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打算结婚了,但想要个孩子。”
最近,年近四十的单身闺蜜告诉我,她打算将来去做试管婴儿,“与其期待别人,不如全靠我自己来生养孩子,省得那些纠葛和麻烦。”
闻言,我并不感到惊讶。关于单身生育的讨论,这几年已经如火如荼。目前许多中青年还在为生存压力疲于奔命,年轻人反而开始躺平,“不婚不育保平安”之类的段子也听了不少。
但一小部分女性却悄悄选择了“单身生育”。
闺蜜说,“为什么我不能建立只有我和孩子的家庭?”
即使是在全社会都在“催生”的今天,选择不婚生育的妈妈们,依然算得上是吃螃蟹的勇士。
首当其冲的问题,就是钱。
第一笔钱,来自于“生”。对于非自然受孕,主动选择不婚生育的单身女性,做试管婴儿是唯一的途径。但目前,国内的公立医院并不接受单身女性购买精子进行试管助孕,非得在国内做的话,只能去寻找一些相对隐蔽的私人机构。所以,去国外做试管便成了优先选择。不少国家选择允许单身女性购买精子,助孕程序也较为成熟,比如美国、泰国、俄罗斯。整套流程下来,费用大约在十几万到几十万不等。
那些非自然受孕的妈妈,更符合我们对“单身女强人”的想象:物质条件丰富、能力强、有决心。想要孩子?压根不用靠男人,老娘有钱有闲,自己也能生娃养娃。
但并非所有选择这条路的女性都能那么泰然自若。更多不婚妈妈们的选择,多少有些被动,甚至迫不得已:她们经历了自然受孕,却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和孩子生父步入婚姻,最终独自踏上了养娃之路。
第二笔钱,就来自于养。那么,养大一个孩子需要多少钱呢?据《中国生育成本报告2022版》给出的数据,孩子成年以前每个家庭需要花费的平均生育成本为48.5万元,其中城镇家庭约63万,农村家庭约30万。在一二线城市,这个数目更是成倍的增长。不婚养娃,就意味着母亲要有独自负担大部分养育成本的心理准备。
除了钱,政策与环境也是很现实的问题。目前在生育率逐渐降低的大环境下,对于单身生育的政策正在逐渐放松。比如今年年初,四川卫健委颁布的《四川省生育登记管理办法》中,对生育登记流程做出了新的明文规定,结婚证不再是必须的生育登记材料。
(《四川省生育登记服务管理办法》将“夫妻应当在生育前进行生育登记”更改为“凡生育子女的公民,均应办理生育登记”,来自四川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
但是,几条政策变了,并不意味着大环境改变了。
“一开始说我不符合生育政策死活不给报生育险,投诉几次之后报了,但是真的好少啊!”
“单身生育津贴领到了,虽然只有98天,总比没有好。”
从生育登记、上户口,到生育补贴、生育险、产假,和生育相关的每一个步骤,不婚妈妈们都走得格外艰辛。
解决了钱和孩子上户口的大问题,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在养育孩子的每时每刻,不婚妈妈们有可能受到社会舆论的质疑和诘问。
“不结婚生孩子单亲家庭就更多了,单亲家庭的孩子心理健康会正常吗?”
“不婚生孩子就是精致利己主义,再有钱也不能剥夺孩子的权利。”
“取消结婚生子的限制就是降低了道德底线!”
“恭喜你的孩子一生下来就没爹。”
“女性都去父留子?那太好了。我就可以随处播种不负责任啦。”
别吃惊,上面这些都是我在互联网上看到的关于“单身生育”的真实言论。似乎每个人都在指着不婚妈妈们的鼻子责问:你为什么不给孩子一个父亲?
消极的言论也并不仅仅来自于男性。一位有不少粉丝的女视频博主称:“单身生育只会让你的爸妈围着孩子转,在退休的年龄还不能休息,领着个没爸爸的孩子接受别人的指指点点”“孩子这一辈子都会陷入父爱缺失的痛苦,为了弥补这种缺失,他一定会想方设法地找爸爸。说不定跟你的母子关系就破裂了”点进主页,我发现这位女博主和丈夫育有两个儿子,生活美满。
只是,不知道某些反对者能否意识到,恐怕正是他们这种“爹味”厚重的态度,才是部分女性宁可顶着重重困难、也要“抛弃”孩子父亲的重要原因。
不可否认,生育是女性独一无二的能力。但讽刺的是,妈妈们并没有因为这一能力提升家庭和社会价值,反而经常受到全方位的惩罚:从身体健康、到外貌、到家庭关系、到社会地位。她们习惯性地被绑定在“母亲”和“妻子”这一社会属性上。
(《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
但是,母亲应该是什么样子、应该做到什么事情呢?很多人认为,母亲应该天生的具有“无私性”,应该为家庭牺牲,而这种牺牲往往被认为是理所应当的、值得“赞美”的。
在这种“赞美牺牲”的氛围下,“丧偶式婚姻”的现象层出不穷。丈夫作为最亲近的人,却常常成为最大的失望源头。除了和丈夫本人的拉扯,妈妈们还不得不应对和丈夫有关的家庭关系,比如婆媳关系的处理、隔代养育的矛盾。而在各类让人心累的拉扯中保持平衡、维护家庭的正常运转,也慢慢成为了母职的一部分。
听上去就很令人心累啊!
