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元旦起,我看了三百多部女性主题的电影,起初想的是,看电影比读书需要的时间更短、更容易引发共鸣,所以推荐电影比推荐书籍更有可能达成目的(事实确实如此)。
  我会尽可能地筛选导演、编剧、原著作者及主角都是女人的电影(偶有例外),通过将这些女性视角的作品与我以前看过的一千多部男性视角的影视作品进行对照,我慢慢地对于母职、女性自我成长等话题有了更多的认识,结合自己读过的社会学论文以及心理咨询实践,慢慢越来越理解了一个事实:
  在现代社会,“小家庭”与“大社会”之间缺少缓冲,以原子家庭为基础的社会组织模式存在根本性的问题,这是造成许多亲子问题以及个体内心冲突的主要原因。
  具体来说,小家庭中的中青年(尤其是女人)被迫同时承担保洁、保姆、厨师、心理咨询师、教师、医生、护工(如果家中老人需要被照顾)、挣钱养家者等多种角色,这导致了“做我自己”与“做个好人/好家长/好孩子”之间的必然冲突,结果人们越忙越无法经营自己的交际圈,越缺少社会支持越是恨不得让自己长出三头六臂,特别的,女人在婚后与自己的原生家庭交际圈割裂,生育后又容易与自己的工作圈产生隔阂,到中年时往往会发现自己除了丈夫之外不拥有任何有质量的人际支持——而多数丈夫不拥有在情感上支持女人的能力。
  相对来说,传统社会的大家庭虽然也存在对女性深重的剥削与压迫(特别体现人不拥有人身自由与工作权上),但一个大家庭中的女性之间拥有更好的合作,在育儿、养老等事情上,女性的相对压力反而不比现代女性更大。
  由此启发,我想到了“新式大家庭”的想法,或者叫“开放式社区”。在这样的小社区中,每个人都有独立空间,保姆、厨师、出外挣钱者、心理咨询师等不同角色由不同的人承担,影响每个人发展自我的“琐事”会相对少许多,亲子矛盾也会弱许多。
  一个参考案例是,自传体小说《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展现了一个女孩的成长,女孩的母亲在任何意义上都不算一个“足够好的母亲”,但是因为拥有好几位不同年龄的爱她的好朋友,让她在每次难过时都有处倾诉,遇到危机时都有路可退,最终她的人生路其实颇为顺畅:26岁就出版了这本畅销书,之后也一直佳作不断。

社区组织形式

  理想的社区是分布式结构,或者说,松散、开放的非血缘大家庭
  在这个小社区里,不用每一个人都相信所有人,但每一个人都可以找到超过3个可以互相信任的好朋友。
  具体来说,任何人都可以尝试组建独属于自己的社交网络,并通过线上线下的结合使自己的“圈子”更有质量,沟通到一定程度之后,便可以考虑建立真实的线下社区:共同选择一片生活区域,在那片区域内,各人自行租住或购买房屋,可以选择独居,可以与非伴侣的好朋友同居,也可以选择与男性或女性伴侣同居,可以生育,也可以不生,不管怎样,大家在任何事情上都可以互帮互助,到老了也依旧可以互相扶持。几十年后,每当有人死去,别人可以为这个人办一场小型的、但是很有爱、很温暖的葬礼,这葬礼会与传统葬礼非常不一样。
  我们用“爱”留住所有人(不论性别与年龄),不拒绝任何人离开,永远离开也没关系,但欢迎随时回来,长住或短住都欢迎。

个人权益

  以私有制为前提,尊重一切私有财产,不强迫任何人奉献,一切合作形式是否涉及金钱要由当事人自行协商。
  使用金钱结算是一种便利的方式。但在操作时,人们会发现许多事情确实只需要“找合适的人合作”就好,通过合作可能是多方受益的。比如,行动能力弱的老人与小朋友都需要陪伴,如果让老人与小孩相伴,老人可以传授小朋友知识、提供情感支持,小朋友也可以帮老人做许多力所能及的事情。

育儿

  我一定程度上认同“反婚”,但我不认同“反育”,在我看来,“反育”某种意义上是反对我们(women)的天性的——许多女人(以及一些男人)是发自内心的喜欢小朋友,被我们爱大的小朋友会是我们的同盟,也是继承我们衣钵、帮助我们一起将世界建设得更加美好的重要力量。
  对于我自己来说,我一直没有彻底放弃生育或抱养孩子的想法。但我会做好充分的准备。这准备包括两个方面:(1)物质资料,这不需要解释;(2)人际圈子——我打算在身边物理距离很近的地方聚集起至少6个很好的朋友,这样的话,未来我的孩子至少会拥有7个妈妈,即使我们各自都不太拥有自己的时间,但平均每人每周只用抽出一天来带娃的话,大家压力都不会很大,另外,如果我将孩子交付给某个朋友,我就会彻底信任她,如果出了任何意外,我会自己承担后果,而不追究朋友的责任(一方面,如果是我一开始信错了人,我该反思自己错信的原因在哪里,另外,如果后果已经形成,指责于事无补,不如好好地解决问题。)
  这样做的好处是,我不需要与我的孩子形成“病态依恋”关系,孩子不是离了我就活不了,她完全可以喜欢另一个养母胜过我,我也不用感到嫉妒、不用为孩子的任何不完美而焦虑,因为我同样拥有来自一群朋友的爱,我不是孤独的。
  泛泛地说,当社区足够大,自然会有老人、自由职业者、偶尔休息的人、喜欢小孩的人、有教育学、心理学及各种专业技能的人,儿童教育可以在社区内解决,白天托管的事情也只需要提前协商就好,需要出门工作的母亲们可以不用发愁接送孩子上学、放学的事情。

