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全球科创观察”
引领产业发展,助力中国创新
《创新在中国》系列活动由北京金融科技研究院联合北京清芬新金融研究院主办,旨在打造一个让更多优秀的中国创新企业充分展示的平台,获得业务发展的机会、加强行业交流,形成更有利于对行业和产业发展的支持政策与有效监督。“《创新在中国》之走近专精特新企业”专题系列对话活动即将启动,此系列将聚焦专精特新企业发展问题,持续开展多元对话,活动将采用专题讲座、圆桌对话、会议讨论等丰富形式,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展示舞台和交流平台。
本期嘉宾
张弓
北京佳格天地科技有限公司
创始人兼CEO
北京佳格天地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企业,通过卫星遥感、气象、物联网等多元时空数据,结合领先的人工智能算法,公司为农业生产经营、乡村数字治理以及农业金融服务提供全产业链的数据应用支持,提高农业农村生产管理的数字化水平,从而助力数字乡村建设,推动乡村振兴的发展。
先导片一睹为快
↓↓↓
点击文章左下角“阅读原文”,观看本期节目完整版
主持人:请您分享一下怎么开始创业的?
张弓
我以前在美国做的是通过空间技术去做农业生态以及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通过把全世界不同的卫星整合到一个数据平台上,用数据平台做全球的监测。当时看到有一些公司用同样的技术服务美国的农业,包括农业产业链上的企业。研究所正好在硅谷,我发现技术的研发者,同时也有可能变成技术的应用者,意味着我做的东西是有直接的商业回馈,而且商业回馈会根据需求加速研发的进展,我觉得这个事让我特别兴奋。如果能尽快的把研究成果推到市场端,有了商业需求以后,就能做到快速的循环。正因为看到从技术到应用端快速转变的模式,我就想自己去试一下。
主持人:您是做图像遥感方面的研究吗?
张弓
是的。当时做的工作多是看全世界有多少棵树能吸收二氧化碳。全世界有多少粮食、作物,这些就是我们当时要解决的问题,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卫星,以更高的视角来看地球。
主持人:您怎么想到把这个技术用于农业?
张弓
有两个原因,第一个是跟研究的方向有关系,我们更关注的是地表上的植物,这里面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当时要解决的是非洲区域哪些地方适合种粮食、哪些地方更适合作为森林。
第二部分偏于使命层面。我就想如果能在农业层面解决问题,看起来非常有价值,因为这其实是解决人类根本需求。一开始我们是想在全世界做的,最后发现因为文化或其他的原因,落地存在困难。比如说在美国,我能够很好的跟一个工程师对话,但很难去跟美国的农民对话。但在中国,我花了几个月时间去做中国当地的调查,看到有巨大的变化在发生,中国正在从小农经济向机械化、科技化、适度规模化的方向发展。在中国有这样的机会,能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帮助中国农业实现现代化,对我们来说是机会赋予的使命,这两个结合,让我们觉得应该回到中国来做这件事。
主持人:您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农业对科技的需求,特别是佳格能提供的服务都有什么吗?
张弓
首先从最底层的角度,家国天下最底层的就是家,国外农业的主要形式也是家庭牧场,跟工厂不太一样。
在中国,以前说是小农经济,一家一户来种地。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农村在逐渐的做生产的机械化。乡村振兴很重要的是要让他们适度扩大规模,但扩大规模以后的问题是原来小农经济解决不了的。在中国种地和收割时,会请外面的收割队伍来收割,大家需要有基础的数据标准,我们的软件是把区域算出来,就可以进行计价。深层次是中国从小农经济向规模化经济的转变,而且这个转变挺困难的,比如说地块破碎。美国是一块的大农场,一块1,000亩,甚至更大的都有,而中国的1,000亩可能是1,000块。从小农经济向规模化转变的时候,第一是需要有规模化的工业基础,得有农机,这是中国的强项。有了基础以后,还有小地块的问题,得通过数字化的方式,用电子地图把小地块在虚拟数字地图里变成一整块的规模化管理。同样的事在美国可能干不了,因为美国农村没信号。在中国有比较强大的工业化基础,同时也有强大的信息化基础建设,结合才能让数字农业和家庭具有管理适度规模土地的能力。
国家层面,我们也服务国家相关的农业管理部门,他们需要包括粮食种植和其他种植相关的数据支持。我们国家强调发展和安全并重。最好的方式是有相关的数据支撑,通过卫星,就看中国的耕地对应种的是什么。数字化核心是推进整个生产过程的高效化,这是建立在工业化基础和对应的信息化基础层面。
主持人:请问佳格的服务会对农业生产方面提出具体建议吗?
