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植系爆雷的新闻传得可是沸沸扬扬。爆雷新闻的起点是一封自称恒天财富理财经理的自白书,里面写着:“中植系爆雷了,都是高净值客户,单个300万以上的投资有15万人,涉及金额2300亿,单个客户最大投资50多亿。”
于是就有人幸灾乐祸,说,当年P2P收割了一帮屌丝和中产,现在信托收割富豪,苍天没饶过谁!
精算君认为,幸灾乐祸大不可必,还不如冷静分析背后原因,让自己未来也能避坑
所谓“中植系”,可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商业帝国。创始人解直锟在1995年创立了黑龙江中植企业集团,中植集团起步阶段主要聚焦于实业和房地产开发,尤其是地产项目,逐步遍及北京、上海、哈尔滨等多个城市,获得了第一桶金。
2001年中植系开始进入金融业,2002年成立中融信托,2014年开始,中植系以“PE+上市公司”的模式频繁进出上市公司,凭借“定增进入上市公司→上市公司收购中植系关联资产→拉高股价减持套现”的套路,在二级市场搞得风生水起。
这次“中植系”的爆雷新闻,主要起源于它控股或参股4家财富管理公司所代销的信托产品,这四家财富管理公司分别为恒天财富、新湖财富、大唐财富和高晟财富。这些财富管理公司募集的资金,多数都绕道投向房地产市场,甚至市场传闻,不少项目其实就是中植系旗下各家子公司的。
没错,这次爆雷还是跟房地产有关。房地产的爆雷,核心原因还是之前杠杆加太狠,现在去杠杆又太快。
过去20年,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很大程度依赖加杠杆,从zf主导的土地财政再到土地金融(城投公司),再到企业加杠杆,然后是最近10年居民加杠杆,全国宏观微观的资产负债表急速扩张,高价卖地、推高房价,房地产不断吸收天量货币,成为经济发展火车头。
地价、房价相互溢价的时代,这种扩张模式没问题。
举个例子,成都的“宽窄巷子”项目,就是由城投公司成都文旅一手开发的。文旅集团不仅得到了zf大量土地供应和财政补贴,还从银行和债券市场得到了海量资金(zf隐性担保)。“宽窄”项目运作很成功,打造出成都新地标,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旅游消费、就业和税收,最终也就带旺了周边的住宅市场,老百姓都愿意上杠杆买房,进一步推高房价。
如今,土地、房地产互相的溢价时代终结,转入地产降价带动土地降价时代,资产价格急剧缩水,资产负债率大幅攀升。大家想的,是如何把手里不升职的资产卖掉,把不赚钱的经营包袱、业务条线去掉,把承担不起的房贷提前换掉。更没有人愿意继续加杠杆接这些盘,现金流断了自然就爆雷。
对老百姓来讲,上杠杆买的房子,价值缩水但债务没变,买来住的勉强可以接受,只要别跌到资不抵债,但老百姓提前还贷的冲动会越来越强。买来炒的,精算君看到很多少人愿赌服输、亏掉首付折价卖出房子还掉房贷。
房子价值缩水,老百姓还有什么资产能抗压吗?
其实,在多数中国老百姓的金融资产组合里面,我们可以选择的并不多,精算君按风险高低做个简单排序。
1、股票和股权投资,风险收益都是最高
2、非标债券,主要是各种私募基金和信托,资金门槛高,普通人够不上
3、交易所公开发行的公司债券
4、城投债、地方政府债券
5、偏储蓄的保险产品,增额终寿、年金、两全等
6、银行定期存款
7、国债
8、黄金
这8类金融资产里,精算君持有股票、定存和保险。从交易结构本身看,这三类资产直接参与房地产投资的比例不算很高,前者以小博大赚超额收益(今年股市应该有不小机会),后两者属于“稳健固收”。虽然这个组合不一定是最优解,但在当前房地产去杠杆的大背景下,精算君认为还算合理吧
其实,2023年我们看到非常多有意思的市场行为,例如淄博烧烤、贵州村BA和村超,重新崛起的地摊经济,大家有没有思考过它们背后的经济逻辑呢?从而帮助我们在去杠杆年代守住财富?
~以上~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