养老

  如果存在优质的社区养老基础,小朋友就可以在一开始明确知晓自己不是母亲的养老工具,自己的未来是自由的,想留在社区也是被欢迎的,想离开也是没有负担的,母亲没有自己也会很幸福。
  每个人都会害怕自己年老失能后成为别人的负担,许多人都多多少少思考过“什么时候放弃治疗/是否需要插管/是否需要安乐”等话题。
  在法国电影《最后一课》(La dernière leçon, 2015)中,女主角Madeleine以肢体行动能力作为自己是否失能的标准,在意识清醒、身体肌肉控制能力退行至一定水平之后选择了安乐死。
  在我看来,如果我们充分意识到“说话”、“陪伴”本身就可以成为价值,那么,只要神志清醒,即使是瘫痪在床的人也可以为社区甚至为更大的社会提供巨大的价值,这时都算不是彻底的“失能”,都可以让自己创造出来的价值足够支付护理费用。
  只有少数人在死前很久就已经丧失思维能力,但任何人都可能成为这样的“少数人”(比如遭遇车祸成为植物人)。对此,我想,任何人都可以在年轻时就开始制订并完善这样的计划/遗嘱,即,当自己思维能力退化到一定程度,可以考虑自行或请亲密的家人/朋友策划一场体面而美好的告别。
  我还想强调的是,“女性社区”绝不等同于“养老社区”——养老社区是纯粹消耗性的,大家都在等死(至少刻板印象是这个样子),但是,在我理想的女性社区里,因为每个人都感受到安全、有归属、有创作伙伴或创业伙伴,所以我们是可以更有创造力、比单打独斗或是与男人合作时更有能力创造物质财富与有质量的新一代人类的。

当下进展

  我因为个人原因会在合肥住若干年,再往后是否搬迁大概取决于我自己所在的社区的发展。我相信,随着我本人所在的“大家庭”或者“小社区”发展壮大,整体经济能力转好,我们某天一起搬家的难度也不会太高,毕竟,“家”的核心是“相爱的一群人”,而不是某一个地方。
  线上互相社群是一切的起始形式。我们练习在这个群里进行友善沟通与情感支持,并慢慢鼓励群友更多地进行私人的视频、音频聊天,让小群真正地生长出“关系网”来,让曾经被认为是“弱关系”的“网友关系”慢慢变成强关系。
  我鼓励朋友们在已经有过多次视频交流的前提下将线上关系逐步转为线下关系(完全自主自愿,我不干涉,只为任何向我寻求帮助的人提供情感支持)。根据反馈,目前已有一些朋友做出不同程度的尝试并取得进展。
  已经陆续有几个朋友提出想要在毕业之后来合肥工作,或是在手里的工作结束之后想要搬来合肥重找工作或是创业,同时,我也在做免费心理扶助的过程中认识了许多需要“暂时的避风港”的女孩。
  因为一系列的机缘,我在群里群外募集到了一点钱,在我家附近租了一个两室一厅,供任何暂时缺钱或是缺情感支持的女孩休憩身体与心灵(同一时间容纳人数为2-4人)。目前有两个女孩入住,每个人的逗留时间各不相同。我期待未来每一位想要过来长住或短住的女孩都可以先与准室友们在见面之前有过超过三次视频交流,确保这个小小的“安全屋”里的氛围一直都是融洽、美好的。
  我在鼓励所有与我交流的女孩多多提笔写作、多与更多女孩建立联结、多去追梦。具体来说,我期待姐妹们可以更多地用业余时间写自传或是任何题材的作品(目前我与一个女孩正在写半自传体的小说《当我到了你的年纪》)。我们的世界还需要更多女性的声音。
  不用害怕自己写得不够好或是“太私人”,许多时候,个人的正是最普遍的,每当讲出自己的真实感受,都一定会鼓舞到与自己感受类似的人——我的一些朋友已经感受到了,即使是只有几十人的小群体中也存在多样性,每个人都会感觉自己与某几个人天然地更亲近,与另外一些人之间则有难以消除的隔膜。不存在“让所有人都感到特别亲近的人”,也不存在“能让所有人都有共鸣的文字”,但是,如果每个不被许多人看见、不被许多人重视的人都开始用自己的语言讲话,那么,这世界上将有更多的角落照到阳光。
  我们讲话不仅是为了让自己被看见(当然,服务自己肯定是重要的),也是为了让更多的同类被看见——“利人”与“利己”是可以统一的。
P.S. 题图来自电影《安东尼娅家族》(Antonia, 1995)。

扫码就可以加我微信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