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2年前的今天,苏东坡在江苏常州去世。
他的无数诗句流传千古,“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与他的诗词相遇。
文学大师林语堂是他的头号粉丝,甚至专门为他立传,
说苏东坡是“世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
为什么千百年来,人人都爱苏东坡?
最近读了《好诗好在哪里》,又一次刷新了对东坡先生的认知!
以下内容节选自都靓《好诗好在哪里》
01
乐尽天真
苏轼从小健康聪明,十岁就能提笔作文章。他的童年,是弟弟苏辙(字子由)一同度过的。他们一起读书、闯祸,深深根植于彼此的生命中。
有人统计过,苏轼的诗词里出现频率最高的词就是“子由”,足足有两百多次
我们最熟悉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里,也有“兼怀子由”,可见中秋节时,他也最最想念子由。
二人也曾在意气风发少年时许下“功成身退,夜雨对床”这样既豪迈又浪漫的约定。
苏轼十九岁时娶了乡贡进士王方之的女儿王弗为妻。王弗贤良恭俭,将苏家大事小事安排得井井有条,仔细耐心,知冷知热。
王弗常伴青年苏轼一起读书,冰雪聪明如她,很多时候苏轼都忘了的诗书内容,她还能在一旁提醒。
为母丁忧三年后,二十五岁的苏轼被任命为凤翔府判官。王弗陪着他一起赴任,她谨言慎行,见微知著,二十多岁的苏轼避免不了锋芒毕露意气用事,她便在旁小心观察,帮着苏轼辨析人情事理,给出自己的建议。
同甘共苦十年,她始终像一座温柔宽厚的港湾,苏轼事事都有她能商量和依靠。这样的日子过了十年,王弗留下他们七岁的儿子撒手人寰。
后来又过了十年,当年的毛头小子慢慢成熟,独自面对起残酷的人心和风雨。
在苏轼三十九岁的某个夜晚,他梦见了十年前去世的夫人和那段乐尽天真的青春岁月,世殊时异,不觉泪已千行。
他遂作千古悼亡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02
西湖虽好莫吟诗
熙宁元年,神宗任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适时外患严重,朝廷内外散漫成风,民穷财尽,急需振奋求变。
王安石行事果敢,他决心变法,推行一系列新政,以达成富国强兵的目标,颇有一副“人挡杀人,佛挡杀佛”的气势。果敢的另一面,是不可避免的独断专行。
在神宗的大力支持下,王安石不惜以重典、刑赏等强制力量来推动新政的实施。包括苏轼在内的司马光一派对新法持反对意见,觉得一切操之过急。
苏轼当时不过是个八品闲官,却写了一篇又一篇文章明讽暗谏。这期间遭人馋诬,也常有人劝他谨言慎行,以免惹祸上身。
苏轼答:“我性不忍事,心里有话,如食中有蝇,非吐不可。”
果不其然,熙宁四年,苏轼遭人弹劾,于是自请离京,被出为杭州通判。
好友为他文同作诗送行——“北客若来休问事,西湖虽好莫吟诗”。西湖虽美,你可别胡乱作诗啊。
熙宁七年,天下久旱,接连十个月滴雨未下。一时间饥民遍野、流民千里。
正当宋神宗忧心忡忡之时,一幅《流民图》被悄无声息呈上,画中的百姓流离失所、面黄肌瘦,神宗看后一夜未眠。
再加上光献太皇太后也极力劝阻,认为“祖宗之法不可变”,神宗开始反思,遂下令免除青苗法等新政条制。
就这样,初见成效的王安石变法被皇帝一道圣旨叫停,旋即王安石孤身罢相。
此时的苏轼在杭州任满三年,为了离弟弟近一点又改任密州知州。
他在密州作《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气象恢宏,给词这一文体注入了豪迈之气 :
在密州任上,苏轼见到了太多令他于心不忍的景象,蝗灾、穷凶极恶的匪寇、因太过贫穷无力抚养致使被丢弃的婴孩,百姓的苦统统走进了他的心。
苏轼机敏爱民,治蝗、治匪、治“手实法”流弊,在密州想了不少法子造福当地百姓。
关于密州,如果让苏轼讲一个最快乐的夜晚,大概是这个晚上:
熙宁九年的中秋节,苏轼和几位好友于超然台上欢饮达旦。
这次正逢佳节,又有好友,苏轼开心不已,大醉。此时清秋的风吹散了一丝醉意,抬头看看这轮完满的圆月,苏轼想,要是子由也在就好了。
于是苏轼提笔就清辉,一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成为后世万千游子在中秋夜不断回望的精神坐标。
元丰二年,苏轼赴任湖州,作《湖州谢上表》,发了两句新政的牢骚,“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因此被有心之人抓住把柄,沦为新旧政争的祭品。
王安石卸职后,新政一派的政治任务由王珪接任,新官上任急于清除异己,小弟们便开始出谋划策:司马光早就归隐洛阳,没什么好议论的,倒是苏轼话多,就拿他来做文章!
