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为一名文科生以及以码字为职业的人而言,大家可以理解,我的语文应该是不算差的。
但我其实很少和人说起我的理科,尤其是数学。

因为作为一名文科生,我对数学的感情其实挺复杂的。
按理说,不应该用“复杂”这个词来形容对数学感情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我应该用的形容词是“害怕”,或者“厌恶”,如果用一句“不是很喜欢”,算是比较客气了。

但后来感情还真变复杂了。
这事儿吧,还得从我学生时代说起。
2
从小学到初中,我的各科成绩都是名列前茅的。

文科成绩自然不用说了,作文也是经常被语文老师拿到全年级各个班去读的,关键是我理科成绩也很不错,数理化都是95分以上的,一般考到个92分93分这种,就属于没有发挥好了。

对于数学的噩梦,始于中考。
那一年的中考,我数学考砸了:我只花了45分钟就解决了前面所有题目,开始集中精力攻克最后一道几何证明大题。那一年的这道题其实不算难,但我却中了邪一般就是证明不了,最终又花了45分钟,只写了第一小题的答案,3分,后面9分全丢了。
由于长时间没有解出这道题,心态崩了,前面两道写在草稿纸上的填空题答案居然没抄到试卷上,最终数学只考了106分(当时上海中考语数外三门主课满分各120分,物理化学政治三门满分各50分)
虽然后来凭借其他各科发挥还算不错(除了语文扣了点分,其他基本没扣分),踉踉跄跄进了复旦附中。
但对数学的阴影,就此埋下。
高一上半学期期中考,我的数学成绩至今刻骨铭心:54+4——4分是附加题得分。
作为一个初中时期一直是尖子生的人来说,这种打击是可想而知的。期末考数学终于及格了,但也就60多分,连带着,物理和化学也就在及格线上下晃荡,数理化全线崩盘。看了看期末成绩单,各科中也就只有语文成绩依旧名列前茅(高中三年,我最终能保持清一色全“A”的学科只有语文、体育、美术和音乐)
现在回想起来,高一数理化成绩遭遇“滑铁卢”,是有原因的:
我就读的高中本身就是市重点高中里的顶尖水平(全市前三),能考进来的都是强手中的强手,竞争本来就激烈;我们学校数学本来就是特色之一,强度要比普通市重点高中还要高一截;而在这个背景下,我依旧维持着初中自我感觉良好的学习作派:回家只做作业,从来不做参考书和课外题,课余时间不是踢球就是打篮球,要么就是看闲书,打电子游戏。
更糟糕的是,在数学上遭遇挫折后,整个心态也慢慢崩了:

当天老师布置的数学作业也不认真做了,很多时候是第二天早上到教室抄同学的;数学考试的最后一道大题是看都不会看的——知道肯定不会做——然后慢慢延伸到倒数第二道,倒数第三道……

那时候,整个数学学习已经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考试越差,越不想做题,越不想做题,考试越差……以至于每次测验和考试,到最后都是奔着及格的目标去了。

如果不是遇到一位好老师,我估计就彻底摆烂了。

3
这位老师是我当时的班主任,叫马晓萍。

马老师那时候年纪并不大,但讲课的水平相当高,分析题目条理清晰,丝丝入扣,关键她经常是从数学的概念和思维入手,而不是纯粹教你怎么解一道题——这是我后来才认识到的,高一上课根本就不认真听讲。

当时我的成绩因为受数理化拖累,已经进入全班垫底行列了,我还得意洋洋把全班倒数五名取名“热血五人组”,全班倒数的十三名同学取名“冷血十三鹰”——我是这两个组合的常客。

但在关键时刻,马老师没有放弃我。
她首先把我调换了座位:我的新同桌是一位“超级学霸”
(我那时候高中一般是同性同桌了,但我是异性同桌,我同桌她在高三时考取了剑桥大学的全奖)
,我的前面,后面,旁边坐的同学,基本都是年级前十名的常客
(我们年级有9个班300多人)

更关键的是,马老师在高一的那个暑假,让我去她家,亲自给我补课——无偿的。

当时她给我布置的课外参考书并不多,我从头到尾只做过两本:一本是橙黄色封面的大开本,具体名字我已经忘了,另一本是我相信很多附中人都熟悉的《数学精编》。
但马老师的要求很明确:第一,不要畏难,每一道题都要去解,哪怕附加题,做不出来没关系,思路先写下来,哪怕就一步;第二,所有最终正确的运算解题步骤都尽量写在题目旁边,字迹工整。
然后她会给我讲解每一道难题的解题思路,从概念入手,用逻辑导向,她每讲完一题,其实我就会这一个类型的题了。

那真是让我脱胎换骨的一个暑假。
4
效果显现,是从高二学期过半开始的。
高二开学,我辞去了一切包括校广播电台、学记团等在内的所有职务,也谢绝了几乎所有课后踢球、打篮球、打乒乓的邀约,每天一放学就进校图书馆自修,用马老师教我的方法做数学,然后延伸到物理和化学。

