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三万里》,目前豆瓣35万人打出高分8.2,妥妥的好片子。
上映第一时间,我就带侄子外甥们去看了,后来叮当从新疆回来,我又带他去二刷了。我们的集体感受,两个字:过瘾!
《长安三万里》
片长:168分钟
豆瓣评分 :8.2分
适合年龄:8岁+
虽然这部影片也存在争议,有人说它重现了大唐盛世,有人说它魔改了历史。
而在我看来,它是一场浓墨重彩的大戏,创作团队使尽百宝、费尽巧思,终于把盛唐最耀眼的文化群星拉到台上开唱,揭开了那个时代流光溢彩的冰山一角。
既然是“戏”,那它必然就不是百分之百真实,而是依托盛唐时代背景重新创作的艺术作品。
一方面,我们对里面的人物特别是诗歌或多或少有印象,另一方面,却因为大量的信息不断堆叠而觉得烧脑。
这既是它最大的魅力,却也是无法忽视的门槛,很多高人已经从各种角度解读过,观点精彩纷呈。
那到底要怎么才能跨过这道门槛,真正随着电影镜头“流动”到盛唐的灿烂中去呢?
我觉得,故事是由人物演绎的,每个人物的出场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互相织出一张独属于本故事的关系网。
捋出这张“网”,知道这个人为什么要在这里出场、起到了什么作用,就更容易真正读懂背后的情节。
而对孩子来说,看懂这些文化名人的登场,就等于掌握了唐朝半壁文化江山,不论学古诗还是学古文,都有了相应的背景知识这部电影可太超值了!
只是,电影里密集地出现了大量的高光人物,像天女散花一样,让人眼花瞭乱。
其实不是的,这些人物由两条暗线串联,一个不多、个个合理。
在抽出两条人物暗线之前,我们先给出场的高光人物分个类。
这个分类一出,我们就明白了追光动画“新文化”开山之作的野心,诗歌、书画、音乐、道术、武术,都被拉进来
今天既然要分享 ,肯定得有干货拿出来,所以我和刀妈费了很多功夫,终于把这些人物的生平和作品捋出了11张思维导图,方便孩子理解和记忆。
另外,我们也整理了3部感觉不错的纪录片资源,放到文章的最后,如果孩子有兴趣,可以补充更多背景知识。
第1条人物暗线
诗人团队
《河岳英灵集》榜单
先说诗人团队,光《全唐诗》就收录了唐诗四万九千八百多首,作者有两千二百多家,为什么被提及的是片中这几人?李、杜众望所归,但常建凭什么呢?
原来,人家凭的是在影片中多次出现、高适多次抚摸的《河岳英灵集》
它被公认为盛唐时期最优秀的诗歌选本,共收入诗人24人,几乎囊括了盛唐时期诗坛精英,片中出现的高适、李白、崔颢、常建、孟浩然、王维、岑参、王昌龄全部榜上有名。

表面上看,高适和李白是双男主,要我说,《河岳英灵集》才是真正的主角啊。
如果我们把高、李当主角,那常建、王维等人的出场确实多余,他们四人之间没有直接的交集,硬凑一起好尬。
但如果换成《河岳英灵集》的角度,常建、王维等人必须出场,下面逐一分析。
常建
常建是《河岳英灵集》排在第一个位置的诗人,单他一人就收录了14首诗,而诗仙李白被排到第二,只收了13首诗。由此可见,这个片子少了谁,都不能少了常建。
但常建在我们后人心中,确实名气不大、生平记录不多,该怎么演呢?编剧巧妙地给了他三场戏:
◆ 第一场,在考场外和高适相撞,恰似路人;
◆ 第二场,高中进士,得到全城“探花”的资格(和王昌龄是同榜进士),科普探花由来;
◆ 第三场,与高适、舞姬路上相逢,念出自己的名句。
这三场戏都很“虚”,不可考,发挥空间大,且代表了能走“正经考取功名”这一条路的诗人,与走干谒之路的李白、投状无门的高适形成对照组。
但考到了进士,仕途就通畅了吗?
