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2023年8月17日)在本号头条发了个广告,大概题目或内容太劲爆?第二天就被系统和谐了。哎,和谐就和谐吧,怪不了我
。为了支撑头条文章,我写了篇《
再说说医药股的逻辑》,继续看好医药股。
可是8月18日周五,医药股非常疲软,大盘先涨后跌更是出我意料。因为我觉得这里或许应该有个反弹?可是居然8月17日开始的反弹在18日上午就结束了,上证、深成、创业板均破位下跌,科创50由于17日反弹较大,18日高开低走还是比上一日高。不过总体来看,这个反弹对于大部分股票是虚假的,也就是以后还会有新低。
我继续看好医药股,因为在我看来,医药是刚需,而且是需求越来越大的刚需。
因为老龄化,因为人们普遍的身体素质在下降。尤其是经济不好,心情不好,导致身体不好,不多吃药怎么行?像我这种逆境中的乐天派其实很少,除了颈部结节肺部小斑前列腺略肥大脂肪肝近视眼轻微白内障两眼散光偶尔高血压局部静脉曲张小腿肌肉更容易拉伤膝盖略不承重也没别的病了,哈哈哈哈!~
回到股票,老夫最重仓的是银行股。8月18日收盘以后居然传来对银行股的重磅利好!

因为证监会在其官网上发布了7000字长文,里面有以下内容:
二是强化分红导向,推动提升上市公司特别是大市值公司分红的稳定性、持续增长性和可预期性。……加强对低分红公司的信息披露约束等方式,让投资者更早、更多分享上市公司业绩红利。
三是修订股份回购制度规则,放宽相关回购条件……
五是……研究对于破发或破净的上市公司和行业,适当限制其融资活动,要求其提出改善市值的方案。
第二、五条对银行股是利好吧?银行股的分红多稳,股利都超过银行利息了,何况很多市净率都TM低于0.4,嚎叫着又要纷纷融资。好吧,融资?先把股价拉到净资产以上再说!
第二条,管理层的意思是对高分红股票青眼有加,包括银行和煤炭等,这是不是一种暗示?

而第三条,我认为对医药股更有利,因为在再说说医药股的逻辑》我说了,去年和今年医药股回购很多,至少比其他很多行业强得多。难道大老板和鸡精经理们都是傻子?比如葛兰在医药股上已经套死,今年又继续增仓。现在管理层如果继续放宽回购条件,医药企业的回购应该更多,而其他行业也会增加,但多少就难说了。回购股票才是对本公司真金白银的看好,医药股这方面是最近两年最出色的。
好了不多说了。说说大盘。8月17日一个小反弹,第二天就高开高走,然后破位跌得更凶,恐怕……
主要原因当然是经济前景方面。实体经济……哎,道路是曲折的,仍然处于下降通道。或许,请注意是或许,到明年下半年,下降通道才有可能转为上升。
最近《学习时报》8月16日刊发了《厘清扩大内需的八个认知误区》,说“全民发钱不可行”。理由主要有二:一是我国人口有14亿,每人发1000块,就是1.4万亿,这给财政造成了巨大了的压力,二是国家发了钱,我国居民更倾向于把钱存起来而不是去消费。
这事儿我就奇怪了。对于第一点,据统计美国自疫情以来,一共给美国人发放了4.03万亿美元,人均一万多,还是美元。这几年美元还升值了,美国怎么做到的?
至于第二点,看起来我国存款很多,人均9.5万,但80%的存款在2%的人手里,其实现在很多人家里余钱不多。郎咸平说我国有5.6亿人没有银行存款,占中国总人口的40%。此时给个几千几万的绝对是巨款,可以让绝大多数人(暂时)安心并刺激消费,对缓解社会债务问题 也有好处,是不是?
对于富豪来说,给他一万根本不算个事,但对于穷人来说绝对不一样,经济学里不也有“边际效应”吗?微观经济学的基础理论,难道这个理论错了?

我觉得可能管理层还是担心对通胀、人民币汇率形成巨大冲击。但我在《怎么应对其他国家抛售人民币?
》中说过,如果汇率迟早守不住,还不如让全民普惠,然后把汇率退守到一个可以中长期防守的区域,给自己留几年时间解决深层次问题。

所以我有点搞不懂,还得加强学习,一切以《学习时报》为准,谢谢。
说到汇率压力,最近有个问题,就是我国的外储大约有(7月末3.2万亿美元,但是净外储可能不足5000亿了,而且我国企业的美元债违约情况 越来越严重:
2021年,中资美元债违约金额244.78亿美元,其中房企违约占比90%。
2022年,中资美元债违约金额486.98亿美元,其中房企违约占比超过90%。
2023年,中资房企美元债到期规模约为770亿美元,最终有多少会违约呢?
可能仍然是90%左右吧。
这上千亿美元的债务最终由谁来还?还不了怎么办?地产的美元债基本由大银行担保,大银行还不还?怎么还?
汇率有压力,好像银行股的巨大利空又来了?
放心,银行仅仅是担保,还不还还是两说,至少扯个几年皮没问题。因为这不是哪一家银行的问题,这是国与国的问题。
而且就算某些银行在国外遭受了损失,也可以在国内房企身上找回来,先把最厚的一块肉割走,别人能怎么办?找不回来还有信托来垫背,总之有国家撑腰的银行,问题没那么大。难不成银行股跌成狗让外资进来捡便宜?银行的拨备率很高,已经很低了行吧。
好了不多说了,今天先写到这儿。对于股市的整体看法:
大国经济已经走到了一个深刻的分水岭,过去大部分高估的公司,貌似时髦的行业,可能还会大幅下跌。而过去长期不受市场待见、估值很低的企业和行业,迟早将承载海量货币的重击。
关注本号,阅读往期精彩文章:

关注本号,阅读本号精彩文章。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