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初夏,我翻译了一本中文约30万字的生物学/生态学/社会科学科普书《进化的彩虹》,今年春天,我又翻译完了小半本社科书籍《美德枷锁:“七宗罪”与女人的“服德役”》(On Our Best Behavior: The Seven Deadly Sins and the Price Women Pay to Be Good, 2023),同时指导一些女孩与男孩开始练习翻译。
去年一开始,我只当这是打磨英文能力的一种方式(也确实非常有用),没有任何商业化的考量,没有想着“我得按出版的标准要要求自己”,但后来我发现,我的译作从开始时就已经接近了够出版的水平。
在这半年指导别人进行翻译的过程中,我逐渐地感受到了我的天分与能力所在。天分或许存在个体差异,但能力与技巧还是存在非常大的打磨空间的,对此,我在指导别的女孩与男孩时,逐渐总结出一些经验与技巧,与朋友们分享。
以下条目的排列顺序大体上是按照重要性,越靠前的项目越有参考价值。
直接上干货。
翻译的基础是共情。
在阅读完一个文本、或是观看完一个视频材料之后,我们如果被打动,一般原因是“感受到了极大的情感冲击,觉得太有共鸣了”。所以,不管是自主创作还是翻译,“表达我的真实感受”就是打动读者的捷径。我知道有些人会通过各种技巧与手腕来传达并不真实的感受,但是也激起了信息接受方的强烈情感共鸣,我不擅长这种操作,所以不多谈。
翻译并非原创,所以我们对自身感受的传达是受限的,但这不代表感受就不重要了——原作者无论如何是带着一定的主观情感来创作的,如果我们无法在译文中将这种情感传达出来,就会给读者一种“大概原作很好,但翻译毁了阅读体验”之感。
为此,我想,“从一开始就只选择让自己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的作品来翻译”是一种极好的避免情感不到位——甚至错位——的方式。
共情包括情感共情认知共情。纯粹的情感共情是“我说不上来,但就是好感动”,纯粹的认知共情是“虽然我不能感同身受,但我确实理解对方了,而且我能用文字有逻辑地将作者的内心戏解释给别人听”。
情感共情与认知共情存在互相影响。即,有情感天分的人学习理解别人的感受会很容易;反过来,认知上理解一个人之后,再谈“感同身受”也会更有可能。但整体上,情感共情涉及大脑中镜像神经元当下的发育状况,难以通过教育来实现立竿见影的变化,所以接受现状就好;但认知共情是只要多听(认真听别人讲述内心戏)、多说(主动使用语言向别人表达自己的内心戏)就可以每天都有长进的一个认知技能。
情感共情与认知共情水平双高的人是包容性最强的译者,即,不管面对什么样的源材料,这些人都可以迅速进入作者的感受,并使用相对准确的文字帮助读者体验到自己所感受到的作者的感受(本质上仍然是译者的感受)。
年轻人在许多时候缺乏的是认知共情,即,虽然读了原文之后泪流满面,但很难向读者解释清楚自己感动的是什么,很难看清楚作者的每一句潜台词。
对此,我想到的几点建议:
  1. 1.1选择适合自己的翻译材料。
在有得选择的情况下,一开始就找那种能让自己深度共情的材料来翻译,意味着与作者本来就是同类,这样的话,在使用文字传达情绪时,只需要传达自己的真实情绪就几乎可以实现效果,这感觉就像是“作者用另一种语言精确地表达出了我的感受,帮助我更加看清了自己,现在我只需要用母语将这种感受重说一遍(rephrase)就够了”。
  1. 1.2通过视频加深对作者的共情。
不管作者与自己多么情投意合(你可能觉得“哇,这简直是我失散多年的双胞胎/灵魂的另一半”),毕竟二人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下长大,对此,多看与作者有关的视频材料对于理解背景信息与作者的潜台词、增强对翻译文本的画面感非常有价值,另外,这些材料也会自然地出现与翻译材料相关的术语与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翻译源文本的关键词。