并不,常建19岁高中进士,却只当了个小小的盱眙尉,后来辞官隐居在鄂渚的西山。
高适
高适来做影片的口述人,实在妙得不行。一是他文武双全,既有诗名,又有武功;先在江湖,后在朝堂;在盛世中迷茫,在乱世中崛起。
他打通了文人、武将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并且都走到了各自的顶峰
二是借用了他的立场、视角,就避免了史实之争,从而反过来尊重了史实。
因为一个人说话有其目的,一个人的记忆难免走形,隔了一层“高适”,我们就可以明明白白地告诉孩子,这个动画不是历史纪录片
具体史实如何,可以去看专业的著作,可以保留不同意见,更可以由此激发出读史、爱史的可能性——如果真的有这个后续发展,那《长安三万里》的价值又上一层楼。
李白
如果唐朝诗人们是星星,李白肯定是最亮的那一颗。有人说《长安三万里》抹黑了李白,但其实,这才是真实的李白
他既说了“安能折腰摧眉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狂言,也写了“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的马屁;
他喊着“千金散尽还复来”四处交游,也牵挂着家中“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的女儿……
常建的难处是没多少东西可说,李白的难处却是可说的东西太多了!要不是有时长拘着编剧,恐怕随随便便就能写部连续剧出来。
怎么取舍呢?只好安排在和高适一次又一次的见面中去。
对李白来说,这实在是拘束的厉害,所以我们会觉得散、乱、跳,会觉得意犹未尽。
但是既然我们在前面觉得用高适视角很巧妙,那就不得不接受李白的短斤少两,这不是抹黑,而是遗憾。
孟浩然
《河岳英灵集》收录了孟浩然9首诗,在众多诗人中排到中等,可他地位特殊,是李白的偶像。
孟浩然一无权、二无财,仅凭才情收服了诗仙,这可太难得了,所以片子里花了很大笔墨去塑造他。
一是展示他隐居之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明明是山中农家,却美如仙境,几乎以为陶渊明的桃花源再现。
隐居是中国文人骨子里的情怀,而孟浩然既有主动隐居,也有被迫隐居,几乎又代表了中国文人隐居的不同种类。
所以李白带高适来找孟浩然,这情节在历史上不可考,在介绍文人生活上是神来一笔,绝不多余。
二是李白为了是否入赘安陆许家,而去问孟浩然意见,结果上演一场“江上追逐戏”。平心而论,这个情节可以突显孟浩然对李白的影响力,是个妙笔。
但很可惜,在心跳加速的追逐大戏之后,再难体会“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的意境,李白那句水晶般的“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无光可照。
崔颢
《河岳英灵集》选了崔颢11首诗,说明他也是个很了不得的人物。
他在黄鹤楼写下的“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压制李白好多年,要是换个修仙剧,他就是李白的心魔。
崔颢诗冠黄鹤楼,始终没有现身,只仔细刻画黄鹤楼的诗板,我才知道原来在黄鹤楼题诗不是写在墙上。
看着满天花的诗板,觉得《长安三万里》真了不起,正是这些细节撑起了盛世大唐,让它有了血肉毛发。
王维
王维第一次登场太让人惊艳了,琴音一响,漫天花瓣,遗世独立,静极生辉,和憨厚高适、跳脱李白形成极端的对比。
但《河岳英灵集》只选了他4首诗,对比其他烟火气十足的诗人,我怀疑是因为他太“出世”了,诗虽好,却不太合编者的口味。
这一点也是《长安三万里》着重表现的:弹琴,是人和琴的对话,不容外人加入;喝酒,他望而却步,借口先走。
再一想,这就是盛唐的迷人之处,不管风格、不论出身、不拘脾性,天才们各表一枝、百花齐放。
幸好有《河岳英灵集》,不然王维和李白没有交集,编剧们很可能干脆不给他戏份。
岑参、王昌龄
岑参、王昌龄当了回背景板,在李白参加的酒宴上露了个脸,一闪而过。
其实他们和高适都过往甚密,王昌龄是高适好朋友,岑参据说当过他的门客。但这时高适的设定是还不认识他们,于是让李白带他们登场。
可惜没有他们四人的对手戏,互为好友,却只能展示点头之交,好憋气。所以说168分钟的片长“看不够”,明明还有那么多事儿可演,却止步于此。
特别是,王昌龄在《河岳英灵集》有16首诗,是入选最多的人,结果跑了个龙套,更加意难平。
杜甫、贺知章
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著名如杜甫、贺知章,居然不在《河岳英灵集》中,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很简单,杜甫是因为诗名不显,《河岳英灵集》从714年开始编写,而杜甫712年才出生。