难怪一些和孩子生父关系破裂的单身妈妈表示:“我不需要一个对我不好的人当我孩子的父亲”“要一个做事做人不靠谱的爹不如不要”。或许,她们只是预见了可能的婚姻陷阱,所以宁愿放弃期待、选择逃离。
当然,单身生育的道路并非适合所有人。没有充分的经济和家庭的支持,没有做好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准备,贸然踏上这条道路要冒不小的风险。
但也正因如此,在目前大多数年轻人为着生计疲于奔命的情况下,会有多少年轻女性因为“被洗脑”、“一时冲动”而去选择单身养娃呢?
毕竟,谁都明白,生养孩子,可不是什么“说走就走的旅行”,或者双十一的冲动消费。有多少人愿意挑战所谓人生的“困难模式”?这条道路在国内注定是小众的。
目前在公众视野中现身说法的不婚妈妈们,之所以绝大部分都是正面例子,正是因为她们往往比一般婚生妈妈考虑的更多、更谨慎。
有一种声音,他们说为单身生育提供政策和环境上的支撑、支持不婚妈妈和孩子们享受和婚生相同的权利,是助长小三靠私生子上位的风气,会让原配妈妈的处境变得更加艰难。
一开始看到这种说法,我非常不认同。
非婚生子什么时候等于私生子了?女性生育权的议题为何会和所谓“小三”的问题混在一起?出轨的错误为何要让毫不相干的女性用生育权买单?
可深入了解下来我才意识到,这其实折射的是另一层面的焦虑:逐渐步入中年的女性们面临婚姻破裂时的绝望和无措。
对于传统的相夫教子的女性们来说,丈夫出轨是晴天霹雳,出轨并有了私生子相当于天塌了,这时候,孩子往往是最大的筹码,是原配身份最有力的支撑。
说到底,这是一类生存方式的女性对于另外一类的质问:你明明没有家庭,却可以随意的生下孩子,你的孩子和我的孩子还享受相同的权利,这公平吗?
(《坡道上的家》)
只不过,女人何苦为难女人,她们质问错了人,应该被质问的错误的源头,从来就不是单身妈妈这个大群体。
如果单身生育得到了更多的支持,会不会真的出现更多的“小三通过私生子上位”的戏码?我们无法给出答案。
但可以预见的是,如果真的有更多的妻子因为丈夫中年出轨而陷入苦难的泥沼,目睹这一切的女儿们只会更加背离传统婚育的道路,建立和自己的父母辈不同的家庭形式,正如我们现在正在目睹的。
“儿孙自有儿孙福,没了儿孙我享福。”
这些逃离婚育的年轻一代发明的新时代标语,我们都听过。很多人看来,不生孩子才是最自在的。一个人生养孩子,完全是自讨苦吃。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要费那么大劲儿,为什么一定要生?单身妈妈们一样要承担母职,可能还要面临更多的挑战,和传统婚姻家庭又有什么本质区别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也很简单:最大的区别,就是“我做主”的自由啊!
没了父亲,妈妈们就能成为行动的主体。她们想什么时候生就什么时候生,想怎么生就怎么生,想给孩子起什么名字就起什么名字,坐月子也不用看丈夫和婆婆的脸色。她们摆脱了传统家庭和婚姻的要求和约束,可以自主地思考,是否要做一个妈妈,如何做一个妈妈。
换言之,她们生育孩子不是为了别的,是为了自己的人生。
(《瀑布》)
这些不婚妈妈们“抛弃”了孩子父亲,是想抛弃来自婚姻和丈夫的纠葛和烦恼。毕竟,多一个不够靠谱的爹,既不能带来安稳,也不能带来自由。既然如此,还不如自己担下所有,虽辛苦,但心安。
至于为什么非得生?或许是因为喜欢孩子,或许是因为想体验生命的连结,或许是家里有“皇位”需要孩子继承。这都没问题。生育这种权利,行使或者不行使都看个人, 只要是充分考量过的、不伤害他人的选择,都不应该被轻易非议。
最后,希望所有勇敢的妈妈们,无论婚否,都能获得和自己的努力相匹配的幸福。
撰文 阿泉 丨 编辑 慧言 丨 责编 晨希
原创不易,点点分享在看鼓励鼓励我吧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