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在上海普陀区武宁路桥的桥洞下,“长”出了一间咖啡馆。木制的建筑在狭长的水泥桥洞下延伸,沿着苏州河散步的市民可以在咖啡馆外的长凳上休息,可翻转的外墙被设计成展示空间。有人在这里演奏乐器,桥下就开了一场小型音乐会。
第二届三联人文城市奖提名人、建筑师庄慎说,很遗憾因为这一项目已经停止运营,无法进入这届人文城市奖的提名。庄慎觉得,正是这个公共空间的短暂出现,以及在那个特殊时期发生的无数空间的使用改变,说明了人与城市的关系:“人,生命体,有能力积极适应变化的环境,但同时它们生活在一个日益复杂变化、难以简单预测、具有失效风险的大系统中。”
人们聚集在上海普陀区武宁路桥的桥下咖啡馆
摄影:杨敏
我们正身处疫情的“康复期”中。几年的疫情极大程度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环境,也加速了数字化的进程。互联网已经成为一个平行的、真实的状态,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城市社会学家萨斯基娅·萨森(Saskia Sassen)说,在时空压缩的数字化全球经济中,水泥砂浆铸造的城市空间变得不再确定,原本坚固的形式在某种程度上更为“流动”了。“技术彻底重置了我们在城市环境中进行认知和互动的模式,也意味着一种新的城市感官机制形成了。”
从古至今,城市的中心都是精神性的。在今天的元宇宙化和数字空间之中,是否还有可能、还有必要去探寻这样一个精神空间?这是第二届三联人文城市奖提名人、哲学学者姜宇辉面对当下的疑问。
水上爱好者在北京亮马河上扬帆起桨
来源:视觉中国
不过我们也意识到,数字化并未带来赛博狂欢。隔离和封闭带来的异化状态,让人们对日常生活和公共生活有了更强烈的渴望。哲学家吉尔·德勒兹(Gilles Deleuze)曾经用象棋和围棋的例子来解释他的“游牧空间”概念。象棋和围棋都有棋盘,但象棋的棋子的活动方式是固定的,因而不属于游牧空间。与之相对,围棋棋子的活动方式是自由的。在疫情期间,大到广场、街道、城市内的河面,小到花坛、路障,都被人们以“神奇的方式”使用。人们在小区内的长凳上开会,围着路边的路障喝咖啡——我们的城市空间,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围棋盘。
当公共生活失而复得之后,日常成为人们更迫切的需求。淄博烧烤的火爆,就是一个实例。与此同时,经历过特殊时期的“神奇使用”,人们感知城市、理解城市的方式的途径也发生了为微妙的转变。虚拟世界、物理设施和日常生活构成的三层重叠,也在不断改变公共空间和公共生活的需求和样式。
食客们在享用淄博烧烤
来源:视觉中国

以上种种,都是第二届三联人文城市奖选择“流动的公共”作为主题的原因。一方面,我们看到了在数字浪潮的席卷下,公共领域不再完全依托于物理层面的共同时间和共同空间,它的产生情境与土壤更加多元;另一方面,这一主题也指向经过了不同人群的使用和诠释后,公共空间呈现出的多义性和创造性。
通过三联人文城市奖这一以人文为导向的评奖,我们希望去探寻,在数字空间成为平行世界的时刻,公共领域和公共性的定义是否发生了变化?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日常的每一瞬间,公共性如何产生?城市的精神价值何在?
