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 网络
作者 | 佚名
女权主义在国内兴起不过几年,但已成燎原之势。其中一个表现是,最近几年各个院校的毕业论文,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女权主题。
女权类文章往往和晦涩混乱的法国理论搅在一起,但比较接地气、可以清楚分析的也不少。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议题是家务劳动的估价:比如说,离婚时,家庭妇女因为长期不工作,职业前景堪忧,离婚后生活质量会下降,那么她因为家务劳动而丧失的未来生活质量是不是应该补偿?具体如何补偿?诸如此类。
有一次答辩,有一位男老师非常痛心疾首地提出了一项反对意见:如果某家庭妇女天天搞卫生,但在他丈夫看来,那些卫生其实根本没必要搞,这个凭什么还要补偿?
这个反驳一看就是结婚之后深有体会的人才说得出来的。当然同居也会出现类似问题。知乎这个男性向的网站常有的一个抱怨是,“我一个人生活时非常简单,家里不用怎么打理也清清爽爽的。女朋友住进来后东西全塞满,然后收纳来收纳去,搞到最后东西放哪了都找不到。”
这里有两层不一样的观点,一层是说,很多家务的产生本身就是女生带来的,男生的生活需求很简单,不需要那么多衣服,那么多瓶瓶罐罐,那么多氛围营造小物件。潜在的意思是说,如果因此引起了家务,那女性也别抱怨了,这都是为你自己做的,甚至,你需求太多,把家里塞这么满,还降低了我的生活质量。
另一层更复杂些:有些家务还不是男性生活中不会出现,女性生活中才需要,而是在这些男性看来,这些家务不分男女,本就是没必要做的,是过度家务。比如东西就这么放着,表面上乱,但其实自己很清楚的,一天到晚收纳不仅浪费时间,而且某种意义上反而搞乱了秩序,东西都找不到了。
这两层意思常常会结合为一个很简单的抱怨:怎么你事情这么多,简单点不好吗?潜在的抱怨是,本来我活得好好的,现在搞这么复杂,我完全是在迁就,或者要帮着做在自己看来没有意义的家务,或者不做家务被抱怨——但这些本来就不需要做啊,我就想躺着,一会儿让我拿个这个,一会儿让我递个那个我都觉得烦。
由此可以过渡到下一个话题:夫妻、情侣之间是不能讲道理的。这个话首先当然是简单化的,准确点讲是,夫妻、情侣之间不是“所有事情”都可以讲道理的。这个话也可以作很多理解,一种小仙女式的理解是,男的要无条件迁就仙女。这种理解当然没必要认真对待。
我们几乎都会觉得,“有些事情不能讲道理”这话本身挺有道理的。这首先是因为,存在大量无对错可言的偏好。有些事情,比如说吃水果,你喜欢切开用牙签一片片插着吃,我喜欢洗干净整个吃,这两种选择好像谈不上谁对谁错,就是个个人偏好问题。其次是习惯。习惯当然有好有坏,但习惯之为习惯,一个特征就是很难改,所以这就好像是一个无可改变的事实前提,只能迁就。
不过关于习惯,会产生很多pua话术。习惯真的没法改吗?甚至于说,这真的是你的习惯?你在领导面前怎么就没这么多臭习惯?此外,迁就的话,是不是应该彼此迁就,而非单方面迁就?凭什么什么事情都要按你喜欢的来?