另外,我强烈推荐朋友们多看视频的原因还在于,视频的画面与声音往往包含了丰富的情绪情感的信息,这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进入原作者创作时的状态,感受到创作时的作者的情感关切及其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甚至原生家庭环境。
这些视频信息包括作者访谈、与作者或书中人有过类似经历的人的访谈、纪录片或影视作品,甚至某tube上的许多短视频也是非常有价值的。
求知欲——翻译不是目的
一般情况下,许多书籍都会涉及作者多年的心血,信息量较大的书往往会包含许多注释,翻译的心态与“随手翻阅”的心态应该是不一样的——如果只想略读一下正文,可能这本书还不够适合你,或者说,你更感兴趣的事情有可能只是“享受阅读”而非“与别人分享”。
如果是真的对手里这本书及此书相关的许多信息都感兴趣的话,我们需要在翻译正文的时候就留心作者的注释并及时翻译出来,如果注释对于中文读者来说还不够明朗,我们还可以添加译注,以帮助中文读者加深理解。
另外,对于陌生的人名、书名、期刊、历史事件,最好都是认真研究之后写个译注最好。如果译者自己不熟悉,肯定多数人也不熟;即使译者熟悉,也要考虑一下目标读者群是否与自己一样熟悉。
多添加译注无论如何是极好的事情,这也有点儿像考试前阅读考试素材时所做的小小批注。如果能让批注内容达到原文的十分之一甚至更长,我们必然会对原作品有非常深刻的理解,犯错的可能性也会大大降低。
过多的译注必然会在出版时被编辑删减,我认为这个不重要,因为做译注的本质是一种自我教育,是一种“让我自己进入超越性体验”的愉悦尝试,同时亦是一种严谨的学习态度,是一种人生态度。
目标语言的能力比源语言能力更重要。
在“只能抱着一本字典做参考工具”来翻译的年代,对源语言的词汇与语法的理解都是非常重要的,搞不好就会完全曲解作者本意。但现在的我们有了ChatGPT,有了谷歌翻译、百度翻译、有道翻译、必应翻译、彩云小译、专业的论文翻译工具……这些工具结合使用的话,即使是从未见过的火星文,我们也能至少理解七成。所以在我看来,现代翻译最不需要做的事情大概就是背单词,重点应该是提升自己的母语能力(翻译的目标语言)。
我目前的翻译实践是自己先手工翻译一遍,之后再与机翻的结果进行对照,对照过程中自然就会有一些想法,偶尔我自己仍然会有翻译错误的地方,对着机翻就可以修改,有时候是对自己翻译的结果、机翻结果都不满意,但多看了几个翻译文本之后,自己会被激发出灵感,想到全新的更好的表述。
在这过程中我对英文中一些“高考不考”的词组确实因为AI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但也由此更加意识到,就算我不认得,AI也可以帮我纠正,但目前的AI最无法实现的就是理解作者的潜台词与情感,所以我对文本的修饰更可能体现为,理解作者的原话之后将原话忘掉,放弃逐字翻译,而是使用自己的语言,想着如果我是作者,我在写这本书,这句话我更可能怎么写。
(欢迎朋友们分享好用的chatGPT的免费入口 ^_^)
我肯定会将原作者的关键字体现在译文里,这是个“信”与“达”的问题,但我在越来越多地使用“意译”而非“逐字翻译”,偶尔也会加入一些我所感受到的作者的潜台词,这一方面首先是一种重创作,会让我本人获得创作与表达情感的快感,另一方面,因为我自己有快感,有共情能力或是有过类似经历的读者也会更容易自我代入,结果是,读者更可能毫不费力地将这书读完,并在此过程中对另一个文化中的人的感受有了更深的理解。
从审美哲学的角度来讲,其实这种“共情”正是审美的本质。
  1. 3.1我不认同“翻译腔”。
一些人提倡“翻译腔”或“不说人话”的原因是,这些人认为,通过制造“疏离感”,读者会更多地感受到差异,从而开始反思。
作为有丰富经验的心理咨询师,我发现事实与这些人认为的相反:当人感受到自己与阅读的文本很疏离时,会失掉阅读的愿望——所有人都潜在地期待从镜子、从别的人、从别人创作的视频或文字材料中看见自己,从而深化对自己精神本质的理解并感受到“我所拥有的特质是好的”、“我选择的活法也是好的”,由此,我认为,当我们将其它语种的文字翻译成中文时,最不需要感受到的就是“作者非我族类”,而是把中文说成中文,让读者感受作者就是自己,至少是自己身边一个常见的甚至亲密的人。
