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钟鸣黄卷阅,暮收鼓振法灯明,驻足林海间,远离尘坌,松下听泉泉有语,谷中览鸟鸟无啧。云龙山东麓,一座千年古寺巍然屹立,诗酝龙山霜日晨,黄花点点染秋邻。兴化禅寺,成为苏北佛教一大丛林,成为徐州历史岁月中沉浮过程中的见证者,也成为徐州佛教文化发展、发扬的象征。
登寺回首望古彭
远角兴化禅寺
据《州志》载:“正平元年(公元451年),北魏拓跋焘率30万大军南下侵宋,驻扎于云龙山、戏马台一带,攻彭城三月不下,其士卒闲暇,用兵器依崖而凿,时只雕一佛头,人呼佛头岩。故宋梁时期,该寺名石佛寺或大佛寺。明洪武戊寅年(公元1398年),高僧胜吉缘山构宇,建大殿覆盖石佛。明宣德乙丑年(公元1426年),正殿焚于大火,殿堂残缺,石佛独好。明宣德七年(公元1432年),住持僧文安扩大殿五间,殿依崖而造,顺山而成;前壁高三丈有余,而后壁仅三砖叠成,高尺许;整体设计奇绝,建筑巧妙,有“三砖殿覆三丈佛”之称,为历代名人所咏叹”。兴化禅寺,原名石佛寺,徐州八大古寺之一,为典型的佛教禅宗寺院,该寺缘于北魏大石佛修建而成,是苏北地区赫赫有名的古刹。兴化禅寺始建于1390年洪武年间,香火悠久,寺内供奉的阿弥陀佛大石佛始凿于北魏政平(450年)年间,距今约1500余年历史。石佛依山而凿,高约三丈六尺(11.52米),初为一露天佛首,左右侍卫小佛像,皆凿石所为。兴化禅寺在19936月,新建大雄宝殿时,发掘出深埋地下的唐宋时期佛教摩崖造像,共七组195尊,并建造保护室,供游人观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为之题写“唐宋摩崖石刻造像”。清朝康熙年间浙江宁波天童寺方丈密云老和尚路过云龙山,观此山秀美,乃风水宝地,于是委派法孙谷庵来此驻锡弘法,成为兴化寺第一任住持,后来兴化禅寺几经战乱和重修,现已形成由大雄宝殿、大佛殿、天王殿、三圣殿、藏经楼、祖堂、法堂、方丈室、客堂、斋堂、库房及僧舍组成六进院落。唐宋摩崖石刻保护室顶层,是新建的大雄宝殿,殿堂飞檐斗拱,翘角凌空,金饰彩绘,气势恢宏。殿内供奉横三世佛,左药师、右弥陀、佛祖释迦居中,庄严肃穆,慈悯安详。背塑海岛观音,环列十八罗汉,造型各异,形象生动。
大佛
古色古香
云龙山摩崖石刻造像属于依峰走势雕刻的崖龛造像,崖壁上或削山峰瀑布或雕洞穴壁龛,各种坐骑、各式佛教人物像错落布置其间,构成龛山为宇,削峰成像,四壁陡峭,阿罗汉、诸天、龙女,历落岩窦间,天然入画。这处佛教摩崖石刻造像年代久远,规模之巨大,内容之丰富,在中国东部地区十分罕见。按照其发现时间不同,将其分为大石佛两侧摩崖石刻造像和1993年发现摩崖石刻造像两部分。上下两处造像为一个整体,它的开凿从北魏一直延续到宋代,在唐代达到鼎盛,共有900多年的历史。大石佛两侧摩崖石刻造像。在石佛殿内有一尊凿于北魏时期的释迦牟尼头像,依山雕琢,高达丈余,称北魏石佛,云龙山也因此而称石佛山。在头像两侧的崖壁上依峰岩走势分布着72个佛龛250余尊石佛小造像,高达15米。造像旁的题记有的为皇帝、皇太后求福,有的为父母妻儿许愿,现存题记年代分别为唐开元二十二年743)、乾元三年760)、元和十三年818),宋政和七年1117)1993年发现摩崖石刻造像。