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跟朋友聊起台北故宫博物院,说到它的三大镇馆之宝,人称“一菜一肉一口锅”——翠玉白菜、东坡肉石和毛公鼎(也有人叫“白菜炖肉”)。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近70万件,其中有无数稀世珍宝,论艺术价值、文化底蕴或精品程度,高于三宝的文物不胜枚举。为什么偏偏选中这三件作为镇馆之宝?
△翠玉白菜
从marketing的角度来说,这其实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做法。
就拿“白菜炖肉”来说。
△肉形石
首先,这个叫法特别“抓人”,提到它脑海里马上就会有画面感,第一印象就很深刻。
其次就是这三件文物几乎没有认知门槛。玉白菜和肉形石没有人会看不懂,鼎的形状也都差不多,所以它们能够被轻易地认出并记住。
△毛公鼎
最后一步就是传播。
“一菜一肉一口锅”,既有记忆点,又能很大程度地保留三个文物的特点,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也不会有很大损耗。最重要的是,它给人一种巨大的反差感,明明是稀奇的宝物,却以寻常之物称呼,人们就会好奇,它们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进而产生一探究竟的兴趣。
这就形成了一个口碑传播的闭环。
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

从文物的角度,这三个物件其实都不太入流,把这三件作为镇馆之宝,其实是在做引流,不是引流去看最高价值的东西,而是引流让人不要去看最高价值的!
台北故宫博物院里那些艺术价值极高的书画类文物都不在官方推荐的参观主题路线中。
比如与王羲之的《兰亭序》并称为“天下三大行书”中的两幅——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和颜真卿真迹《祭侄文稿》,还有被誉为“画中之兰亭”的国宝级文物《富春山居图》后半卷等等。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局部
这对于那些真正喜爱和懂这些文物的人来说绝对是一件好事,因为可以安静地欣赏它们而不被看热闹的人群所打扰。
大家各取所需,不懂的人回家可以说自己看到了镇馆三宝,懂的人回家可以说看了董其昌的字而旁边没有人挤在那里。
△颜真卿《祭侄文稿》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
以此类推,卢浮宫的三大镇馆之宝,其实也未必是博物馆最看重的三件,首先它们都不是法国人的作品,其次就是他们都是因为有故事性而出名的,所以吸引普罗大众去看这三样,留一点点清净给有自己想法的人,皆大欢喜。
往期精选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