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十三姐
公众号|格十三
很久很久以前,我想约个瑞金医院的甲状腺普通门诊。注意,是普通门诊。
并不是什么专家门诊或特需门诊。

我看到预约系统上“最近的日期”几个字,自信地毫不犹豫戳了上去,系统自动给我排队到了半个月后。
我看着那个遥远的日期,确认也不爽,不确认也不爽。
直到从朋友那儿听说,他预约了一个专家门诊等了一个月,然后专家花10分钟给他开了一个检查的单子,那个检查的项目要排队25天......还有个朋友说,体检发现甲状腺结节的时候尺寸是0.5cm,等到在医院挂上号看上病,结节已经0.6cm了......我的内心平静了许多。
这需要多么强大的内心和缜密的规划才能完成整个看病程序啊,简直比我对我儿子的规划还长远,我目前对儿子的规划顶多不超过5天,下周的事下周再想。

所以我总觉得我的这个预约已经是“很久很久以前”,到现在我还没看上这个门诊。
现在看个病比找对象还难。

对象不那么合适还能凑合凑合,反正到最后都是凑合,毕竟结婚后会发现都不怎么合适。

但看病没法凑合,如今没有江湖游医,也没有祖传郎中,想看个病得找正规医院,看传说中“擅长看这个病的医院”,再不行还得找传说中“擅长看这个病的专家”。
上海的朋友都知道瑞金医院是一个什么段位。我以前也知道它是什么段位,但我不知道原来预约这个医院比这个医院本身的段位更高一筹......又涨了个没用的知识。
果然是年纪越大,知识储备越多。
哪个医院的哪个科室比较牛,哪个病去哪个医院更合适,连怀疑自己有病该去哪个医院以及别人觉得你有病该去哪个医院,都能排进中年人知识清单。

前几天和一从北京来上海的老朋友吃饭,大家已经省去了繁文缛节的商业互捧和虚空寒暄,直接开始分享医疗和养生知识点,一顿饭的功夫我基本掌握了北京协和医院、积水潭医院、北大三医院分别有哪些值得一看的病......
现在只要去趟医院,就有一种感觉:好家伙,怎么全世界的人都在生病?

走进你要看的科室,就有另一种感觉:好家伙,怎么全世界有一半人都在看和我一样的病?
但这种惊讶感会随着去医院的次数多了而逐渐减弱。对自己命运的掌控和对他人的依赖,也会同时此消彼长,从四年前我顿悟了我老公对我最大的义务顶多是个“签字之情”,像去医院这种事最好不要带上老公陪着,因为有他在的时候,效率通常不会高,结节率倒是会增高。
我跟老公说“我体检出来甲状腺结节建议复诊”,他来了句:“你别老去想它,就没事。”

你别说,你还真别说。

我们中年妇女不爱想钻石克拉数,不爱想账户里的存款数,就爱天天想着自己全身结节的个数是吧。
说起当代中年老母三大身份象征:乳腺结节,甲状腺结节,肺结节。具体是怎么结节的?医生一定会告诉你一句话:不要生气,多休息。
你看,一共就俩注意事项,我们一件都做不到。

这能完全赖我?这象征着我们命运的一身结节是怎么来的,来源可能多种多样,但咱那擅长以别样方式来共情的老公功不可没——
你跟他说结节,他说“你别老想就没事”;
他自己感个冒,得把手机放在枕头边上,说“打120方便”,然后能把对乙酰氨基酚的分子式研究一晚上,还要在说明书里找bug打算给药企写信battle,哪怕在医院做个检查也要跟做检查的医生探讨半天宇治达郎,恨不得把自己解剖一下看看这身体素质还能活多久......堪称殿堂级金扫帚表演艺术家。
所以中年妇女应该具备这种基本的素养:探讨疾病这种事,其实无关医学,只关乎心理学。所以没多大必要去向老公征询关于看病的意见和建议。

只要在老母亲比较多的微信群里抛出一个医学名词,马上有一堆人给你讲解这个病以及相关看病经历和注意事项。
虽然这些信息不一定全用得上,但至少比老公的一句“别老想就没事”更实用一点。
现在中年妇女们的「身心灵一体化」疗愈体系已经越来越完善了,如果你在医院能偶遇一个和你年龄相仿、经历相似、连病都得的同一个的有缘人,那你很有可能会在某个庙里也偶遇她。

我40岁之前没进过什么寺庙,不懂烧香的意义,不明白这种仪式的存在价值。后来,终于发现有些事确实没法解决了,我就开始解决自己了。
前几天那个北京的朋友在跟我讲完他和积水潭医院相爱相杀的前世今生后,转身掏出手机:“我送你一套正念冥想教程,我现在天天练!”
你看,一个优秀的中年人,不仅不满足于每年数次的专家门诊和月月践行的烧香拜佛,人家还有拓展。什么正念冥想啊,灵修辟谷啊,都是当代中产的灵魂拐杖。
今年不少上海朋友约的春游秋游和抛夫弃子之旅,目的地都是杭州。为啥选杭州?为了灵隐寺。
以前我也没觉得杭州灵隐寺对上海中年妇女的吸引力如此之大。自从前两年有人说“去了灵隐寺,小升初顺利如愿上岸”之后,每年都有一些类似“去了灵隐寺娃开窍了”之类的玄妙故事在老母届铺开......
四月我去了一次,那是个工作日,可以明显地察觉到,寺庙里两种人最多:一是大学生,二是中年人。大学生为自己烧香,中年人给家人祈福。
现在菩萨都细分科目,群里的妈妈们不光能告诉你哪个医生的失眠处方有效,也能告诉你哪个庙观里主打满足什么诉求......

中年人是这样的:有病,宁可信其无,不愿信其有。玄学,宁可信其有,不能信其无。
前几天有人说现在外面的商场啊、公园啊、高端消费场所啊,几乎都没有中年女人的身影,她们到底去哪了?
我想了想,可能一半在医院,一半在寺庙,还有小部分漏网之鱼,不妨去咖啡店找找。年轻人去咖啡店是为了喝咖啡,中年妇女在咖啡店,多半是在等娃下课,喝的全是岁月的陈醋。


十三姐
魔都高影响力KOL
公众号「格十三」「十三姐夫」「十三姐的下午茶」
著有《了不起的中年妇女》《了不起的中国妈妈》
微博@格十三
视频号「格十三」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