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鲜喵的第 2012 篇吐血原创
  喵族码字员:老九
喜剧是值得一生学习、践行、演绎、诠释、热爱和膜拜的信仰。
中国的喜剧演员里,贾冰的「爆发力」可能是最强的。
这里说的「爆发力」,不是说他军人出身,能跑、能跳、能扎猛子。而是出演的每个角色,似乎用不上太多戏份,就能让观众印象深刻。
往前倒,《囧妈》里热心肠的列车员、《大红包》里花式收钱的老板、《外太空的莫扎特》里眼镜不保的老师,只要看过电影,基本都能记住贾冰饰演的人物。
到了刚刚拿到中秋档票房冠军的《哥,你好》,他又通过短短几个镜头,塑造了一个坏到根里,但又有点可爱的角色,成了影片最大的亮点之一。
《哥,你好》剧照
按理说,塑造好一个角色,光靠几场戏可远远不够。但贾冰为啥就能在最短的时间,让人物迸发出这么强的生命力呢?
咱们来扒一扒《哥,你好》和其他的几部戏,试着找出答案。
01
短短几个镜头
背后是完整的人物小传
《哥,你好》的主线剧情,大致是男主角小伍(常远饰),阴差阳错回到80年代,通过信息差帮父母喜结连理的故事。
贾冰饰演的强哥,第一次亮相的节点就很巧妙。
话说小伍首次穿越,因为经验不足,竟然把父母一见钟情的机会搅黄了。父亲老伍(魏翔饰)还和「门当户对」的厂花谈上了恋爱。
眼看要酿成大错,小伍只能再次回到80年代。
可他根本没有棒打鸳鸯的经验,正急得不知道咋办呢,宿命般的强哥出现了。
《哥,你好》剧照
强哥一出场,讲究的就是气质。
西装、背头、金表、墨镜,配上东北话掺着塑料粤普的发音,土豪气质都快溢出来了。
从其他工友的口中我们还了解到,强哥最早是厂里烧锅炉的,因为玩忽职守被开除后,到南方赚了一大笔钱,这才有了这么大的派头。
仅仅是一段亮相,贾冰就在形象和口音上强调了暴发户的身份,尤其是两掺的方言,一开口就是笑点。
《哥,你好》剧照
更出彩的,是喜剧外壳下,强哥还有一层残酷的底色:曾经他是偷奸耍滑被开除的工人,如今咸鱼翻身,有钱就是王道,他要用尽一切办法让别人高看自己
所以,他不仅赢得了厂花的欢心(推动小伍撮合父母的主线剧情),还要将国营厂私有化,站在工人的对立面,承担起电影前期的反派角色
那怎么才能从喜剧角色和反派身份中找到平衡呢?贾冰只用了一场戏。
在利诱厂里有话语权的陆春丽(马丽饰 小伍妈妈)未果后,他卸下了和善的假面,一酒瓶打伤了被戴绿帽子,想讨个说法的老伍,还对着全厂的员工,扬言要砸钱拿下厂子。
一个看似简单的变脸,强哥之所以能在南方成功的原因,以及他可能对故事产生的影响,一下就立住了。人物更可信、更立体,也更极致,自然更容易被观众记住
《哥,你好》角色海报
强哥的第二次出场,紧接上一段剧情。
已经熟练掌握穿越原理的小伍,决定向打伤父亲的强哥报仇。于是他多次「闪现」,打得强哥又惊又怕又疼。
这段剧情虽短,而且基本都是反应表演,但从一开始被吓到失语,到后来求救的惊慌失措,再到最后小伍凭空消失后的疯癫,强哥的情绪递进层次分明,贾冰给的反应也足够真实、好笑
《哥,你好》剧照
到了最后一段,贾冰的表演也来到了高峰。
原来当年小伍闪现打人,只有强哥一人看见过,所以说出去没人相信,时间长了,风光的他被当成精神病关进了医院。
出来之后,家业没了,啥都没了,等到小伍再遇到强哥,他已经成了落魄的乞丐。
别看落魄了,但强哥看到又一次闪现的小伍,精气神一下上来了,一句像是证明自己没有精神问题,又有些吐槽和释怀的台词:“功力不减当年啊猴哥”,成了全场爆笑的金句。
