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鲜喵的第 2008 篇吐血原创
  喵族码字员:子路
青春为什么总让观众念念不忘?
前不久,分账网剧《当你年少时》在北京举办了线下观影会,提前释出三集正片,邀请观众感受剧集内容质量。
难得的是,这样一部无大咖、无流量的中小成本青春剧,几乎触动了观影会现场每一位观众。
媒体人、各年龄段观众们不仅在观影中跟随剧情爆笑、落泪,观影后也纷纷发表感言,分享了自己被剧集勾起的青春记忆,直言“这就是曾发生在我身边的故事”。
为什么一部“小而美”之作,能唤起这么多观众的青春代入感?
近十年来,青春剧风格多变,但青春记忆主题始终长盛不衰。好的青春剧,应该是什么模样?
从《当你年少时》观影会效果来看,至少这部剧,真正抓住了泛90后观众关于青春回忆的温暖治愈感,精准点透用户共情。
观众在观影会上做眼保健操
01
“麻糖镇五子”,甜而不腻
当我们怀念青春,都在怀念什么?
是运动会操场上灿烂耀眼的阳光,是宽宽大大的校服和拥挤的教室,是那些年真挚明亮的友谊、还是没能说出口的浅浅悸动?
青春的美好,总与一群人有关。
《当你年少时》,就讲述了这样一群少年少女的青春故事。
皮到断腿的毒舌学神成海,拥有清奇学霸脑回路的倔强少女张笑然,做什么都慢半拍、偏偏砍价火箭速度的瑞哥,专注斜方肌锻炼、亲切善良的运动女孩向南,行走在吃瓜第一线的开心果阿涛。
他们住在同一条老街、上同一所高中,成为2006年最欢乐治愈的“麻糖镇五子”组合。
故事从4个小伙伴策划为笑然过生日讲起,提前准备了蛋糕、气球和笑然最喜欢的烟花。没想到藏在学校活动室的礼物被反射太阳光点燃,烟花“盛开”在室内,惊喜变成了五人一同背黑锅的惊吓。
可能莽撞又真挚的青春就是这样,我们跌跌撞撞,相伴前行。
4个伙伴在天台策划笑然生日趴
除了校园生活,“麻糖镇五子”住得近、关系好,互相都在对方家庭里占据重要位置,笑然妈妈出门采购,就把笑然安排住进了成海家里。这样热热闹闹的邻里氛围,仿佛中国版《请回答1988》。
青春也包含了懵懂情愫,就像成海说不明白为什么唯独对笑然与众不同、却又傲娇着不愿承认,也像向南小心翼翼维护着反应慢半拍的瑞哥、与阿涛却能随意打打闹闹。还有笑然向南的姐妹情、成海瑞哥阿涛的兄弟情,5个人4对CP,格外好磕。
瑞哥与向南
线下观影会现场,观众完完全全跟随剧情沉浸其中,为停电时笑然意外拉下成海的短裤而爆笑出声,也为阿涛与奶奶的相处而感动落泪。
《当你年少时》细腻刻画了一代人的青春记忆,用校园、家庭、友谊等青春元素勾勒群像故事,甜而不腻、温暖治愈。
就像送给每位观众的“秋天第一杯奶茶”,再忙再累的打工人,也能在这部剧里寻回属于少年时代的轻松、爱与温暖。
《当你年少时》观影会现场
02
怀旧加分,质感动人
《当你年少时》故事背景设定在2006年的海滨小镇,作为怀旧青春作品,该剧的服化道、场景制作等充满真实质感。
小镇上房子挤挤挨挨,少年少女们骑着自行车叮呤咣啷在青石板路上驶过,路边开着现在几乎见不到的音像店、美发厅。
成海家是跑客车运输的,小院里种着花花草草,房子里是老式柜子、旧沙发,昏黄台灯上挂着一只编织捕梦网。炎热盛夏,全家一起吹电扇、吃西瓜,笑然陪着成海奶奶一起追那年夏天最火热的《加油好男儿》。
老头背心、墙上的奖状、教室里堆满书本试卷的课桌……《当你年少时》用充满生活化细节的故事,勾起观众最真实的青春记忆。
2006年,正是华语乐坛最鼎盛时期,这些元素也被充分运用进了剧情里。
成海和笑然都是资深“Jay迷”,互相比较谁先入坑、谁是真·老粉;成海为了帮笑然买到最难得的第一张专辑磁带《JAY》,不惜用自己的MP3交换……