相反,那种“激发人反思”的文章与其说是在试图“教育”读者,不如说就是在进行打压、贬低——当读者无法对作者产生共情,作者又似乎是“因为很厉害才能出版书籍”,译者又在用疏离的译文来潜在地暗示读者“你看不懂是不是因为你太弱/太封建”,这样的阅读体验往往导致读者陷入抑郁,要么立即将书扔掉,然后嚎啕大哭,觉得肯定是因为自己糟透了,才会“这么好的书都读不下去”,要么是强撑着硬读,然后一天下来脑袋空空如也,觉得自己“是不是不够聪明”。
在我看来,没有不聪明的读者,只有与读者不合拍的作者/译者。
所以对于阅读,现在我经常对朋友们说:如果感觉某本书读不下去,可能就是不适合当下的你,直接把这书放一边儿就好了,现在的我们处于信息泛滥的时代,不管多么小众的话题,总会有不止十个人在讨论,就算这本书讨论的话题对你非常非常非常重要,也只需要寻找其它材料来学习就好了。另外,视频材料提供的信息比文字多得多,如果脑中缺乏感性经验的话,初学习某个知识的时候,看视频、找相关的人当面交流比读文字更有价值。
  1. 3.2怎样讲出富有情感的语言
原创大长文是需要情感的。如果不是有足够的情感加成,人很难写出这样的文字来。所以即使是看似“中立”的理工论文中事实上也暗含情感:如果读者在阅读完一篇文章之后感觉很枯燥、心生厌烦,那么,要么是读者对相关信息了解太少,要么是读者与作者的情感存在错位(这二者都是“文本不适合这位读者”的证明,读者其实是可以大大方方地放弃啃这个不适合自己的骨头的),要么,作者本人可能就是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被迫写了这个文章,“厌烦感”也可能是作者的真实感受(这样的文本大概作者这辈子也不愿意重读了,大概对读者也意义不大)。
但是,如果译者出于对某个作品的认同与喜爱才去翻译,作品本身肯定是有情感的。在这种情况下,做到“译出富有情感的文字”同时让这个情感尽可能贴近原作者情感就非常重要了。
从这个角度,翻译与演戏就存在相似之处:
虽说我们在生活中有些时候需要一定程度的置身事外,这样才能让自己不崩溃,但是在翻译的时候,我们需要真的沉浸到作者创作时的情感之中,真的体验到那种快乐或痛苦,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内在的情绪情感系统就可以指引我们将文字塑造成最打动人心的样子,这体现在形容词与名词的使用上,也体现在对一些画面的展现上。
为了更加与作者感同身受,我们还可以做的一个练习是,先尝试共情自己、将自己的感受尽可能地对一些人敞开。具体来说,我们可以练习对某几个好朋友(也可以找慧敏)详细详述自己的某些历史、表达自己的感受,在这反复讲述的过程中,我们会感受到自己的世界越来越丰盈、对自己曾经认为是“暗影”的那些感受的接纳程度也会越来越高。更可贵的是,那些“暗影”许多时候正可以成为我们自己自主创作的源泉。
减少犯错的方式。
  1. 4.1承认“人都会犯错”。
我在审校朋友们的译作时,最难过的就是看到明显的翻译错误。对此,我想,即使是像我这样有天分又有经验的译者也会犯错,大概没有人能避免这一点吧。所以无论自己水平高低,都在翻译之后与至少三个AI翻译的结果进行简单比对,将这些错误修改过来是比较好的,对于帮助自己做审校的朋友、编辑们来说也可以减轻压力,对于未来的读者来说也是更为负责的做法。
  1. 4.2对每一句划主谓宾。
不同语言一定是有文法差异的,比如,英文的系动词be之后可以加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也可以加doing结构,说英文时将这些混在一起是ok的,比如,我们不可以将“Mary is exhilarated, reading her new-published book, wondering what a miracle should happen tomorrow. ”直译为“玛丽是……,……,……”就不像人话了。这种译法一是导致整体上缺乏连贯性,二是,容易导致某些短句缺乏主语。
在翻译“There are those who seem to think that women scientists, in particular, cannot be creative but should be left to the drudge work of cataloguing and collecting data.”这句话时,一些人则可能会在一句话中不合适地变换主语(怀疑者与被怀疑者),从而导致句子不够通顺,或是容易引发读者误会。
