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艾思科蓝(ID:aischolar)
“状元办厂天下先,经世致用何其难。”
清末有一位状元,“新官上任”后创办大生纱厂、师范学校、博物苑,当年清帝的退位诏书也是他起草的。南京政府成立后,他担任实业总长。但在面对民族危机之时,他又毅然弃官还乡,艰难创业,实业兴邦。
这位状元就是张謇,他也被称为“状元实业家”。他主张“实业救国”,一生创办了20多家企业,370多所学校。其中一所,便是如今东华大学的前身。
謇创校,
新中国第一所纺织高等学府
1912年,张謇创办了中国第一所纺织专业学校——南通纺织染传习所,这是中国最早的独立设置的纺织高等学府,开创了中国纺织高等教育的先河。后来又经历了南通纺织学校、南通纺织专门学校、南通纺织大学、南通学院纺织科等阶段,先后培养了大量纺织界技术人才,也被称为“中国纺织工程师的摇篮”。
新中国成立后,当时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纺织工业正值加速发展之际,需要大量技术人才,但旧的纺织教育已经无法肩负这一重任。
因此,「华东纺织工学院」在1951年诞生了,这是当时中国规模最大、理工结合的一所纺织高等学府,也是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纺织高等学府(注意!是“新中国”)。
华东纺织工学院创建前后共并入了13所纺织院校、系科,南通学院纺织科就是其中之一当时南通学院纺织科培养的一大批纺织领域的专家学者也一同进入了华东纺织工学院工作。
其中就包括我国化纤专业学科创始人之一方柏容,成功首创纺织高校应用化学研究室、在全国纺织行业中率先开展助剂、透湿涂层和感光材料研究的周竑......
由一大批纺织学院合并而成的华东纺织工学院可以说是“强强联合”了,更是在1985年改名“国字号”——中国纺织大学。但这个“国字号”校名却仅用了14年,1999年更名为东华大学并沿用至今。
图源:东华大学官网-历史沿革
当年放弃响当当的“国字号”校名让很多人不理解,现在还有网友直言“怀念曾经的中国纺织大学,改名后的东华失去了特色......”
据了解,当年改名一是为了学校往“综合型大学”发展则是顺应时代。当时中纺大备选了10个校名,从中选了三个提交给教育部:华东大学、东华大学、浦江大学,最后,教育部批准了东华大学。
图源:东华大学官网-历史沿革
但无论是东华大学也好,中国纺织大学也好,纺织工程、纺织材料、服装设计等专业仍是这所大学的“立校之本”和“强校之基”。
1
老大还是老大,

校内拥有纺织博物馆
改名后,东华大学的校名不如当初响亮,但他的“织心”从未改变,毕竟这可是一所校内拥有纺织史博物馆的高校!
东华大学纺织史博物馆记录了中国纺织史,展出有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一件素纱单衣,仅重49克,宋代的织锦、南京云锦等宫廷精品。现在已和原东华大学服饰博物馆合并建成上海纺织服饰博物馆。
作为东华大学的王牌专业,纺织科学与工程先后两次入选双一流学科名单;在教育部组织到目前为止的四次全国学科评估中,获评A+位列同类学科全国第一;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六年蝉联第一
图源:软科
在师资团队和平台资源上,东华的纺织科学与工程整体实力也处于国内乃至国际同类学科的先进水平;还走出了俞建勇院士、徐卫林院士、顾伯洪、丁彩玲等一大批优秀毕业生,成为中国和世界纺织领域的中流砥柱!
图源:高绩
在学科发展上,以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为主体,纺织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设计学等三个优势特色学科为对应学科,同时辐射带动控制、机械、环境、化学、管理等相关学科,着力发展“新型纤维材料”“先进纺织智能制造技术”“服装科技与时尚设计”等涵盖纺织全产业链的六大学科领域。
在科研转化上,大批科研成果广泛应用于生物医疗、航天航空、国防军事、环境保护等领域。2021年神舟十二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上太空,都有东华的标志性科研成果助力,比如无毒轻质内层防护材料、舱外航天服实验用暖体假人系统、舱外航天服防护外层材料航天员服装研发及设计等等。
当年的张謇先生是在“实业救国”,如今的东华是在“纺织强国”,但东华能拿出手学科已经不仅是纺织......
服装设计界,
“南东华,北北服”
东华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在教育部学科评估、2022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都位列第一。在服装设计界一直有“南东华,北北服”的美称。
图源:软科
近年来,东华集中优势资源努力打造上海乃至中国和世界的时尚策源地,为上海时尚之都建设贡献了“东华力量”和“东华智慧”。东华学子的作品先后登上各类国际舞台,科技旗袍亮相英国爱丁堡艺术节、非遗传承亮相进博会、海派设计献礼国庆70周年、连续举办近20届环东华时尚周……
会“飞”的东奥火炬

出自东华
旋转上升,犹如丝带舞动飘逸,化作顶端的熊熊火焰……2022年北京冬奥火炬“飞扬”一经亮相,就吸睛无数。
火炬外飘带灵动且优美,但由于它是变径、变曲率的,上下不一般粗,曲面厚薄也不一致,传统制造工艺无法实现。为此,东华大学独家研制、世界首创出大尺寸异性结构件三维高精度球面立体编织机,它总共有576个编织锭子,可编织最大截面500*500毫米,是世界上功能最强、编制尺寸最大的三维球面立体编织机。
除此之外,东华科研团队研制的“航天级高纯粘胶基碳纤维”、“功能化系列共聚酯纤维”、“仿鹅绒结构高保暖絮片”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研发了国际首套干法聚酰亚胺纤维生产设备;制备的柔性陶瓷纳米纤维气凝胶为世界首创。
由东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历时前后8年编纂完成的《中国纺织通史》,作为我国首部全面论述原始手工生产到当代动力机器生产的纺织业发展通史,完整、全面地研究、梳理了其在我国七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填补了空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东华大学研究团队历经15年组织撰写的史料巨著——《敦煌丝绸艺术全集》面世发布,填补了敦煌学在丝绸研究方面的空白。
在碳纤维、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等领域,以及在攻克国产大飞机C919/C929、复兴号高铁、先进柔性电子等大国制造相关领域的关键问题中,也都有东华“技术”和东华人的身影。
东华或许不如“国字号”校名响亮,但从立志“织漂染练,衣被天下,惠泽众生”到服务“天宫”“天舟”“北斗”“天通”“嫦娥”……东华大学一直在用行动和成果证明自身的实力!
未来已来,相信东华大学将继续朝着实现“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有特色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坚定前行。
参考素材:
1.东华大学官网-学校简介、历史沿革
2.百度百科-东华大学、张謇
3.软科荐校《曾用名,中国纺织大学》
4.东华大学本科招生《全球首创、国际首个!这9大“突破性”成果,都来自东华大学,填补空白!》
5.光明网《东华校园又添“新地标”师生穿越时空对话张謇》
6.学习在临港《上海曾经唯一的“国字头”大学——中国纺织大学》
第一时间获取学术圈动态、掌握实时科研干货
只需点击下方公众号名片“设个星标”↓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