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2年9月份有幸于老王一起摩洛哥游玩,感谢他的详细记录,美篇原文见链接。

2022年9月,国外旅游都开放了,时节又好,趁着六月土耳其游的好体验,再次跟这家纵横旅游去摩洛哥和西班牙两个团。各一周,前后时间相接。
头一个行程是摩洛哥环游。
先从温哥华飞到巴黎,航班是抄近道走北极线的,夜航中,隐约见到极光波伏,小确幸。在巴黎转机到卡萨布兰卡,因法国航空罢工,航班不正常,差点没赶上旅行社的报到时间。这种时不时来一次,挟持公众的罢工,实在不敢恭维。
头天早上去参观大白象工程“哈桑二世清真寺”,1980年代造到1990年代,几经烂尾再重造,称为世界第三大,大家没兴趣入内参观,仅在外观看看就知,处处精石镶就,堪称宏伟壮观,与周边贫穷社区的反差太大,后来去到乡间,看民众的破落住房和街市,更觉荒唐。
虽然也是伊斯兰国,社会开放程度不亚于土耳其,看女子衣着即知,可裹可露。
几天来一路深入摩洛哥内部直至撒哈拉大沙漠,沿途所见有几样情景比较特别。
最突出显见的,是不管哪个地区,不管是城乡,空楼很多,目测少至二成,多至一半的房屋,都是只有外墙的空壳房子,多数象是烂尾楼,少数看似废弃楼,就这么直挺挺夹杂在有人居住的居民区。最直白的猜想是当地人没有计划,只顾眼前。有一个可以印证的是,大城市以外的沿街商户,没看见有银行或储畜所,可能他们根本没有存钱这回事。也没见有象样的超市,都是象从前中国农村代销点那样的小门脸杂货店
中小学很多,建得很象样,导游说一般家庭是不是娶四个老婆不一定,但都得生好几个小孩,城里满街是小孩子,路旁年青人也很多,就业率很低,一点点小钱也有人赚,例如所以公私厕所(包括饭店内的)门口都站一位收费大妈,上一次得付两元当地币,相当于1.5人民币。实在看不到想不出当地那么多年青人靠什么营生,不象是有成规模的工业和产业。
不过摩洛哥虽然是非洲国家,肤色不太黑,身材和脸型都是修长,细长,可以说是俊俏,看着是聪明脸。国际上好多模特好象也是北非的人。此地水果甘甜,可能气候象新疆。
这位餐馆小二被大家称作小胡哥,好帅。
一群穿着校服的女中学生。
摩洛哥讲阿拉伯语,因先后有西班牙和法国殖民,以及殖民后的美英势力,使得西语法语英语都处处行得通,以法语为最普及,年青人有机会就想办法去法国打工。近年对中国免签证,市场里盼望中国游客甚殷,小贩多会几句中文。城镇里看到印象最深的是闲人多,或坐在路旁挤挤挨挨的茶馆里,每人泡一壶茶坐着聊天呆望。很多游荡的年青人,或是手里拿着几样工艺品兜售。这里的手工艺品花式繁多,是细密精致的伊斯兰风格图案和色彩。茶具、灯具,都得是铜雕花纹、镶着彩色玻璃和宝石的工艺品。
更体现在那些外观粗犷拙朴的饭店馆所,内部装饰简直极尽繁复,而且从穹顶到地面,装饰得眼花缭乱,而且好象家家如此。令人猜测当地主人的内秀讲究。今天去参观的Fes 古镇里建于12世纪的古兰经学院内庭,当时的房屋内饰就已是如此风格。
马拉卡什还有一个伊夫圣罗兰花园,他原是服装法国设计大师Yve Saint Laurent(YSL),与艺术搭档皮埃尔·布尔热 (Pierre Berge)是半生的地下同志基友,死后因家人争产而爆光,他们把殖民地摩洛哥当成后花园,建了这么个私园,很法国。里面的仙人掌生长得很妖冶啊。
晚上品尝了当地两种特色,都是野生的。一个是仙人掌果,当地人去山上野地里采摘,不到一元钱一个,削好了有鸡蛋大小,蜜甜。还有是野生蜗牛,带壳的象螺蛳的,约七元人民币一碗,有三两的样子,约30个,用牙签挑着吃,还推荐喝汤。据说也是从野地里一个一个抓来的,是当地人的一种小吃零食,看他们吃得津津有味,还配一小碗煮鹰嘴豆。
平常的主食是面饼。不过好象甜点比较普及,不缺奶酪不缺糖。平常的主菜是摩洛哥著名的塔奇锅,一切皆可塔奇锅,炖得干烂,吃多了生厌。蔬菜都煮成糊糊,方便醮饼吃?每顿有南瓜汤
这是个原生态的社会,畜力使用广泛,路上拉货的有马、驴、骡、牛、骆驼。环保但粪臭。
体验了一次撒哈拉沙漠骑骆驼。
生活上现代化的迹象是燃气罐有卖,城乡都建了高高的电信基站,是华为的,十分醒目,因为周边建筑都不高。智能手机并不普及,很多人看似没有用手机,或只是翻盖手机。高速公路只有来去单车道。
几个城里都有大面积高墙皇宛,每个皇城的墙外常年环绕一圈持枪警卫岗亭,一笔穷国的大开销啊。不过想想,要是没有世袭君主,那么军头们就要不停抢班夺权。这也是周边北非国家的常态。
这是著名的马拉卡什不眠广场,摊贩通宵做生意。这个摊位是女孩儿们被带来扎一头小辫子。
这里旅游区的小商小贩很多,但是漫天要价,就地还钱,没个实价,打车也是。这种脾性就是没有信誉,这就失去了社会的主心骨。那么多空壳烂尾楼也与这种随意性有关吧?要说现代社会的一切价值基于信誉也不过份的。这就与文化有关了,是要千年百代传承养育的。
这是个仍在运作的原始鞣制作坊,恶臭无比,供应着世界上很大部分的皮革
失业率高,效率低,街边很多中老年男人整天坐着喝茶聊天。
偷拍的作坊
这是蓝色小镇舍夫沙万,从前是穆斯林的避难区,如今成了网红蓝色梦幻城。猫比人多。
这是Atlas 外景地,大牌制片厂要拍异国风景就来此处,这一处是拍埃及艳后的。
告别了,摩洛哥,让我体验了一把时空交错的感觉,至少是有身处一个纪录片里的情景。有趣,并感到多样性的人类族群和生态,自有其存在的自然规律,并不敢断言哪个就是标准,哪个又一定要被淘汰。我看到摩洛哥的各地人民,都自在地生活着,套句政治话语,就是十分自由,幸福度也不低。沙漠里给游客牵骆驼的土著俊小伙儿,美滋滋的呢。要是你们发达国家真的拚上核武器,那最后留下的种族可能也就这些山里人了。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