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中寻找未来。
8月22日,由中国科技产业智库「甲子光年」主办的「繁星不负长夜——甲子引力X2023科技产业投资大会」在北京顺利召开!
40多位投资人齐聚一堂,聚焦产业前沿话题,剖析科技产业新风口,共同探寻科技产业新趋势、新机遇、新未来,展望中国科技投资领域的下一个“群星闪耀时”。
当天上午,峰瑞资本创始合伙人李丰带来了《科技创新如何带来生产力的提升?》的分享。
李丰表示,当下我们所能看到的中国科技创新的来源,跟往前追溯的美国一样,主要为集成创新。想要把科技转化为是生产力,我们需要重做很多的行业——依靠科技与传统产业链升级,产生新需求,以带动新结构和新增长。科技的最终出口有两个——要不去军事,要不去消费。想要真正实现“繁星不负长夜”,就要守住红线,保持平均经济增长率不要下降。
以下是峰瑞资本创始合伙人李丰演讲实录,「甲子光年」整理删改:
非常荣幸受邀参加「2023甲子引力X科技产业投资大会」。今天大会的名字起的特别好——“繁星不负长夜”,我今天主要讲长夜部分。

1.从历史中寻找未来

“科技创新如何带来生产力的提升?”这个话题从哪来?过去9个月,我花了很长的时间补历史,看了很长时间历史以后也看到了经济发展和现状的关系。我今天准备了一些内容来解释中国正在经历的事情,有些内容和我们常规上想象的情况不一定相同。为什么会不一样?一会,我会解释一下。
我们都知道生产要素包括资本、劳动力、土地,而除了生产要素之外,还有一个经济学名词叫全要素生产效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 TFP),除了钱、人、土地之外促成的增长就归为生产效率的提升,我们叫TFP。
在美国70年生产效率的跨度中,我简单总结下:前半部分斜率是非常高的,也就是在1980年以前,美国的生产效率是很高的。而在1990年之后,斜率和我们常规认知上有些不一样,也就是说,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信息技术革命并没有使生产效率发生明显的提高。如果用斜率和年化来比较的话,1990 年之后美国的生产效率反而比 1980 年之前的生产效率低了 3 倍,这是与我们想象中不太一样的。如果从 1980 年开始看又能发现,现在的生产效率比 80 年代几乎又低了一倍,这也是和我们常规认知不太一样的。
在当前,美国在科技层面拥有强大的优势,所以它打起了科技战,它也发起和带动了第三次信息革命(包括今天的人工智能)。但是,在过去几十年里,美国并没有像人们预期的那样,提高国家的生产效率?对于这个问题,我不知道你有什么答案。
我们再来看,自1960年以来美、中、日、英、德、法六个国家占世界GDP总量的比重变化。我想说明几个问题:首先,从1980年开始,美国占世界 GDP 的比例为 25%,中间可能因为特殊历史事件或全球局势特定阶段出现波动,但是总体来看,1980年至今,美国 GDP 占全世界经济的比重一直是在 25%左右。这句话可以从正面和负面两个角度来解释。从正面角度来看,美国在40 多年中与全世界经济平均发展率保持一样的发展效率;从负面角度来说,就是在过去的 50 年中,美国经济只保持了与全世界经济平均发展率一样的水平,所以它的占比基本上既没有上升,也没有下降。
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现象产生的原因,但仍未解释作为第三次科技革命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者、创造者和发起者,为什么美国没能利用这次革命推动自身经济发展并提高经济效率?
而这个问题是否一直存在?答案是否定的。这里主要选取了1913 年一战前和1950年二战后美国经济增长率的数据,如果要选最特殊的年份,也可以选 1945 年,即二战刚结束那一年。1945年,欧洲的主要经济体都受到了巨大的战争创伤,而美国的 GDP 总量占全球一半,这也是美国历史上的最高点。而在 1913 年,全球GDP占比最高的是日不落帝国(英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由于意识形态、国家体制等各种原因,英国是主要的推动者和受益者,因此被称为日不落帝国。
而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美国的角色是什么?英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起者,美国则是发明的推广,是集成式创新。以铁路等工业应用为例,美国将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发明创造推广、应用到了相对极限的程度。在 19 世纪末,美国大概就有十几万英里铁路,而中国所有铁路加起来还不到当时美国十几万英里铁路的 60%到 70%。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美国成为了主要推动者和发起者,美国经济也经历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在这一时期,美国的 GDP 占比从10%左右最高上升到50%。我们将二者结合起来,就可以发现,自1956 年以来,美国的 GDP 占比一路下降到了 25%,并持续了很长时间。这一趋势影响了很多人,比如导致了日本GDP的变化。1985 年,美国推动签署了广场协议,日本改变汇率,从 240 日元兑 1 美元到 120 日元兑 1 美元,日本还经历了日元购买力高速增长的阶段。然而,在 90 年代初,日本出现了经济问题,随后的三十年被称为“平成三十年”,这三十年将日本从 17%的GDP占比拉低到了现在的水平。
从所有数据的长周期口径来看,在1980年之后,美国虽然没有变得更好,但一些原来经济不错的国家确实被拖下水了。
回到最开始的问题,为什么第三次工业革命和信息革命的创造者,没能够实现超高速增长呢?
这里发生了比较有意思的事情,我们所熟知的美国去工业化、著名的里根经济学也是从这个时期开始。在部分意义上去工业化后,美国在媒体、娱乐、金融等行业中提高了效率,这也是信息革命应用带来的小高峰。但这只是小波峰,剩下的产业总体结构并没有太大的提升。

