来,这位姑娘把她妈妈带来看失眠。评估之后,我处方了另外一种药:米氮平,一种抗抑郁药。
“医生,同样是失眠,为什么你给我开安眠药,给我妈开米氮平啊?”她很好奇。
我回答说:因为你们的失眠不一样
老人表面上是失眠,但其实,她还有一个不被家人了解、不被之前医生发现的更重要的疾病:抑郁
她不开心,她不愿出门,她不愿说话。家人以为是“没睡好”导致的,包括老人自己都这么认为。然而,如果更细心一点,你会发现,老人不仅存在睡不好,而且最近一年体重都明显下降。
在民间,有句话说“千金难买老来瘦”,意思是老人瘦一点会比较好。然而事实是,对于老人来说,和超重相比,体重下降带来的危害常常会更多
有研究发现,相比无体重减轻或体重指数(BMI)维持在25-30的老年人,体重减轻的老年人死亡风险增加[1]。
在医学里,如果一位老人在6-12个月内体重减轻达总体重的4%-5%,不管他曾经是否超重,都被定义为“有临床意义的体重减轻”[2]。所谓有临床意义,简单说就是要小心——需要排查背后的原因,同时要注意体重减轻带来的危害
说起原因,很多人会想到癌症。然而,在所有体重下降的原因中,癌症其实排在第二位,排名第一的其实是抑郁[3]
抑郁会造成失眠症状,而失眠反过来又加重抑郁。因此,慢性失眠和抑郁这二者就形成了互相纠缠、互为因果的恶性循环。
这个时候,你我都无法分清,到底是先有抑郁后有失眠,还是先有失眠后有抑郁。针对这种困境,医学界的做法是:不纠结谁先谁后,失眠和抑郁同步处理。后来的临床研究也支持了这种做法。
这也给医生们提了一个醒:面对慢性失眠患者时,需要评估是否有合并抑郁状态。如果有,那么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就要同步照顾到两者。所以,我为老人选择了抗抑郁药:米氮平。
为什么选米氮平?因为我“喜欢”它的2个副作用:嗜睡和体重增加
因为有嗜睡作用,那么睡前服用米氮平就可以刚好利用这个副作用老人睡得更好一点。因为有体重增加,那么也可以刚好利用这个副作用来改善老人的体重。
在改善睡眠方面,2012年有一项系统综述研究显示,米氮平可以改善抑郁合并失眠患者的总睡眠时间、睡眠效率以及睡眠质量[4]。
“这就是我给妈妈优先选择米氮平的原因。”我补充道,“你选择唑吡坦,是因为外界的短暂困境;妈妈选择米氮平,是因为有一只黑狗在持续骚扰她的内心。”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有福利
参考文献:

1 Locher JL, Roth DL, Ritchie CS, et al. Body mass index, weight loss, and mortality in community-dwelling older adults. J Gerontol A Biol Sci Med Sci 2007; 62:1389.
2 Wallace JI, Schwartz RS, LaCroix AZ, et al. Involuntary weight loss in older outpatients: incidence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J Am Geriatr Soc 1995; 43:329.
3 Wilson MM, Vaswani S, Liu D, et al. Prevalence and causes of undernutrition in medical outpatients. Am J Med 1998; 104:56.
4 Dolder CR, Nelson MH, Iler CA. The effects of mirtazapine on sleep in patients with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Ann Clin Psychiatry 2012; 24:215.
作者:余周伟

公众号:睡眠与科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