5月底,在参观了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的部分展馆之后,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合伙人帕特里克·舒马赫(Patrik Schumacher)表达了自己对今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的遗憾:在这样一个建筑界盛会上,却完全看不到建筑。
这是今天的现实投射。虚拟和现实世界的多重矛盾、当代城市生活面临的多样挑战,决定了建筑不再是解决城市问题的单一答案。深港建筑/城市双年展发起人、趣城工作室创始人张宇星说,原来我们只需要把建筑建好,人自然就会来。但在如今的现实下,虚拟世界很多的要素都来自于现实世界。如何去塑造一个具有混合性的城市地点,已经超越了之前我们对城市空间的理解。
2023威尼斯建筑双年展
来源:La Biennale di Venezia
空间理论家曼纽尔·卡斯特(Manuel Castells)在阐释“流动空间”概念时曾经预言“历史终结之建筑”。他说,如果流动空间真的是信息社会的支配性空间形式,那么在不远的未来,“建筑与设计很可能在其形式、功能、过程与价值方面予以重新定义”。
空间使用的方式已经发生改变。过去几年,我们关注和讨论过到处出现的“网红”建筑。当“打卡”和拍照成为了人们感知、参与空间的主要方式,意味着这一建筑在网络上产生了一个再生体,并且再生体在网络上的符号价值可能已经超过了建筑的实际使用价值。对空间的单一维度使用,改变了空间生产的逻辑,也改变了公共性产生的土壤。
纽约Hunter’s Point南部水岸公园
来源:SWA
空间更新的过程也在发生变化。长期以来,公众对城市建设缺乏知情权和参与权,“为谁所有”和“为谁所用”的矛盾一直存在。但在最近几年的城市更新和实施中,权力控制下的单一主体操控已经演变为多主体共同参与,去中心化的现实已经出现。
2021年,上海浦东新区陆家嘴东明广场小区内,经过业主投票,小区里的停车位被改造成供孩子活动的200多平方米的运动场。不同群体的利益如何平衡?共识如何建立?运动场仍在不断被更新改造,每一次变化,都意味着对这些问题新的回应。
陆家嘴东明广场小区里的停车位被改造成运动场
来源:刘悦来
新的流动趋势下,我们需要新的公共性讨论机制。
最近几年,国内城市空间从增量时代步入存量时代,在这一背景下,城市更新开始把目光投向了城市里的“剩余空间”,上海路桥洞下的咖啡馆就是其中的代表。因为没有门牌号,无法办理营业执照,桥下咖啡馆只能长期以试运营的形态存在。作为对照,日本东京“中目黑高架下”针对空间所有权、资金补助、功能设计、环境影响都进行了精细化的法规制度设计,这一空间的“变身”之路走了8年时间。
无论是政策还是具体实施层面,多义的空间、新生的公共性都要求更灵活、更周到的决策和讨论机制,让空间的每一重参与者都参与其中。
2021第一届三联人文城市奖发起于疫情袭来的时刻。我们期待着走出隔离,重建人与人、人与城市的联结,重新相聚和交往——这原本也是城市的本源价值之一。也因此,第一届三联人文城市奖的主题设定为“重建联结”。
在第一届的评奖中,我们不断读解着新的城市现实:相比建筑,文和友更像是一个影城仓库,深圳文和友第一天开业,有超过四万取号排队;上海黄浦江沿岸,从繁华都市里旧工业遗存的灰暗印记,摇身一变成为城市里新的文化和艺术策源地、新的公共空间……在这些案例中,城市里的人文精神以不同方式被实践,我们追寻的“人文城市”拥有着多种可能样貌。  
← 左滑查看第一届三联人文城市奖获奖名单   
2022年,疫情加速了我们被数字世界席卷的速度,当数字世界和现实世界以各种方式渗透、互嵌,人作为城市的主体,需要主观上更有意识地跨越——需要跨越的不仅是现实和数字的边界,还有人类对城市想象力的边界。在这样的现实和认知下,我们将2022第一届三联人文城市季的主题设定为“跨越边界”。我们尝试去探寻,在网络化的社会中,人们如何建构日常的社会交往,如何处理在地与游牧的复杂关系,又如何在数字网络、行动者与城市空间的交集中,建立向城市言说的渠道、构建新的社群关系、创造公共新体验,从而催生出新的共同体。
2023米兰设计周为公共空间带来更多可能性
来源:ID-exe
从“重建联结”到“跨越边界”,我们共同经历了人作为主动的生命体,面对日益变化的环境,不断调整自己的应对能力,不断提出新的处理方式的过程。在这样的背景下,2023第二届三联人文城市奖以“流动的公共”为主题,希望在经历了个体感受和情感的变化后,我们能以更主动的观察和发问,在城市中创造出新的、具有能量的公共空间,在多重空间的交叠中发现具有存续性、生命力的公共领域,以此更进一步推动中国城市的社会价值与人文关怀。