这一点和电影里的设定是一致的,杜甫刚出场时是个换牙小朋友,长大了是高适和李白的小跟班
贺知章,则可能是当时的他太有名了。他仕途在诗人中是难得的顺畅,官做得大,隐隐成为当时的文坛领袖。最后辞官时,连唐玄宗都亲自写诗为他送行。
而《河岳英灵集》中收录的诗人,大部分都人生坎坷,如果把贺知章放进来,调性很不合。但他又很重要,因为他是李白的伯乐,有知遇之恩。
第2条人物暗线
非诗人团队
李白的朋友圈
非诗人团队走李白的友情线,电影里打了名字的,绝大部分和李白是朋友。从这个角度来说,李白的番位可比高适重多了。
从这张图可以看出,李白的一生,过得究竟有多么辉煌灿烂——
他和书圣张旭聊书法,李白的书法造诣不低,只是被他的诗掩盖了光芒,现在唯一传世的《上阳台帖》,已成“国宝”。
他和斐旻(斐十二)论剑,“十五好剑术”,是个名副其实的剑客,据统计,《全唐诗》李白诗中“剑”字共出现了一百零七次,绝对真爱了。
他被四明狂客贺知章视为忘年交,惊叹他不是尘世中人,应是天上的太白金星,打出了“谪仙人”的名头,留下了金龟换酒的故事,。
他和汝阳王李琎、齐国公崔宗之拼酒,李琎是唐睿宗李旦嫡长孙,年轻时是个大美人,爱酒、爱音乐。
李琎
崔宗之是当时宰相崔日用的儿子,在李白现存的诗歌中,有15首关于崔宗之的诗歌,可见他们的交情之厚。
崔宗之
他和音乐天王李龟年合作,为杨贵妃合写《清平调》。
李龟年
他和皇帝的亲妹妹玉真公主谈诗论道,他的才华深受公主欣赏,得到了向唐玄宗推荐的机会。
李白的这条友情线上,每个人都是盛唐的高光。
可惜电影限于种种条件,很多内容没能好好体现,以至于让人误以为李白整天只会喝酒。
整理出这两条人物线后,我们就会发现,电影中出现的那么多人物,真不是为了炫技、为了凑数,而是精挑细选后的理所应当,他们和大唐(高适)、和李白的命运紧紧相连。
从这个角度再看电影的情节设置,是不是好理解多了呢?
我想,对孩子来说,《长安三万里》书本里一个一个单独出现的名人汇聚一堂,梦幻联动,实在是个了不起的创举
希望我的这篇文章,能帮他们更深入地了解那个时代,而不只停留在电影展现的画面本身。为此,我和刀妈也挑选了3部纪录片,趁着暑假看起来吧👇
纪录片资源
1
《李白》
共4集,每集25分钟
观看平台:优酷
豆瓣8.4分,太赞了!特别纯粹的李白个人纪录片,旁白简炼,画面精美,服道化和演员们的表演,在纪录片里算非常出色那一种。
总共4集,《少年行》《天下意》《忘情游》《归去兮》,每集25分钟左右,长度合适,孩子接受起来比较容易些。
里面请了好几位专业老师点评讲解,比如蒙曼老师,让人意外地简短、有趣和精僻,和故事的推进融为一体,很难得。
观看地址👇
李白
优酷网
扫码观看
2
《千古风流人物》第一季
共26集,每集25分钟
观看平台:腾讯视频

豆瓣评分9.0,纪录片聚焦中国历史上现象级的文化名人,希望通过解读这些人物的人生故事与艺术成就,去梳理出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以及背后的文化内核。
我觉得相对《李白》来说,各方面的精细度都差一个级别,不过,它好在人物众多,整体上有个统一的思路和风格,可以帮孩子更全面地去理解不同朝代。
个人建议一定要看看杜甫篇,从少年的鲜衣怒马,到晚年的飘摇无依,他一直在成长,终于成为一代诗圣,真是百感交集。
这个我之前也在公号推荐过,详情请戳👉豆瓣9.4,巨涨知识,强推和孩子一起看
观看地址👇
千古风流人物
腾讯视频
扫码观看
3
《唐之韵》
(共20集,每集20分钟)
观看平台:b站

豆瓣评分9.1,非常罕见的、专门而系统地讲唐诗的一部纪录片,100多位唐朝诗人的诗歌和命运被串联起来,堪称文化盛宴。
画面有点古旧,可能是因为拍摄年头比较久,但是,只要能扛过第一集的前面几分钟,走进唐诗的部分,就会被旁白深深吸引。
推荐大孩子观看,最好有一定的唐诗积累,甚至可以只听声音,好诗、好解读,荡气回肠。
观看地址👇
唐之韵
哔哩哔哩
扫码观看
丹妈碎碎念
还没带娃去看这部电影的,真的强烈推荐去看。最近我也看到后台有留言,问几岁带孩子去看合适。我觉得这个要看孩子的知识背景储备,我带叮当去看之前,特地给他做了唐朝历史和诗人的一些科普,毕竟电影3小时,啥都不了解的话还是有点难熬的。
观影中途,他小声问了两次:“妈妈还有多久?”,我以为他不耐烦,但他说很好看,只是想知道还有多久时间。
回来后,又把电影中出现的48首诗打印出来(微信对话框回复 唐诗 可获取48首诗),挑选出一些适合他背的,过了几遍。以及这篇文中的11张思维导图,给他捋捋一遍。不求能全都背诵和记住,但趁他有兴趣时,及时输入,也是这部电影的价值最大化了。
点击 阅读原文加入好书福利群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