张弓
会的,这就叫生产管理。我们公司的口号叫“从看天吃饭到知天而做”,我们经常说农业是看天吃饭的行业,受外界环境影响很大,而且各个地方的场景也不太一样。比如监测土壤情况,除了通过大面积卫星的方式,还可以结合地面的物联网设备,把整个地区的土壤墒情搞清楚,再结合天气信息调节灌溉计划。
主持人:不同作物之间的差异性还是比较大的,请问佳格能覆盖多少种作物?
张弓
这是农业长期以来面对的很艰难的问题,就是作物的品种很多,甚至不同区域同一个作物是不一样的。我们干的事情核心是“知天而做”,就是把原有的经验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做成通用的经验。比如说柑橘,柑橘最重要的是甜度和酸度的管理,这有很多地方化的经验,地方化的经验抽离到实际更加普适的模型里,这就需要做结合。
主持人:请问佳格该怎么保证每种作物都找到合适的专家呢?
张弓
我们现在也是逐步推进,从主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出发,把品种逐渐做积累。这个积累是很漫长的过程,一个循环就是一年,只有一年之后才会知道情况,收的时候才知道经验对不对。
主持人:您能讲讲现在最先进的卫星有几类,分别能做什么吗?
张弓
卫星常见有三类,一类是通讯,一类是导航,一类是遥感。通讯是做的天网,导航是北斗,农业也在用农机的定位,农机的高精度定位能做到农机开出去100米,偏差不超过2厘米,农业这块用到非常多的卫星种类,今天主要谈的是遥感卫星。通俗一点就是把手机放到几百公里的高空上,但不同的是卫星摄像头比手机的摄像头要强很多,因为要在几百公里层面去对焦。从精度上来说精度较高的已经进入到军事应用层面,能识别几十厘米层面上的物体。在农业方面,可能过去十年卫星最大的改变是频度,就是看地面的频率。卫星在天上是有轨道的,这时会产生一个问题,拍摄一个地方再拍的时候可能都是几个月之后,因为得慢慢转回来。随着卫星数量多了,现在对地表的观测频率变得很高,可以做到每天几次看地面,这使得做农业这件事成为可能。
不同卫星可能是不同国家的不同公司发射的,佳格做的很重要的事儿就是把这些卫星汇集到通用平台上,形成自己的高频率的空间产品。今天的数据可能是来自于A公司的,明天的数据来自于B公司,相邻的图像来自于C公司。我们对自己的定位是偏重于在卫星数据的整合、分析和应用,而且我们选择的是涉农、金融或其他相关的应用领域,这样才能让技术的积累雄厚,要有自己专长的领域和技术链。
主持人:佳格的特点在于遥感图像的处理合成或分析吗?
张弓
第一是有自己强大的数据引擎,能把不同的数据汇聚高频率的数据集。第二是要有全自动化的算法,我们的自动化算法要识别地面上是什么作物、缺不缺水,这是佳格比较核心的,就是AI在遥感的自动化应用。第三是积累迭代,数据得到了地方土壤水分高还是低,最后还是要结合作物本身的属性。比如这个土壤水分对玉米是合适的,可能对水稻是不合适的,就要做不断地数据层面的积累去编织我们的数据模型。
主持人:您提到数据体系既有卫星数据还有地面数据,卫星数据占比能到多少?哪些是卫星数据解决不了的,需要怎么弥补?