第二届三联人文城市奖延续了人文、公共、创新、美学的评奖维度,以创造未来城市形态,促进公共生活的舒适与完整性,提升城市与市民的审美意识,满足人们生活的尊严、平等与价值感为衡量标准。从人与场所、人与建筑、人与社区、人与自然、人与城市活力这五大维度展开,设置五个子奖项:公共空间奖、建筑贡献奖、社区营造奖、生态友好奖、城市创新奖。
为使本届评奖的视野更加开阔多元,第二届三联人文城市奖组委会扩大了提名团阵容,邀请到65位城市、建筑及人文领域代表人士,于2023年5月针对五个子奖项范畴进行提名。
6月,10位建筑及规划界权威专家组成的初审团对提名进行投票,评选出25个提名项目。
7月至9月,7位建筑及文化界权威专家组成的终审团将对25个入围项目进行实地考察和终审评定。
为保证奖项的公平公正,组委会聘请普华永道中天作为指定独立计票机构,负责统计和复核选票的工作,终评统计结果将在颁奖典礼前对外保密。
2023年10月,最终获奖名单将在成都于第二届人文城市奖颁奖典礼上揭晓。
2021第一届三联人文城市奖颁奖典礼及2022第一届三联人文城市季光谱盛典于成都举办
摄影:蔡小川
在第一届三联人文城市奖,我们提出过“谁的城市?”的追问。两年之后,面对新的现实,更多问题涌现在我们面前:公共空间由谁定义?城市空间的公共性建构如何进行?除了设计师、规划者,普通人如何参与到这一过程中?我们希望,在第二届三联人文城市奖的评选过程中,和你一起来思考。
组委会:
主办方三联生活传媒代表
组委会主席:李鸿谷
组委会成员:贾冬婷/李伟/吴琪/曾焱
项目统筹:贾冬婷
项目执行:潘鸿/宋洋/王菲宇/
              袁潇雪/俞冰如
提名团:(按拼音首字母排列)
各领域代表人士
陈楸帆/陈文/崔灿灿/董功/董灏/段煜婷/何健翔/何勍/何哲/何志森/姜珺/姜宇辉/金秋野/雎安奇/李迪华/李涵/李虎/李伦/李翔宁/李晓鸿/李振华/梁琛/梁永安/龙瀛/刘珩/刘悦来/柳亦春/鲁安东/马泷/马寅/毛继鸿/毛尖/倪阳/聂荣庆/庞伟/宋壮壮/沈志军/苏丹/孙海霆/孙莉/孙倩/唐克扬/陶冶/童明/汪莎/王辉/王南/王子耕/吴洪亮/夏至/严飞/严明丹/闫士杰/姚东梅/易海贝/易立明/章明/赵元超/支文军/朱竞翔/朱小地/庄慎/张宇星/左靖/btr
初审团:(按拼音首字母排列)
建筑及规划界权威专家
高世名 |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教授
胡如珊 | 如恩设计研究室创始合伙人
李晓江 | 中国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
李兴钢 |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
刘家琨 | 家琨建筑设计事务所主持建筑师
马岩松 | MAD建筑事务所创始合伙人
孟建民 | 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建国 | 中国工程院院士
吴志强 | 中国工程院院士
朱   锫 |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院长、教授,耶鲁大学客座教授
终审团:
建筑及文化界权威专家
终审团主席
张永和 | 非常建筑创始人、主持建筑师,美国建筑师协会院士,MIT荣休教授
终审团成员
迪耶·萨迪奇(Deyan Sudjic)| 英国伦敦设计博物馆名誉馆长
戴锦华 |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汪民安 |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项   飙 |
人类学家,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社会人类学研究所所长

周   榕 | 当代建筑及城市评论家,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李鸿谷 | 三联生活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三联生活周刊》主编
指定独立计票机构
普华永道中天
负责统计和复核选票的工作,
终审统计结果将在颁奖典礼前对外保密。
视觉设计:
another design
2023.05
评奖启动,提名团提名
2023.06
初审团针对提名项目进行投票,
评选出入围项目
2023.07-09
终审团针对入围项目进行实地考察
2023.09
终审团终评会
2023.10 
第二届三联人文城市奖颁奖典礼
排版编辑 | 俞冰如
▲ 点击进入三联人文城市官网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