造成不能讲道理的情况可能还有很多,我们抽象概括下就是,某些事情,也许在某种超级理想的条件下有道理可讲,现实中的人理性能力、意志力有限,因此说道理是没用的。这种情况下,我们要诉诸一种高阶的道理,也就是说,就这些没法讲道理讲明白的事情,提出合理的解决办法。
关于习惯,抽象的应对办法前面已经讲了:尽量改,不要总是以改不了为理由放纵自己折磨他人。有些确实改不了的就迁就包容,但必须是相互迁就包容。
更复杂的是那些似乎超越了对错的偏好。说到这个,有很多很有意思的东西可以讲。很多人在一起生活之前会担心,自己的政治立场之类的和伴侣不同,会不会影响未来的生活?但其实,这些在实际生活中影响真不大。大的反而是一些表面上鸡毛蒜皮的事情。
比如,你是愿意花五分钟走扶梯,还是花四分钟挤在人群中等升降电梯,然后花一分钟挤在更密集的人群中上/下去?如果只要等三分钟呢?有些人,可能天生就讨厌等待,讨厌密集的人群,宁可多花时间多走点路,但一路都可以体验宽敞自在和自我可控的感觉,有些人则是能少走几步就少走几步,多等会儿或者挤挤都无所谓。
比如,一个不仅引发伴侣矛盾,还常常引发寝室矛盾的话题是,要不要/要多频繁地开窗通风?有些人觉得室内的污浊空气简直无法忍受,有些人,特别怕外面空气进来,不是冷了就是热了。甚至于喜不喜欢鸟鸣雨声也会引发争吵,有些人觉得风和日丽开点窗停下鸟叫很惬意,有些人觉得吵死了吵死了。此外还有灯光的亮度,空调的温度等等。这些偏好,有些是每个人、不同性别的生理特征决定的,更多的是从小的生活环境塑造的。
还有一个心理实验可以说下,这个实验大概可以概括很大一类偏好差异:下雨了,如果家里只有两把伞,一把有一个大洞,你把有若干个小洞,你选哪把?不同的选择意味着不同的性格特点,由此会产生很多分歧。比如哪个家具有点小问题,但不影响使用,是不是要立即修?
回到家务劳动的问题,这里的“偏好“差异就是,要做多少、具体做哪些、做到何种程度的家务。每一个细节都可能产生差异。
这里必须引入一个挺重要的判断:辛苦付出本身其实并不怎么让人难受,特别难受的是付出的不公平感。关于家务劳动,争吵的关键不只是“我做了这么多”,而是“我做了这么多,而你……”
关于公不公平,背后的判断就是一种合理的夫妻分工。男主外、女主内,这很大程度也是公平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付出,虽然是不同领域的付出。如果男女双方都工作,那么家务也就需要男女分担了,不然不公平。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很容易把是否公平理解为是否平分了家务劳动。但如文章开头所述,问题远比这复杂。如何分家务劳动是个很简单的数学题,如果双方特别是男方通情达理一点,这完全不难做到,不至于一天到晚引发矛盾。真正难的是关于“要做多少、具体做哪些、做到何种程度的家务”的判断。
回到文章开头男性的抱怨:很多事情都是你搞出来的,完全没必要,你爱做就做,不要强迫我也来做,我不嫌弃你占用太多家中空间就不错了。
女性会觉得,你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你以为维护一个舒服的居家环境真的有那么容易吗?很多活你根本看不到,但却享受了。
这两种反驳都很重要,都代表了不同的性别视角盲区。
这里的讨论反过来有助于我们思考更为一般的“偏好协调”问题。我们可以看到,表面上好像没什么道理可讲的偏好,其实是可以合理追问的:真的有必要吗?真的没必要吗?我们总是太容易低估理性可以管辖的范围,有时候是真的低估了,有时候是因为知道自己不占理,于是乐于宣告这就是没法讲道理的。当然,确实有一些偏好没有对错可言。此时,我们只能诉诸公平和尊重,彼此迁就而非只迁就其中一方的偏好。
最后的冲突可能会变成这样一种冲突:一方喜欢按本能生活,一方喜欢按理性生活。这个冲突之所以根本,是因为我们找不到更高的标准来解决冲突了。
不过“按本能生活”也可以分出好几种意思,其中一种意思和按理性生活不矛盾,它指的是,任何问题上都大动脑筋本身就是不理性的,有些事情遵从本能恰恰是理性的。
和理性生活矛盾的是,在应该使用理性的问题上也拒绝理性的介入。此时我们能做什么呢?你当然可以批评他不理性,但这个批评对他不会产生任何触动,因此冲突解决不了了。
但这种诡异的冲突其实非常少见。人际生活中,绝大多数都是简单的pua逻辑套上了一些看似深刻的话术。
硕博脱单,用理想岛!
截至2023年3月26日,硕博自助相亲平台,理想岛VIP认证用户超10万人!其中,来自985及全球百强高校用户占80%
理想岛VIP核心功能是搜索,想找什么样就找什么样。
关注公众号后,可直接登陆↓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别不是智商或财富,而是思考问题的层次。扫码关注理想岛,提升认知维度。
▼长按二维码 关注理想岛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