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电影《八角笼中》让公众重新开始关注山区孩子的成长,也带出了一些非常现实的议题。

其中一个,过去很少被公开讨论——
那个做好事的人,能不能被质疑?
片中有一处隐晦的表达:
被误解的男主不得已站在公众面前,接受质询。
双方互不理解,信任瞬间崩塌,求真的公众和默默付出的好人站在了各自的对立面。
情理上,男主自觉帮山区孩子改命问心无愧。
但事理上,公众只想看到一个真相。
否则,再纯粹的初心也会变得不纯粹。
现实情况是:
刨根问底的事情鲜有人做,公益圈更是如此。
不是大家不想,而是不知如何迈出这一步。
直到,一帮“公益真探”们开始行动。
顾名思义,他们要作为“真探”,深入公益项目体验、观察、参与,试图用客观、中立的视角为公众呈现真问题,真发现。
以不久前开展的一次针对教育扶贫项目的探访为例:
这是一个名为“种爱心•燃希望”公益助学项目,由深圳市龙华区龙华街道助力翱翔助学协会(后文简称“助力翱翔”)发起,已在云贵川地区持续开展十七年,接受捐助的孩子百分百来自云贵川地区的困境家庭,截至2022年12月投入总计金额超过2800万元……
类似这样的“官方表达”是我们平常看得最多的。
但这一次,公益真探们忍不住发问:
受资助地域如此之广、持续时间如此之长、援助资金如此之大……
公益组织如何发现需要帮助的孩子?
来自捐赠者的爱心如何真正落地?
孩子们对助学项目的认可度又如何?
捐赠人的钱具体花在了哪些地方?
……
这些问题才是公众最想了解的,也是亟需解答的。

01

他们是发现“真价值”的人

今年春天,楚静怡、钟鑫旺、程冉等人在看到“公益真探”招募信息后立即报名,并顺利被选上。
5月份,他们对云南区域内的三个公益项目展开探访,“种爱心•燃希望”公益助学项目便是其中之一。
与大多数人一样,此前他们参与公益的方式是捐款、当志愿者,但这一次他们是代表公众、代表捐赠者、代表受助人,甚至是代表公益组织……视角的转换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对公益的了解还不够深入,更不用说还得把一份完整、真实的探访报告呈现给公众。
因此,他们只得从最基础的认知开始,这往往涉及到公益组织的类型、逻辑、执行、反馈效果等方面。每一家机构的状况都是独特的、复杂的,“助力翱翔”也是如此。
公益真探们在各自的报告里不约而同地提到机构成立之初的一个故事。
“助力翱翔”始于一个驴友论坛,发起人赵先建先生是一位户外运动爱好者,他原本在深圳从事着一份稳定的工作。
当年他时常在论坛里看到驴友发布山区儿童艰难求学的信息,动了恻隐之心后,他决定筹集物资往云贵川的大山里送。
后来随着他们这个圈子壮大,加入的人越来越多,这份公益助学得以延续至今。
用公益真探们的话来讲:
“这家机构虽然不大,但胜在真情,他们靠着一腔热血做到了今天。”
公益真探楚静怡通过调研发现,“助力翱翔”作为一家纯民间的公益助学组织,有着最典型的社会团体特点,就是主要面向特定人群、特定状况,往往能够达成更好的结果。
多年来,“助力翱翔”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做事标准,他们从小范围出发,优先满足社群内的资助,之后再逐步扩大,让更多孩子受益。
例如在云南,“助力翱翔”主要采取一对一的形式资助临沧永德和昭通镇雄的高中生。
工作人员会通过实地走访、筛选,给出一份符合标准的高中生名单,然后先由翱翔圈内的资助人一对一指定资助,其余的通过公众募集资金。
以2022年为例,助学公益总金额达561万余元,其中一对一助学3569人次,助学金额就有531万余元,每个孩子每年可拿到3000元。
受资助名单和转账汇报,会通过协会微信公众号发出,如果是定向资助,资助人还会单独收到汇款的流水单。
在此次探访过程中,公益真探们还见到了不少资助人和接受过帮助的孩子。
亲眼看到这些孩子们的现状,公益真探们不由感慨:
“比起大众的捐款,一对一资助的形式能让孩子们知晓有一个实实在在关心自己的热心人士,有助于他们更加积极地学习、改变命运。”
此外,公益真探们了解到协会还帮孩子们建过学校、免费配过眼镜,甚至还一直做着开拓孩子眼界的生涯发展手册……
这些信息能够让人在一定程度上感受到,这是一家在非常认真做事的机构。
但在公益真探们眼中,了解这些信息还远远不够。
很多问题看似已经得到解答,其实只是停留在了表面。
于是他们继续深挖,甚至是犀利提问、翻阅机构内部资料,以解答公众心中最大的困惑。