在那个拥有MP3就能成为班上“顶流”的时代,谁没有过与周杰伦有关的青春记忆?那些在袖子里藏耳机线的时代,在蓝牙耳机盛行的当下,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剧情在生活细节中缓缓流淌而出,氛围感十足。
成海与瑞哥
《当你年少时》的怀旧质感也充分唤起了观众的青春记忆,观影会现场交流环节,多位观众举手发言,主动分享了自己被触动到的青春故事。
一位观众特别感叹了这部剧的青春代入感,“让我回忆起高中的时候,所有的烦恼都是相通的,也都是上课啊、考试啊、成绩啊,被老师点名回答问题怎么办、下班去吃饭要吃什么。好想再回到当初啊,回到高中,再跟同学们聚一下。”
观众分享观后感
另一位男性观众格外强调了这部剧的家庭真实感,“每一个角色的家庭都展现得不太一样,给我感觉就特别贴近真实生活。我看到林涛跟妈妈打电话那一段,也想到了小时候爸妈在外务工时的经历,特别有感触。”
还有85后观众哽咽回忆自己的青春时代、90后观众感受到代际相处的治愈感、00后观众代入剧中的校园故事,羡慕“麻糖镇五子”拥有彼此这么真诚的朋友。
青春群像,必须打透共鸣感。观众们的热烈反馈,已经提前预热了《当你年少时》的剧集口碑,值得期待。
观影会观众后采,对剧情反馈热烈
03
泛90后的青春共鸣
自2016年《妖出长安》问世,分账剧已经走到了第七个年头。
作为网生内容C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分账剧收益直接与用户点击挂钩的特性,有助于制作公司更快回款、降低风险,也有助于平台联动用户探索更多内容方向。
其中,青春题材属于分账剧赛道一大主流品类,实现度高、成本较低。但也正因门槛放低,大量前作更多集中在校园恋情维度,对于更具社会共情的话题缺乏深入探讨。做一部能真正打动观众“青春DNA”的精品之作,并不简单。
值得欣喜的是,在这一维度,《当你年少时》已提前表现出精品潜质。
这部剧不仅有CP线,还结合校园、家庭、社会生活,以群像手法塑造了立体的青春故事。
可能是父母、亦或是子女,也可能是听说着当年那些故事长大的Z世代,无论80后、90后还是00后,每个观众都能在其中感受到自己的青春记忆,与之共鸣。
一千位观众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许大家在其中关注的内容各有侧重,但大家在《当你年少时》中感受到的温暖治愈感,一定是相通的。
无狗血、有温度,虽然不是热烈滚烫的肆意青春,但却是更让观众舒适的恒温体感,是属于每个人的青春治愈日常。
导演张华伦在观影会现场
一般来讲,分账剧大都是成本较低的轻体量剧集,大多靠题材与未知感吸引观众、获取收益。为什么一部分账网剧,会愿意做这样一场观影会?
《当你年少时》选择提前举办观影会,正是希望在上线前得到观众的真实反馈,查漏补缺,为观众带来更近距离的内容。
主创团队的用心、诚意可见一斑,虽然只是小成本网剧,但仍希望从各个方面把该做的都做好,不负观众期待。如果各位创作者都能秉持如此“以观众为先”的态度,分账剧赛道或将更进一步。
好在从观影会效果来看,《当你年少时》故事精彩、人物鲜明、制作在线,或将成为今年青春题材剧集中难得的质感之作,值得肯定。
期待其顺利开播,在这个凉秋为观众带来一场充满暖意的治愈之旅。
注:全文图源网络
- END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