对此,在翻译完之后为每一句译文进行语法分析是极好的方式,最简单的,首先将主谓宾等基础结构找出(缩句),之后再分析补充性的文本。
  1. 4.3研究上下文逻辑关系
将每个短句都翻译得“字面上没错”是容易的事情,但如果只看片叶不看树林,我们还是很容易不知所云。
比如在“What's more confusing is how alone I feel swimming in this anxiety soup of parenthood. My husband doesn't seem similarly anxious, and while I know my fellow "mom friends" feel this way too, we're all so consumed by the needs of our own families that there's not much left for us to be able to support each other's angst.”这半段话中,前一句作者说自己在“焦虑之汤/海”中感到很孤独,后一句作者开始莫名地说自己的丈夫不焦虑,又说别的为母者都焦虑,但是大家无法互助。如果能理解为什么要“莫名”地讲丈夫,整句话的意思就不会错太多了。
讲丈夫的原因是解释“为什么丈夫愿意帮助我,但我还是孤独”,因为前一句作者说自己“泡在焦虑里”,那么,不焦虑的丈夫就无法共情自己,所以自己即使有丈夫陪伴还是孤独;后面又说别的女人能共情自己,但是大家都太忙,互相之间都鞭长莫及、爱莫能助,所以即使心里知道大家都一样,但孤独感更重了。
类似的,在翻译完每一句、每一段之后,我们都可以追问:这句话会是多余的么?它与上下文的联系在哪里?
这对于训练自己的写作能力也非常有意义。
  1. 4.4出声朗读。
这是我读研发表论文时,论文审核者在邮件中教我的方法,这在任何形式的文字创作中都有效,不管是原创写作还是翻译。
具体来说,在一段话写完之后,都可以出声朗读一下这段话,如果是简单的方法错误或者逻辑不通,读的时候自然会感到不顺,跟着这种感觉对文本进行修改,结果就会很好。
在自己朗读之后,还可以考虑请身边的人朗读并提出修改意见,最后找最不可能了解这方面信息的人朗读文本并提出疑问,结果我们的作品就会越来越好。
有时不是每个朋友都有能力提出修改意见,但是,在听朋友朗读的过程中,我们也能更加感受到朋友阅读过程中的停顿(阻塞感),这种停顿要么源于文本不通畅(这时可以考虑修改自己的文本),要么源于读者对文本的背景信息不够熟悉,对此,如果有需要,可以考虑添加译注。
  1. 4.5与人讨论自己翻译的作品。
这与自己在进行原创创作时多与人讨论是一个道理:说得越多,交流的过程越能启发到我们。我们在与信任的人自由交流时,更可能会说到有趣的、情感丰富的成语、俗语或自创短句,这些都是自己缩在小书房独立翻译时难以一下子想到的,在与别人交流时可以考虑录音,或是考虑随手拿着纸笔,一有好的想法就写出来,以此对自己的作品进行打磨,这样的创作过程就不仅仅是一种工作,而是让工作与社交、与生活自然地融合,我们工作时的感受也会更好,自然地,工作效率也会大大提升。
更具体的,还可以多结交英文基础好的朋友,请这些人帮忙审核自己文本的正确性;多结交中文基础好的朋友,请这些人帮助自己做后期润色;即使是中文、英文、相关背景知识都缺乏的朋友,如果愿意帮忙在文本中标出“这里不理解”,其实也是可以提醒译者将文本润色得更亲民、更通俗易懂的。
如果你对于翻译女作者的作品感兴趣,我很愿意为你提供辅导(目前是免费的!),也愿意尽己所能地为你提供机会。
P. S. 题图是[英]埃拉·弗朗西斯·桑德斯(Ella Frances Sanders)所创作的非常有爱心的小书“Lost in Translation”,中译版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在2018年出版,译名为“世界上奇妙的词语”。我很喜欢原书的书名与封面。

如果你想要跟着我打磨自己的翻译技艺,或是想要找我帮助你打开自己的心扉,那就扫码与我私聊吧: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