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好奇,到底谁才是真正的多巴胺穿搭的受众?
更多时候,它的样子是哪怕全身上下就穿了个短裤,只要换个滤镜就可以信誓旦旦自称“多巴胺穿搭博主”。
在这个环境下,把短裤换成嫩粉色的都算是敬业了。
“就是一群会因为男人的喜欢穿上黑丝的人。”
说这话的姐们打开了她的手机,给我展示着这个美学修罗场,好像的确每个人不是在讨好什么,就是在凑氛围的热闹
不是圈外人竭尽全力敷衍地贴上这个tag;就是少数几个Kol在簇拥之中,拿着自己早已旧得再也不想穿的色彩斑斓的外套。
*这个是我觉得最过分的,甚至连衣服都不用换,就可以参与这场狂欢
很多人都知晓多巴胺穿搭的直接来源是Y2k和千禧辣妹风格,但是我却认为能更准确地把它集中于Decora风格。
于是有不少人会因为视觉上直接的关联性,将二者建立联系。
对于不了解的人来说,只穿着短裤都能叫做多巴胺穿搭。那你搞Y2K、搞千禧穿搭的凭什么不能让我们说你是多巴胺呢。
你总能看见玩小众视觉玩了好久的博主,可能只是因为染了个头发就在底下被追着问,“你这是多巴胺穿搭吗?真好看啊,有什么心得呢?”
一开始可能还会有人解释,“我这不是多巴胺,是Y2K,一种诞生于千禧年间的穿搭风格,以憧憬未来、电子数码、神秘虚幻作为基调,是恐惧与憧憬两种矛盾情绪碰撞衍生出的风格产物。”
结果经常就好像面对着那些刚看完乐夏的人,满嘴都是“没点什么大病,谁喜欢叉叉叉”“叉叉叉牛逼”这类的话术。但是真当你一脸兴奋地跟他介绍齐柏林飞艇、涅槃(你甚至都不敢聊得太深),他们一定会瞬间停止嬉皮笑脸,“哦,挺不错的我完了之后听听。”
咱也不是矫情,也没有觉得后者一定比前者高贵,就是那一刻真的非常非常伤心。
最终的结果往往是聪明的博主早早学会了:“对!我这就是多巴胺穿搭,跟那个网红学的。”
Decora和多巴胺之间的差别可能就像是,所有古早的东西和他们在互联网时代的镜像一样。如果你站在Decora的角度就会去思考,这不是我们早玩过的东西吗?
你一定能找到具体的一群年轻人,她们每天在展示、在传播、在交流分享,并且不断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这个文化的发展变得更加有深度。最初她们是以《FRUiTS》杂志为主要的舆论阵地,但在后来变成了更加纯粹的,以集会游行等活动为主导的地下文化。
* 篠原ともえ,一位早期对Decora有过重大影响的设计师、艺人
甚至她们会有一种强烈的集体认同感和使命感。“Decora快要灭亡了,如果我们不这么做,甚至原宿风都要消失了。”这句话来自 Junnyan,一个日本的Decora派对组织组织者。
虽然在流行时间上对比原宿风、辣妹风来说较为靠后,但是Decora所呈现出来的强社群属性和集体认同感,甚至可能还要强过之前的很多前辈。
* 图为原宿系的起源竹之子和他们的集会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就像是前段时间日本本土特别流行“地雷系”的时候,一帮AV公司赶时髦地推出了几个穿得像是地雷系的女演员,混在社交媒体里面和真实的地雷系穿搭博主,显得真假难辨扑朔迷离。
但是他们跟真实的硬核地雷系博主最大的差别就是。跑到作品里,这些Fake一定会用最快的速度脱得一丝不挂。
反之作为圈里人,曾经有个PornHub网红卖点是地雷系,视频拍了十几集,小裙子也换了二十几套,但是我就是没见她在视频里面脱得赤条条过。
找一个完全没关系的人,贴个流行且火热的标签,然后不断地输出内容。这种操作手法,我除了在中国的MCN身上见过,也就是在日本的AV经纪公司了。
中国的网红MCN和那些大洋彼岸不同国度里的明星公司,总是出于命运的巧合而拥有了各种各样的共同特点。比如租个豪宅拍个几分钟视频,然后说这是自己家这种事儿,也就这些个群体才能干出来了。
*就是这位
于是便产生了另外一个非常讽刺的现象。多巴胺穿搭所拥有的色彩斑斓、快乐、轻松的意象,经常被和“年轻”联系起来。于是就有了一大批不怎么年轻的人认为这就是年轻的符号。
一个咖啡馆拍了一个商业广告片,有个镜头是一群年轻人穿的就像刚从花鸟鱼虫市场随便扯了点配色裹在身上,在纯白的门店前面来来往往,竭尽营造出一种仿佛年轻人就得穿着多巴胺色系的感觉。
而真相是,这家咖啡品牌的受众,大多是些大早上从隔壁写字楼爬出来的,迈着如同丧尸步伐的,形容枯槁的互联网民工,他们刚刚加完班匆忙从吧台上拿走一个早就在小程序里下好单的美食。就算是穿着再亮色的衣服,也在这种滤镜下也变得暗淡无比。
反正我经常一个礼拜在他家的门店里,看不见一个色彩明度平均数在50%以上的穿搭风格。
这种感觉就好像小时候每次我挑衣服的时候,我妈总逼我并说,“年轻人就该穿的亮一点”。随后我会眼神木讷的从自己的衣橱里面拿出两条万古不变的黑色运动裤。
根据中国传统美学理念来看,其实老年人才是高饱和度的受众。
而故事的结局一定是,像是以前流行过的一切一样——互联网总是特别容易忘记我们曾经对于某种审美放纵一般的喜爱,甚至很快就会开始厌恶它。
时至今日,我们也会调侃着说“自己曾经也是个非主流”。我们总会找一个标签或是符号把它贴在身上,而当它被赋予了超出我们计划外的含义时,我们也会把它彻底地抛弃掉。
那么是什么时候它们开始让我们讨厌的呢?