02

他们也是发现“真问题”的人

如同硬币的两面,公益这些年的快速发展,也伴随着公众的质疑。
因为信息披露的不够及时透明,因为少数人的弄虚作假、从中牟利,也因为公众对公益的认知了解有限……
毫不避讳地讲,中国公益发展至今,正面临一场信任危机。
以“助力翱翔”为例,大家在深挖之后发现这家机构也存在不少问题:
受限于小范围的资助模式,对外公开的工作成果有限;
机构有官网等公共平台,但信息更新严重滞后;
依赖于小圈子和极少数人的热情,服务能力比较有限;
有真实帮助到学生,但范围局限;
……
而所有的问题集中体现在了一张名为“机构公信力评估”的表格上:
这张表格包含信息公开、财务透明、社会影响力、组织治理、问题解决、执行管理六大方面。
单从评分来看,协会在信息公开、财务透明等方面评分略低,公众看到这份表格之后可能会对其主观减分。
但让益美君深受触动的,是公益真探们的较真,是协会工作人员的坦诚。
尽管大家慢慢了解到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资金紧缺、专业人员不足,他们还是客观地打出了自己的分数。
另外,由于实地探访前公益真探们已经通过腾讯公益发放的工具包系统化地搭建起透明公益行动知识体系,所以他们在评估的同时也给到了相对专业的意见。
公益真探钟鑫旺在报告中写道:
“机构需要就资金去向给公众一个交代。
比如需要细化每一笔钱的去向,并且有相关证明。虽然其中的过程会非常繁琐,但是对于提高透明度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比如项目财务得进一步透明,‘助力翱翔’方面有相关的审计报告,但只有对某一项具体数额的统计,缺乏对每个活动每一项该花多少钱的合理性评估。实际财务具体如何,还是需要更专业的机构参与审查。
还有工资公示,向公众公示机构人员每月/年的工资情况。这更多的是表达其合理性(比如解释为什么工资高),直面公众的疑问(相信很多人会对这块有想法)
……”
面对这种较真的态度,协会方面也没有避讳,他们主动提供相关资料,希望从中寻求建议。
因为双方都清楚:
如果这些问题一直不被提出,一直得不到解决,那么捐赠人可能会逐渐失去对机构的信任。
最终伤害的是那些原本有机会改变命运的孩子,因为到了高中阶段,很多家长会因为贫困让孩子放弃读书。
一旦信任崩塌,重建会更加困难。
就像公益真探程冉所说,“不理解会产生更多误解,误解则会带来伤害。”
公益真探的作用就是在监督中发现问题,并提供解决问题的建议。
危机显现的阶段,唯有让公众了解更多,大家才会理解更多,这份宝贵的信任才能得以维系。

03

他们守护的是“公益”本身
公益真探的云南之行,除了“助力翱翔”,还有两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公益项目。
一个是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在云南发起的 「抗战老兵关怀计划」,主要关注受战争影响的个体或群体。
公益真探探访了寻甸县和昆明市内的两位老兵,采访他们家属,看善款如何被落实,看那些因为各种原因无法获得身份认同的老人如何被尊敬。
公益真探钟鑫旺提到一个细节:一位老兵被授予“抗日英雄”绶带后,竟连续戴了几天都不舍得摘下。
他在采访家属后才知道,老人最大的需求就是被社会认可。所以公益组织除了提供物质帮助,还花了很多心思去抚慰他们的精神。
还有昆明市呈贡区云加益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当地落地的云加益医务社工站项目,已和昆明多家三甲医院建联,主要给大病、危重病(例如白血病)的患者们提供医务社工服务。
公益真探们去到云加益在昆明市儿童医院(前兴院区)的常驻社工点,还参加了志愿者组织的患者康乐活动。
活动中,公益真探程冉发现,很多短期治疗的孩子往往有家长陪同,反而是长期住院治疗的孩子没有人陪同。
志愿者解释说,这些家长身心俱疲,下午参加活动是他们为数不多的可以专心休息的时间。
如果这些细节被更多人看到,相信捐赠人会更加安心、更受鼓舞。
其实公益真探做的工作,就是在保护“公益”本身。
类似的细节还有很多很多,还有更多公益真探已经在“发现”的路上。
2022~2023年,已有186名公益真探出发,走访了25个省份55座城市的121个项目,他们“探”的就是一个“真实”:
所谓探查,不是去项目地打个卡,而是不讳言、不避谈,把有助于公益项目运作的问题摆上台面。
求真的过程中,他们跳出了原有的视角,在问题中不断思考,替各方表达心声,拓宽了自己对公益的认知。
在探访老兵时,公益真探程冉甚至反思到:
“这一趟行程的花销可能比给到老兵的补贴还要多,以后是否能有更高效方式达到监督一个公益项目的效果?”
公益真探楚静怡事后总结说:
“一开始我只是执拗地想了解每个决策的有效性,这些对老兵礼节性的慰问,康乐活动主导的医疗社工,看似靠谱的金钱助学,真的是ta们最想要的吗?
后来发现这次探访给了我一个摸清公益这件事的机会,这才是最难得的。”
这种成长的确是难得的,而能够真正具备专业公益知识、拥有监督能力的公益真探更是社会大众需要的。
2023年,腾讯公益联合恩派公益再次发起了“公益真探计划”,面向全社会招募关注公益的捐赠人,深入近30个公益项目地体验、观察、参与,记录真实的公益进展,评估真切的公益价值。
招募已于昨天(8月22日)结束,据说今年报名超级火爆!没有报上名的朋友也可以扫下方二维码查看,了解上百家公益机构参与的2023腾讯秋季场透明公益行动。
透明公益的道路上,我们都是推动者,我们都是“公益真探”!
(大家可根据下图提示扫码领取工具包,实时获取机构招募信息,提交探行报告)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