他们开始从政治角度分析苏轼之前的诗,像什么《吴中田妇叹》《山村五绝》等,都被扒了出来。一时间群攻蜂起,群臣纷纷上书弹劾苏轼。
王安石二次罢相后,主导新政的人实则就成了神宗自己,苏轼没有足够的政治敏感性,因此那句“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以及曾经的各种针砭时弊之语,在此刻就异常刺眼。
苏轼就任湖州知州仅两个月,神宗便准奏罢任苏轼,并令御史台将其追捕回京师。
昔日旧友将朝廷决定逮捕苏轼的消息告知了苏轼的弟弟苏辙,苏辙又匆忙命人快马加鞭通知苏轼。然而还没过一天时间,御史台派来的人便闯入了州衙。
苏轼哪见过这等阵仗,以为自己大限将至,必死无疑,便请求与家人诀别。
来人皇甫僎这才告知苏轼不至于此,随后命人将苏轼绑起来,催促他别废话,赶快走。
目击者在回想这场抓捕时写道:“拉一太守,如驱鸡犬。”
被押解回京后,苏轼被关进囚房。
随即而来的是夜以继日的严刑拷问,甚至连苏轼一二十年前写的诗也被拿出来算账。这日复一日的折磨足足持续了四个多月,其间苏轼无数次想过,这日或许就是自己人生的最后一日。
人之将死,会想些什么呢?家人、亲友?苏轼亦是如此。
考妣尽丧,这个世界最亲的人就是弟弟了。
愿与君生生世世都做兄弟,剩下的妻儿老小还要多依托弟弟的照拂。想到这一世,亦觉愧对妻儿。
元丰二年十二月二十九,苏轼的定谳文书下来了,乌台诗案尘埃落定:充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
罗织罪名,曲解文章,想要致其死地的人终未得逞。
在营救苏轼的人里,除了苏辙自不必说,还有光献太皇太后曹氏、旧友吏部侍郎范镇、旧相章惇、当朝左相吴充等。
其中更有一位学士王安礼,此人正是昔日政敌王安石的亲弟弟。政见不同依然隔空相救,此真名士。
就这样,元丰三年新岁的第一天,开封处处沉浸在新年的欢愉里,苏轼却在风雪中踏上了前往黄州的路。
他一路上回望这场灾难:自己几近死亡,家人散尽,弟弟也为了救自己被贬官筠州,不堪细思量。
03
自喜渐不为人识
“乌台诗案”是苏轼命中的试金石,它给了诗人从未经历过的苦难,也造就了他后来的超然洒脱。
这场浩劫精雕细刻,成就了苏轼神迹天成一般的元丰五年。
这一年,他写下了《定风波》《念奴娇》《赤壁赋》《后赤壁赋》《临江仙》等千古佳作,还有与《兰亭序》《祭侄文稿》并称“天下三大行书”的《寒食帖》。
初到黄州,看到竹林丰茂,水绕城郭,苏轼还挺开心的,想着吃喝是不愁了。
他在小镇上重新感受生命的细微与鲜亮。熟睡、采药、钓鱼、洗澡,他三缄其口,只写一些无关痛痒的小事。
苏轼变成“苏东坡”,除了要感谢白居易外,还要感谢他的忠实追随者马梦得。
就是他帮苏轼请领到一片地,这片地被耕耘为日后的东坡。关于这位雪中送炭的老友,我们来《东坡八首》中感受一下苏式幽默 :
这个马梦得,我们认识有二十年了,他日日夜夜盼望我大富大贵,好分钱给他买座山颐养天年。谁知道今天反而被我拖累,要借田来耕种。
可爱的马梦得,至今还在痴人说梦,夸我能成事儿呢。大家都笑他,他也不知道悔改,明明是自己施舍予我,还当获得了千千万万一样高兴呢。
这一年,苏轼真正开始务农。他和老农苦苦学技,当地的农人也确实教了他一些土地的法则,“再拜谢苦言,得饱不敢忘”
他还作诗向别人乞讨桃花茶的种子,觉得茶可以消食,以后吃得太饱的时候来一杯,好不惬意,又忍不住自嘲“饥寒未知免,已作太饱计”
元丰五年,对于苏轼而言,依旧是无人问津的一年。一日,苏轼走在大街上,竟被一醉汉推倒。他定了定神,丝毫不生气,反而笑了起来。
这天下真已无人识他,他却很喜欢这种状态,“自喜渐不为人识”,与大自然相处,自得其乐。“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
正是这样的生命体验,让苏轼褪去了知识分子身上不易自知自除的优越感,不再去在意什么阳春白雪,什么下里巴人。
田舍村落间植物自开自落的美,街头巷尾市井小民细碎生活的美,是一种踏踏实实的美,一种脚踩大地的美。都说由奢入俭难,跌落至此的诗人却拥有一种心安。
他无须再日日焦虑担忧,无须思考如何在激流中勇进、逆行。
事已至此,退无可退,他走的每一步都是对的一步。
04
泛若不系之舟
元丰七年,宋神宗下诏“人才实难,不忍终弃”,将苏轼调离黄州,赴任汝州。这一年他去了庐山作《题西林壁》,路过金陵,拜访隐居多年的王安石,两人一笑泯恩仇。
元丰八年,宋神宗驾崩,尚且年幼的哲宗即位,高太后垂帘听政,任保守派司马光为宰相,苏轼旋即被召还回京,一路提拔,升至三品大员。
当苏轼看到保守派不顾民生之多艰废尽新法,方才恍然大悟,原来新、旧党不过是一丘之貉。于是他再次向朝廷提出谏议。
至此,他又触怒旧党,再次陷入政治旋涡,无奈请求外调。
一日饱食,他看了看自己圆滚滚的肚皮,与家人说笑:“谁知道我这肚子里,都装了点什么呀?”
