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人大代表陈海仪的新提案在网络上引发不小的争议。更有网民在看完其关于电动车的提案内容后,纷纷对她进行谩骂,甚至是人身攻击。
诚然,不理性的评论绝不应该提倡,可是陈代表究竟做了什么提案,竟然引发公愤?先锋官查阅官方资料后发现,陈代表的提案主要讲了三方面的内容:
第一点是提高行政处罚力度。加大对违规的电动自行车的行政处罚力度,加强对于不看指示灯、随意超车、逆行等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法律的威慑力。
第二点是要求保护好“老幼群体”。加强对驾驶年龄的限制与规范,强调了安全头盔的使用,保障人身安全。除此之外,让电动自行车也像汽车一样去办理牌照,目的是确保电动自行车有明确的身份标识。
第三点是强制购买保险。建议了电动自行车要去实行强制保险制度,是与机动车辆一样去交强险。这意味着电动自行车骑行者需要购买强制责任保险,以确保得到在交通事故中的赔偿。
由于其人大代表的身份,这项提案通过后,引发了全国范围的跟风效应。尤其是广州地区,甚至出台禁止电动车自行车上路的空前严格的管理规定,可以说在全国针对电动车掀起了处罚、扣押、拖车的浪潮。
有网友评论:陈海仪法官提议严管重罚骑电动车者,是管不该管的事、治不该治的人、提不该提的案。陈海仪在提议增加电动车处罚力度时,似乎只是草率提及,然而这实际上导致了普通人的出行困境,使得底层民众充满了恐惧。
针对汹汹来袭的网络批评声,陈代表近期也正式回应:
非常感谢你对我的关注和关心。我理解在网络上出现了对我的谩骂,这些言论可能会引起一些困扰和误解。我想借此机会向大家说明一下我提出的建议初衷,并解释一些误解。
作为一名法官,我的职责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我的提案是基于对交通秩序和社会安全问题的深入研究和观察。通过规范交通秩序,我希望能够减少交通事故,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然而,我承认我在提出建议时,没有充分考虑到可能的后果和具体实施的困难。这是我的疏忽,给社会带来了不必要的困扰和不满。我深感愧疚,并对给大家带来的不便表示诚挚的歉意。
现在,我已经认真听取了社会各界的意见和批评,并反思自己的错误之处。我将引以为戒,更加谨慎地提出任何建议,并确保充分调查和论证后再行动。同时,我也将与交通部门、执法机构等相关方面进行沟通与合作,共同寻找更加合理、科学的解决方案,以保障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的利益。
对政府代表的行为和提案,公众的不满和批评是正常的社会反应。陈海仪能够及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勇于道歉,并表达出改正错误的决心,是积极的态度。
然而,这波网络舆情,反映出很大的问题,那就是很多决策者在做提案的时候,没有充分考虑到可能的后果和具体实施的困难,这也是外行管内行会造成的普遍现象。规则制定者为了自己的成绩或者为了自己能够出彩,可能一拍脑子就定下了某个管理规则,但是给规则的实用者造成了无尽的困难。
百姓安居乐业,才是国家的根本,然而有太多的人总想着从人民手中偷蛋糕,给老百姓划上种种框框限制,这个是非常严重的错误做法。管理不是限制,而是引导,需要引导百姓往正确的路上走,老百姓生活好了国家才能更好!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