张弓
从数据的角度来说,卫星遥感数据只是整个数据体系中很有限的一部分。比如土壤层面,除了卫星数据还得有天气数据,天气数据可能来自卫星数据,也可能来自于数字模型,我们需要的数据至少包括这么几类:
第一是气象数据,如果要做高精度的监测,就需要无人机的近距离遥感数据。第二是作物的属性处理,比如说水稻,在什么温度和湿度下生长最好、什么样的条件可能诱发病害?包括人工的经验、数据模型、作物模型综合的体现,这些数据是最难积累的,这也是佳格过去几年一直在积累的。还有农机的轨迹数据,轨迹数据就是通过导航的数据,还包括农机本身作业的数据这些相关的内容。
农业是一个产业,这些数据结合在一起再去构建农业的应用,我刚才说的仍然只是数据集中的一部分,还包括很多,甚至像化肥的用量、农药的食药量等数据,这些都是在应用当中非常需要的。
主持人:请问佳格具体在服务中扮演了什么角色?是控制者或者建议者还是其他什么角色?
张弓
这两个角色定义我都不是十分赞同,我们认为我们更多的是数字化新能具,提供新工具让农民用起来。我们不是简单的告诉你怎么做,而是提供可以直接来用的工具。对于政府、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工具直接定损。我们更多的是提供新型化的工具,以新型化的工具为农业做数据底层的系统,这个系统上面实际应用端是各种各样的工具。
主持人:您刚才提到还有涉农信贷,这是怎么运作的?
张弓
农业的金融支持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像普惠涉农金融和农业保险,都是国家重点支持的,而困境体现在农村数字基础比较薄弱。
举个例子,比如说去做贷款,需要资产证明、收入证明、信用证证明。农民没有工资条,但我们通过遥感的方式能知道这块地长得好不好,某种意义上就是工资的情况。同样,农民可能有宅基地,我们通过无人机的方式去看上面是不是有地面的建筑,地面建筑是不是足够殷实。那就变成他的资产证明了。此外,像农机轨迹,证明农民确实在认真耕作,说明信用很好,就解决了信用证明。我们同很多银行合作,银行借这些数据就可以放贷。
主持人:请问佳格主要服务于什么样的客户以及需要什么样的合作伙伴?
张弓
合作伙伴方面,第一类是上游数据生产端,包括卫星公司、做气象预测的公司、做农机自动驾驶的公司以及物联网等。第二类既是合作伙伴又是客户。这里面包括大规模的生产主体以及涉及农业相关的管理机构。第三个层面包括农业的后端,我们会把对应的相关数据通过一系列溯源系统提供给消费端、流通端的企业。第四类合作伙伴是金融机构,我们同银行、保险公司都有相关的服务,大家一起把数据和现有的金融工具结合,本质是推进普惠金融在农业里面真正的作用。有些应用针对于农业实际生产的,在一定的亩数下,我们都是免费的,期待的是如何把这件事用起来,不完全是商业层面的考虑,更多的是如何构建数字农业的生态系统。
主持人:您觉得政府该如何支持才能对企业发展起到有效帮助?
张弓
从政府层面上,我们做了大量的技术落地工作,有很多技术走在世界前列。我们知道国家有很多相关的重大科研和相关课题,我们希望把我们的技术和国家的重大需求直接对接,这样就能迸发出来更大的力量,相关的各行各业可以通过这个技术受益。
主持人:佳格有过融资吗?未来的融资计划是怎么样的?
张弓
我们之前有四轮融资,资本在佳格的成长中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像最开始的研发和应用,其实都是基于资本的助推。未来也会有融资需求,比如说我们作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不管是研发投入、市场扩展还是产品进一步专业化和属地化,我们都需要更多的资源投入,所以我们一直在寻求市场资金,也包括公开市场,比如说上市等,我们也都在考虑。
主持人:感谢张总的精彩分享。
点击“阅读原文” ,观看完整版访谈视频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