有人说是满腹经纶,有人说是满腹文章,只有与他心意相通的侍妾朝云,轻轻说了句 :“先生满肚子的不合时宜。”
苏轼大笑道:“朝云知我!”
元祐四年,苏轼再次出任杭州知州。十八年前,他为西湖写过《饮湖上初晴后雨》,然而这时候的西湖被淤泥堵住了,不复往日影影绰绰,他又兴建水利,造就至今被千万次吟诵的“苏堤春晓”“三潭映月”等诗意景致。
元祐六年,回京不到一个月,苏轼再次受到支持新法的人的攻击,被贬岭南惠州。他在惠州作《食荔枝二首》,说“不辞长做岭南人”
绍圣三年,苏轼心爱的侍妾朝云去世。他感叹:“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
绍圣四年五月,苏轼再次被贬,这一次的地点是海南儋州。他留家人在惠州,只带了幼子渡海。至此,苏轼已贬无可贬。
去儋州要渡海,古代没什么动力系统,一条木船随波逐流,生死都托付于天气。东坡先生作《减字花木兰》,盛赞海南的春天,殊不知他的到来,本身也是赠予海南的一缕春风。
去年,我有机会去过一次儋州,循着先生的足迹“步城西,历小巷”,九百多年后的今天,村落田间处处春意盎然,藏着东坡居士在这片土地上播撒过的耕读文脉,他未负那句“海南万里真吾乡”
元符三年,宋徽宗即位大赦天下,苏轼得以北归。路过镇江金山寺,苏轼看到昔日好友李公麟给自己画的画像,作《自题金山寺画像》
他还是用那样略带自嘲的口吻,如此总结了自己的一生。
北归路上,苏轼没能等到三年前的好运气,又或者于他,无论何时化去,都是好运气。建中靖国元年七月,盛暑久旱,苏轼气数散尽,卧床不起。二十八日这天,他几乎已经丧失了听觉,但面色依然平静。
他的忘年至交钱世雄在病榻旁照拂,眼看其神识欲逝,钱世雄复诵维琳长老的请愿 :“端明勿忘西方。”
苏轼答:“西方不是没有,但个里着力不得。”
世雄又凑近耳畔劝:“至此更需着力。”
苏轼答:“着力即差。”随后溘然长逝。
“着力即差”,这是坡仙走完一生后留下的答案。
我理解这其中的顺其自然,是黄州酒后脚踩土地的夯实之感,一步一步走向明天;是惠州“此生归路愈茫然”之时,定了定神,又入人间;是儋州万丈泥土之下,还发新芽。
江山风月本无常主,这一世,我已极尽鲜活,无论接下来是风声四起还是縠纹静谧,我都笑纳。
都靓老师是我见过讲解诗词最最温柔的人,她的“都靓的1001页”短短两年里就让数以万计的人爱上诗词文化。
无论是学生还是上班族,亦或是四五十岁的中年人,都被她的诗词讲解所打动!
而在这本《好诗好在哪里》,承载了她分享诗词给自己带来的感动,也传递她从诗词里汲取的力量。
看书的时候,感觉就像一个饱读诗书的邻家姐姐,在你的耳边娓娓道来24个诗人的传奇一生,带你挖掘诗词背后的厚意深情。
读完这本书你会领略李白不灭的浪漫主义,你会理解杜甫的一生是如何被时代影响,会看到苏东坡如何潇洒走过人间。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