其年12月兴建大雄宝殿时发掘。在距北魏石佛东230米的崖壁上发现了大面积的唐宋摩崖造像。这批造像沿山崖凿刻而成,均为高浮雕,自上而下共分47组,有71个佛龛、38方题记、195尊佛教人物造像。已释读的年号有唐元和八年813)、十一年、十三年、十四年,长庆元年821),大和元年827)、五年,开成元年836),宋庆历癸未年1043)、治平三年1066等。根据题记和石窟考古学推测,12347组为唐代佛教造像,56组为宋代石刻。全部佛教造像中除11尊为北宋造像外,其他均为唐代元和八年至开诚元年813836)20多年间凿造的。雕像有释迦牟尼、菩萨、天王、力士、飞天、高僧、供养人等。人物造型线条流畅,表情生动而富有个性。此处摩崖石刻造像主要为唐宋晚期作品,与大石佛两侧的造像为同一时代开凿,两部分造像浑然一体,十分壮观。沉浸在云龙山摩崖石刻造像所带来的庄严善感的同时,难免会产生出几分惆怅之情。因为从造像出土的情况看,多数造像残损,有的身部岩石剥落,有的佛头离身而去。据专家分析,造像被毁原因有二:一是常年风雨侵蚀岩石自然脱落;二是人为破坏。后种原因很可能与唐代晚期会昌年间的灭佛运动有关。唐代中期以后,由于佛教寺院经济高度发展,触犯了贵族与世俗地主的利益,也影响国家的财政收入。唐武宗会昌五年(公元845年)下令没收寺院土地财产,毁坏佛寺、佛像,强迫僧尼还俗。这在佛教史上称为会昌法难会昌灭佛,所出土的造像皆为会昌五年以前开凿,大部分造像都是头部被砸,痕迹可见,说明人为的破坏性很大,如没有当时统治者支持是不会有如此大规模的人为破坏。佛像被毁后,即用山石淹没。在填土中,发现唐宋钱币、明清瓷片,说明晚唐以后,逐年掩埋,造像一直埋藏地下。云龙山摩崖石刻造像为高浮雕,线条流畅,人物造型生动而且更突出了个性特征,如庄严慈悲的释迦牟尼和菩萨,威武雄壮的天王力士;欢欣快乐的飞天;虔敬肃穆的供养人丑陋可憎的魔鬼,都表现得栩栩如生,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崖石四壁下部为小身供养人像、金刚力士、夜叉等。既有中原风格,也有西域风格,显示了两种文化形态交流。云龙山摩崖石刻造像虽历经久远,历经岁月剥蚀,但它那生动的造型,古朴的风貌,仍跃然于石壁之上,具有迷人的艺术魅力。
石佛像
拾阶而上
寺院一角
如今的兴化禅寺,隐匿于云龙山的林荫间,远远望去,气势磅礴,古朴端庄。山顶的小禅院庄严肃穆,远在山林的人们有时会听到寺庙中传来悠扬的钟声。每年四月初八,徐州兴化寺谨遵传统举行浴佛法会,恭迎释迦牟尼佛二五六七年圣诞,以此法会功德祈愿世界和平、国泰民安、正法久住、法轮常转。
微光
卧佛
西风轻叩禅南月,东叶飘零寺北茵。从云龙山东麓入寺,从山脚到山顶,便可直达云龙山山顶。纵观兴化摩崖处,谁执茱萸第一人,名山匿名寺,古刹衬宝山,寻一丝心灵的暂歇,穿越时光的记忆,与前世文明对话,与传统中华文化对话。
小院
兴化禅寺
云龙山摩崖石刻
↓↓↓ 您的驻足,我们的感动!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