可能大家无法想象,我第一次数学测验拿到84分(满分100)的感觉——这个成绩对于理科学霸来说,真的不算什么,可能还可以算发挥失常。但对于一个之前一直以及格为目标的人来说,是一个莫大的激励。
关键是,我的信心渐渐恢复了。
我渐渐发现,其实每次考卷的最后一道题,并没有那么可怕了,只要我掌握概念和逻辑,我真的是可以有条不紊地做出来的;既然最后一题没那么可怕了,那么倒数第二题、第三题轻松拿下是完全应该的;既然最后三题都能拿下,我的分数没有理由低于80分,乃至是可以冲90分以上的——或者,按照高考150分的标准,可以冲130分以上的。
我在高二下的一次以150分为满分的模拟卷中,数学第一次考到了133分——那是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分数。也就是在这个阶段,我觉得我有点发现数学之美了:那种证明的严谨性,那种推导的逻辑性,以及当你一步步按照正确的思路,完美解出一道大题后那种成就感和征服感——真的不亚于在球场上射入关键一球或投进一个压哨三分。
这导致我这个立志要选文科的人,在高二学期末文理分科的时候,居然一度认真考虑是不是要选理科——当时我的数理化成绩都上来了。

但最大的意外,还是来自于我参加的复旦大学文基班提前招生考试。
当时全市的市重点一共选送了127名考生参加了这场考试:由复旦各院系教授联合拟题,第一天考语文和数学,第二天考英语和政治历史
完全模拟当时高考)
。考卷难度我不敢妄言
(因为我后来没参加高考)
,但至少就英语而论,当时考的词库是大学英语精读二级的教材词库。

我至今仍清楚地记得,我的语文、英语、政治和历史的分数,在全市市重点的文科精英中并不算突出,真正让我上岸的,其实是数学。

因为复旦文基班当时贯彻的是“通才教育”,所以数学考试是由复旦数学系教授命题的,完全超过我们当时的学业水平
(我们是高三第一学期结束去考的)
,结果我的数学考分,超过了全体考生平均分的一倍。

换句话说:我之所以后来被文科基地班录取,很大原因不是因为我的文科成绩,而是因为我的数学成绩。

回想起来,这一切,还是要感谢马老师。

感谢她教我的学习数学的方法,而不是简单粗暴的刷题。
4
之所以有前面那一大段感慨,是因为我最近认识了一个人。

这个人可以说是我的双重师弟:是我高中的师弟,也是我大学的学弟——他叫胡小群,是复旦大学数学系毕业的。
有意思的是,他复旦大学毕业后,不忘初心,就去复旦附中做数学老师了。在他当数学老师的八年里,他负责带复旦附中的各种实验班
(创新实验班/文科实验班等)
,而且还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担任班主任。

胡老师和他带的附中实验班
更有意思的是,他刚进附中时,数学教研组的组长就是我当年的恩师马晓萍老师,言传身教,他和我说马老师教会了他很多。
而后来我有机会和马老师交流,马老师对胡老师的态度和能力一直赞不绝口。

如今,他选择自己创业,成为一名“数学导师”——通过直播和视频,教孩子们学习数学的方法,现在已经是一位名师了。

我曾专门去蹲过他的直播,嘿!还真的和当初马老师的风格很像:
心平气和,娓娓道来,他绝不简单粗暴地要你去多刷题,或者拍胸脯保证你做了多少题,学会这几招,就能破解一切解题方法,而是静下心来,耐心和你慢慢地剖析概念,讲解方法,让你融会贯通一整套今后都会受用的解题思路——这确实是复旦附中数学学科一脉相承的“概念教学法”。

我这么说可能有点宽泛和抽象,所以我和他约了一场直播——这可能是我直播间第一次讨论非文科的内容。
看看他届时在这场直播中准备谈的话题,会不会引起你们的兴趣:

·如何和孩子解释:“为什么要学数学?”

·如何培养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
·是不是要超前学下学期的内容?
·孩子到底要不要学奥数?
·孩子学数学,家长究竟应该做些什么?
·为什么“概念教学”能打通小初高一体化的数学学习?
说实话,虽然我是文科生,但我看了这些话题是非常心动的,因为虽然我自己现在已经不需要了,但我的女儿汤圆,渐渐开始有她老爸当年的趋势了,我希望她不要像他老爸当年那样,去走一段弯路,再认识和发现数学之美。

所以,如果你的孩子对数学学习遇到了障碍,或者你作为家长,对如何让孩子学好数学有兴趣,不妨预约一下这场直播吧:

【时间】8月28日(周一)晚上8点
点击下方即可预约:
或者扫描海报二维码预约也可:
那么,我们周一晚上见!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