大概是终究有一天,三线乡镇的待业青年会穿上这些色彩斑斓的衣服。这些衣服吸引着他就像是吸引着曾经的你一样。不过最大的不同是他们超高的执行力,能够在自己前往符号界肉身成圣的过程中,早早得彻底的符号化。
人们发现当一切美学落地到乡镇之后的结果,往往是变得更加间离、更加极端、更加抽象。就好似全世界的精神小伙都喜欢紧身细腿的搭配,但是只有在最local的乡土里面,我们才有勇气在胸口画上旺旺。
*这张图是p的,不过原图也挺精神的
因为我们总是在互联网上面找不到试图维护和发展这个文化的人群。很多文化往往流落到最后,你会突然发现原来只有乡镇青年在坚守着它。
《原宿女孩》的主编Godoy曾经说过,“东京是一个后现代的城市,它不属于民,不属于阶级,不属于意识形态。”(2007)原宿风的起源之一竹之子,就是一群穿着色彩艳丽的破布的青年,在原宿街头蹦着广场舞一样的迪。
而似乎这种后现代感,大城市的中产阶级们只能在精神小伙身上找到。
似乎所有文化发展的方向都是这个样子,最终呈现的如同是一个泥牛入海的悲伤。但是我发自内心的担心,多巴胺穿搭又一次滑入那个下沉的深渊。
其实大多数曾经流行过的审美风格都不丑,甚至如果可以让我无数次的初见他们的话,我可能会无数次的喜欢上。
我最好的朋友M,标准的设计宅。耳机只用Sony,手机只用Iphone,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话,他恨不得买二十辆小布。一年四季你能看见他最多的穿搭就是纯色T恤加牛仔裤。虽然作品从来没有被商业社会认同过,但是还是通过把自己自我想象为一个设计和摄影行业从业者,以此来标榜自己审美的曲高和寡、格格不入。
18年他刚刚回国的时候,在深圳一家公司里做着自己的第一份讨债工作。一天,他突然兴奋地告诉我,“公司里新来了个小姑娘!衣品不错,在这个让人乏味的公司里真的让人眼前一亮。”
几秒钟后,他发来一张照片,里面的女孩笑靥如花,衣服上面赫然写着四个大字“全员恶人”。
我始终相信多巴胺穿搭和Decora穿搭有着更直接的血统上的关系。这种审美的继承关系充满了积极意义。
亚文化的核心动力来自于逃离成年人的嘲笑,毕竟曾经每一个走上街头的人都这么想过。
说句最简单的,这两种风格的流行都赋予了我们穿得花里胡哨,且自豪地走在马路上的权利。但是对于这个层面,多巴胺毫无疑问做得更为彻底。
没有小众文化想要对抗商业文明。用本文的话题举个例子,整个原宿风辣妹系起源于八十年代(1978年竹之子出现),在二十世纪末千禧风格和Y2k风格达到了巅峰,却又在21世纪初迅速地走向了衰落。
一种解释认为,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疯狂扩张的,以优衣库为首的快消品,直接抢走了本来属于原宿风的受众,彻底压榨了他们的生存空间。更好玩的一个点是,最早在日本玩Decora穿搭的女孩很多都是从Lolita、V-kei转移过来的,而问到她们为什么转系的时候,她们的回答是“裙子实在是太贵了。”
*九十年代中后期,优衣库的进入了快速扩张期,这极大地挤压了当时亚文化穿搭群体喜欢的中古店地生存空间
其实这么想起来,更加低廉的参与感可能也会是一个文化能够更有生命力的精髓。
这种参与感也可以来自于线下,但是因为我们缺乏很多线下的东西,才有了真正的社群文化只活在互联网上的错觉。
比如我在公路商店门口问了无数人,其中我曾拦住了几个穿千禧穿得很突出的问了她们很多问题。
"那么你觉得你亚在哪里呢?"
其中之一跟我说:"我觉得我不是个亚逼。"
我看着面前那姐们脸上打满的钉子,陷入了沉思。
撰文3f王编辑3f王设计3斤
 tel:17269398300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