而角色的最后一个镜头,「流浪版」强哥摇晃着小伍斟满的红酒,不仅有惊魂未定的迷茫(偏喜剧),似乎还有对一生的慨叹(偏正剧)。
《哥,你好》预告片截图
仅从这三段剧情出发,很明显能看出贾冰在表演前,对角色有过完整的人物构想,或者撰写过详细的人物小传
所以不仅三场戏联系紧密,观众还能根据不多的戏份,想象出强哥大起大落的完整人生。
如此「矛盾」的喜剧人物,以及藏在深层的劣根性与时代宿命,贾冰都演绎的相当精湛,不仅成就了作品,也再一次展现出塑造人物的能力
「爆发力」强这个名号,贾冰当之无愧。
02
进军大银幕,期待更多好角色
其实不止在《哥,你好》里奉献了精彩的表演,「老戏骨」贾冰过往还曾塑造过农民工、检票员、送水工、外卖员、小老板等不少小人物。
对底层社会和平凡人生的关照,似乎是他创作的动力和灵感来源。
2022年春晚结束后接受烹小鲜(pengxx01采访时他也曾提到:看过不少电影,特别喜欢揣摩影片里人物的表达方式,加上平时喜爱观察生活,观察周遭世界的人和事。
所以在表演时,他会将自己对艺术和生活的感悟进行融合,演出对角色和作品的独特理解
《第十一回》剧照
带着观察和思考回到表演,他在小品舞台打磨多年。因为艺术形式的要求,演员必须要在最短时间内立住角色,让观众进入场景。我们刚才提到的「爆发力」,可能正来源于此
所以「进入」大银幕后,贾冰就成了最会琢磨角色的演员之一。
举个例子,为了帮助观众理解角色,或者强调喜剧效果,他经常会找一个「支点」
譬如《外太空的莫扎特》中,他扮演的老师支点是眼镜。静态画面里,眼镜增添了他的严肃性。但这个关键道具,不是被球打断,就是被做操的同学碰断,严肃的一面被打破,喜感就出来了。
又如《囧妈》中,列车员的帽子是支点。这个热心又仗义的角色,帽子从被打歪到扶正的过程,既是笑点的铺设,又是对角色定位的暗示。
《囧妈》剧照
到了《哥,你好》,大金表又成了他的支点。
幕后花絮透露,贾冰拍戏的第一天,就提出要一块金表,强化暴发户的形象。而正片中,他几乎每说一句话、每做一个动作,都会甩手强调金表。
正是通过这些小设计,他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角色呈现在观众面前,再利用「支点」,强化或打破形象,从而造成反差的「笑果」,撬动观众
这是他的经验,也是他的方法,更是当下喜剧内容普遍缺失的一环。
所以在客串多部电影,并奉献出多个经典喜剧角色后,观众其实期待他能继续创造更多作品,甚至主演一部电影,再更长的出场时间中,更完整的展现人物弧光,为观众带来更接地气,更有「笑果」的内容。
这是我们的期待,或许也是他对自己的要求。
结语
《哥,你好》的首映礼上,助阵的演员沈腾表达了对贾冰表演的肯定。编剧宋方金也多次强调,未来希望看到一部由贾冰主演的电影。
这些期待和肯定,其实都来源于他过往塑造的一个个人物。也源于贾冰从军人,一步步走上喜剧演员道路,并步步为营的路径中。
所以除了期待,我更坚信他会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步子越走越稳。
毕竟如他所说:喜剧是值得他用一生去学习、践行、演绎、诠释、热爱和膜拜的信仰。
注:全文图源网络
- END -
15
09/2022
街舞IP,进入全新纪元。
13
09/2022
故事人 | 对话《还是觉得你最好》导演陈咏燊
这才是今年中秋档最好笑的电影。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