2.科技转化成生产力,就要重做很多行业

历史的部分讲完了,我们将目光拉回到中国。
中国的科技创新被认为是世界领先水平,就像早期的美国一样,中国的技术更多是集成式创新。所有事情把“新”字拿掉,所有行业都是中国原来有一个初级供应链,凑巧碰上产业有一个新的结构性的变化。不管是从燃油发动机转向电池、电机、电控,还是在正常的军用无人机上有了更轻便、更便捷的传感器,或者软件层面的飞控等等,这是都叫做结构性变化,它们共同加起来变成新需求。当然,这些新需求不只是国内的,也是国际化的。
围绕这些新需求,才会形成新的循环。这既需要原有传统产业链中的部分升级,又需要产业的整体结构,很多人习惯叫弯道超车,我们自己叫半弯道,产生新的拐弯,诞生新产品、出现新需求。这些东西一旦连起来,先在国内市场,再到国际市场,如果绕到两轮以后,就会变成领先的集成创新类科技而且是国际化的。
我主要以新能源汽车为例,2003年,在传统汽车产业链的中低附加值环节,中国汽车工业排名全球第一,2009年我们变成最大的新车市场,2014年到2023年,每一年中国都是新能源销售第一的市场,这就是新需求。这个时候产生新的结构变化,就是刚才讲到的燃油发动机转电机。2017年开始,中国超过美国成为石油进口第一名的国家,再加上新技术,既有了电机,又有了电池、手机,市场发生拐弯,就开启了新的循环。
智能手机也是一样,我国2001年进行低端手机装配,2007年装配制造低端手机,有了80%市场,2008年市场发生小拐弯,开始出现智能手机,加上传感器、芯片、精密制造等技术发展,使得中国传统企业开始转型升级,中国在2014年二季度开始变成全球最大的单一智能手机市场。2013至2014年,我国对新产品的需求大幅增加,于是传统产业链又进行了一次精密升级,出现华为、VIVO、小米等品牌。
从美国历史进程出发,我们来看中国的发展变化。在部分意义上,中国也在经历这样的过程。回到今天“繁星不负长夜”的主题,最重要的一句话就是:要守住红线,最好不要下降,最好保持平均经济增长率不要下降。
从结论上来看也很简单,因为美国在过去40多年中,也只是与世界平均经济增长率相一致。想超过平均经济增长率,把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就要重做非常多的行业。不管今天讲的科技有多热,科技的最终出口,或者说产业链的尽头只有两个:要不去军事,要不去消费。想要真正实现“繁星不负长夜”,就要守住红线,保持平均经济增长率不要下降。
感谢大家的时间!谢谢!
EN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