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青年同行,与时代同行。《师说》是世青峰问路计划团队倾力打造的深度对谈类栏目,旨在连接各领域具有独到见解和深入洞见的前辈、极具社会影响力的优秀青年意见领袖和转益多师的年轻群体,以实现“前辈传道授业,青年寻源问道”的双向奔赴。
文化研究是对各种文本和现象进行审问和质询的一种视角。它关注权力结构对文化的影响,以及人们对待事物的态度和观念形成的过程。通过文化研究,我们可以重新思考并挑战一些固有观念,如对性别二元论和自然灾害的叙事。文化研究不仅关注文化现象本身,更关注背后的权力结构和观念形成机制。它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我们会形成某种想法,并揭示其中的权力压迫性。

目录
“文化研究”第一期——文化研究的含义
“文化研究”第二期——浅谈性别研究
“文化研究”第三期——青年启示
本期嘉宾
宋习习 (Ceci)
香港大学
文化研啾啾啾账号运营者
纪录片、短片创作者
骆璐(Luisey)
香港大学
文化研啾啾啾账号运营者
横跨三专业卷王到佛系养鹅专家
Q1:正在研究的项目?
宋习习:我正在撰写毕业论文,主题是“东亚电影和亚洲现代性”。
骆璐:我把“服美役”作为毕业论文的研究方向,希望深入了解这种意识或觉醒性的想法是怎样在中国互联网环境中诞生的。去年在互联网上火爆的词“服美役”,主要来自小红书、B 站和豆瓣中的女性社群。大家突然开始讨论女生化妆打扮自己的行为和现代服兵役、古代服劳役有何异同,进而创造了“服美役”这个词。我和习习机缘巧合选择了文化研究专业,从中获益匪浅。文化研究更新了我们看待事物的方法和角度,我很想把收获分享给大家。
Q2:文化研究的含义?
宋习习:万物皆可文化研究文化研究的文本可以是文学文本、电影文本和社会现象文本。比如阶级、殖民主义、性别文化、工业产品,这些全都可以作为文化研究的对象。
文化研究更像一种视角
Power is everywhere, not because it embraces everything, but because it comes from everywhere.(权力无处不在,不是因为它包容一切,而是因为它来自于各个方面。)
 ——米歇尔・福柯 Michel Foucault
“文化研究”关键词
The Culture Industry and the Popular Arts
文化产业与流行艺术
Classes
阶级
Subculture, Gender, Performance
亚文化、性别与表演
Beyond Body & Film Genres
身体哲思与类型电影
Authorship, Readership, Interpretation
作者身份、读者身份与作品解读
Spectacle, Simulacrum, Consumerism
奇观/仿像/消费主义
Globalization
全球化
Garbage, Waste, Nostalgia
垃圾、废弃物和怀旧
Place, Memory, Solastalgia
地点、记忆与乡愁
Realism & Surrealism
现实与超现实
Modernity & Urbanization
现代性与城市化
宋习习:文化研究跟权力结构有关,我们关注如何借助文化研究视角重新质疑它、审问它。我们在不停质疑固有的东西,比如一些潜意识里普遍合理的“性别二元论”。这种对立已经存在很多年,大家都认为它是合理的,但我们现在就要提出质疑。
骆璐:文化”
的范围很大。在我们的研究领域内,几乎一切都可以称为文化现象。
我们想要研究的不仅仅是现象本身,更为关键的是对待现象的态度、以及探索它是怎样形成的。
以自然灾害为例,从文化研究的角度切入,重心不是它属于什么类别、背后有什么物理机制、在经济层面造成了多大的损失,而是我们为什么会把灾害称为自然灾害?在这样的叙事里,我们想要达到怎样的效果?可能在我们的主观意识中,所有人类是一个整体,而一切非人类整体的东西。那我们为什么要说自然灾害?某种意义上,在人类中心的立场跟叙事下,我们是否可以提出 “齐心协力、战胜自然” 的观点?如果这个灾害本身来自人类整体,“齐心协力、战胜自然” 的观点就有一点吊诡之处了。
很多时候,文化研究想研究的就是为什么我们会这么说?为什么我们会产生这样的想法?这背后到底有一个怎么样的固有观念在运作?一般来说,我们把这种固有观念认为是某种“权利性”结构。我们觉得一样东西一旦成为某种主流的说法,它其实就是带有一定的 “压迫性”。
宋习习:比如“美”这个概念。很多女生,包括我自己,都会觉得化妆和穿衣是依据自我喜好。现在我们要质疑为什么我喜欢?为什么大家会喜欢这种所谓的时尚潮流?更进一步,这种时尚潮流是谁定义的?它为什么有权力这样定义?它背后的权力结构和机制是怎么样的?这就是文化研究中要不断追究的问题,而不是去评判它到底时不时尚、到底好不好。
Q3:文化研究聚焦解决问题?
骆璐:
文化研究只提出问题,不解决问题。米兰・昆德拉曾说:“人人都要答案,人人都想要获得一个解决方法、获得某个标准答案、获得某样东西。”
但米兰・昆德拉认为,自己写小说从来不是为了给大家答案,而是为了提出问题。
如果来上我们的专业课,无论上哪个老师的课,都会经常听到的两个词:一个是 interrogate(质询),另一个是 problematic(有问题的)。
世界上一切东西都值得质询,一切东西都值得提出问题。我觉得这就足够了。因为一旦我提出一个问题,你开始思考,“思考”这件事情本身就已经在瓦解这个问题了。
宋习习:我们总要去找寻当今世界中运行机制的问题,我们要不停地去质疑它、解构它。
骆璐:一旦我提出性别可能不止 “男” 和“女”,你是不是就会去想这件事情?一旦开始想,就是没有尽头的了,你就开始对于男女这件事情报以质疑。如果每个人都对这件事情报以质疑,那某种意义上,这件事就改变了。
内容策划|聂品鑫
协助与推进| 陈天亮 方颖 王峻潇 叶丽君
主持 | 聂品鑫
推文撰写|梁草宽 聂品鑫
视觉传达 | 韩艾珈
审核|李亦菲 王芃谕 汤珺雅 曲翌鑫
了解我们
合作及联络我们
微信|CGYS_Official 
邮箱|pr@globalyouth.cn  
官网|www.globalyouth.cn
微博|@世界青年峰会CGYS
抖音|globalyouth
小红书|世界青年峰会CGYS
百家号|世界青年峰会CGYS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