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半
放河灯祀亡魂
敬祖尽孝
“中元节”
民间俗称“七月半”,佛教称“盂兰盆节”。
中元节和除夕、清明节、重阳节一样,都是传统的祭祖大节。
中元节的由来
ZHONG YUAN JIE
中国传统文化
最开始是民间有七月半祭祖的习俗,核心文化还是祖先崇拜丰收祈福
古时人们对于农事的丰收,常寄托于神灵的庇佑。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祭祀祈福就更为重要,从先秦时期就有了专门的七月祭祀仪式——“秋尝”:“人们举行向祖先亡灵献祭的仪式,把时令佳品先供神享,然后自己品尝这些劳动的果实,并祈祝来年的好收成。”
“中元”之名起于北魏,是道教的说法。根据古书记载:道经以正月十五是“上元”,为天官赐福日;七月十五是“中元”,为地官赦罪日;十月十五是“下元”,为水官解厄日。据《修行记》记载:“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道士于是夜诵经,饿节囚徒亦得解脱。”因此,在七月十五日这一天,民间都会准备丰富的牲礼,祭拜地官大帝及祖先。
经历六朝时期的发展后,三会日与三元思想结合,在唐代官方的提倡下,上元、中元、下元等三元日定型化,成为祈福纳吉祭祖拜神的三元节日,皇帝率百官参与节日仪式。唐、宋以后,三元日成为民俗节日。
民众于日常生活中复合传统文化,将农历七月十五的中元节称为鬼节,称农历7月为“鬼月”。
古人的中元节活动
ZHONG YUAN JIE
中国传统文化
放河灯
放河灯是晚上的重要活动。古人认为河水为阴,在这一天河是联通生死两界的桥梁,在河里面放灯是寄托了对离世亲人的美好祝愿。
祭祖
祭祖也是中元节的核心内容,人们还会举行家宴和传统的“秋尝”活动。
到了晚上,祭祀仪式基本结束,大家就成群结队到勾栏瓦肆逛夜市,或者去河边放灯,后来,游湖赏月、放烟花等娱乐活动也渐渐加入。
做茄饼
民间认为,茄饼可以成为已故祖先前往盂兰盆会的干粮。每到中元节这天,家家户户就开始做茄饼:把新鲜茄子切成丝,糊上面粉,用油煎炸。
祈丰收
七月半施祭与祈望丰收又常联系在一起。施孤之夜,家家户户要在自己家门口焚香祷祝稻谷丰收,并把香枝插于地上,这叫做“布田”(插秧),插得越多越好,以此象征着秋收稻谷丰登。
这样看来,古人的中元节可没有什么恐怖色彩,是庄重和狂欢并行的,完全没有现在的冷清感。
中元节的习俗不仅体现了古人对生命的尊重和对祖先的怀念之情,也反映了人们对超自然力量的信仰和对和谐社会的追求。
在今天,中元节仍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节日之一,也是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先人的祭奠中,我们也要学会坦然面对死亡,保持善意,珍惜当下。
编辑:星宝

排版:星宝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3-18岁华裔儿童
1v1在线中文课
限时0元体验
扫描下方“二维码”立即预约
另外,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星天娃公众号

点击“菜单栏”还可以获取更多福利哟!
👇 👇 👇
点亮在看
把消息分享给更多的人~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