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记得有一次去急诊会诊,说是一位中年女性突然出现剧烈头痛,一查脑CT,发现颅内出血。
她丈夫说,当时在给上小学的儿子辅导作业,怎么教都不会,给气成这样了。
如果你上网搜索辅导作业的相关新闻,会弹出很多“被气进急诊”的案例。细想起来,总觉得这里面有哪里不对劲。
有人问了:辅导作业时如何控制情绪呢?如何不被气住院呢?
答案是:不要辅导作业。
2
为什么这么说?
老师为什么要留作业?作业的目的一来是巩固上课所学的知识点,二来可以检验下孩子的“知识盲区”。
会做,说明懂了,很好。不会做,说明这里没搞懂,但没关系,可以空着,后面可以问老师。
为什么要问老师?
因为专业的事情要交给专业的人去做。老师最懂这个年级的孩子的认知程度,最明白需要用什么解题方法。
另外,孩子是学习的执行者,需要为自己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负责。今天不懂的多了,有挫败感了,后面更容易端正学习态度,如果他还想上进的话。
这种思路叫做“反馈”。孩子的一个行为,会带来一个结果,这个结果反过来会给孩子一个“刺激”,孩子会根据这种“刺激”来调整接下来的行为。
也就是说,在安全的范围内,要让孩子意识到:你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需要为结果负责。这是成长的一部分,重要性比作业、比几道不会做的题、比考试成绩要重要得多。
重复一遍:在安全的范围内,要让孩子意识到,学习是你自己的事,你需要为自己的态度和行为负责。这是成长的一部分。
3
如果家长主动去辅导会怎样?
表面上,作业都做完了,做对了,但是,孩子失去了一个“反馈”的机会。那道他不会做的题,被家长辅导了,他在感觉上觉得自己都会了,于是一切照旧。
另外,部分孩子还容易养成一个“依赖路径”——反正回家有爸妈辅导,上课的态度就不容易变好,越懒散就越容易走神,于是作业不会的就更多。
这个时候,就进入了一个“悖论”——解决问题的方式反而在维持问题这个时候,就不是孩子在读书了,而是你在读。你白天上完班,晚上还要回家写老师布置的小学作业。就问你惨不惨?
这个“悖论”其实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担心孩子早上迟到,老母亲总是催他起床,催了一遍又一遍,到第3遍孩子终于起床了,掐着点到了学校。每天早上,老母亲的血压都往上飙。
这里的“催”,同样是在用“解决问题的方式在维持问题”。解决的方法很简单,就是不催。
告诉孩子,你不按时起床,如果迟到了,那是你的事。被惩罚也好,被同学笑话也好,那是你的行为带来的结果。
这种结果可以提供一种反馈,孩子接到这个反馈后,会调整自己的行为。
类似例子还有很多,比如孩子不吃饭也是。对了,慢性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CBT-I)中,也有类似的悖论。
如果你怕睡不够,总是早早地躺床酝酿睡眠;如果你白天总是找机会各种补觉,一躺就是1个小时;如果你一到周末就想“今天要多睡会”,然后硬躺到上午10点,等等。

上述这些行为其实都容易让你的失眠继续维持下去——解决问题的方式反而在维持问题。
4
说回辅导。
如果真的需要辅导该怎么做?
首先,你要和孩子保持距离。
让孩子自己先做,你别在身边呆着。做作业是需要集中注意力的,身边有人容易让孩子分心。你先让他独立做,留下不会的题,最后来集中辅导。
有些家长全程陪同,坐在孩子身边,一会说人家握笔不好,一会说人家坐姿不对,一会说孩子字太丑,这个辅导法,本来会的也整不会了。
其次,降低期望,不着急。
青少年的认知还在发育过程中,有些题目吧,不管你怎么教,孩子认知不到那,就是不会。等升了一个年级,或者过了半个学期,诶,突然就明白了,不为别的,认知发育到那了。
最后,设定截止时间。
定一个截止时间,比如晚上10点。过了这个点,不管有没有做完作业,都别做了,先洗澡睡觉。我想,对还在发育过程中的孩子来说,睡好觉应该比完成作业要重要得多吧。
我家一亲戚,之前辅导孩子也是鸡飞狗跳的,在他知道上面的这些“反馈”和“悖论”之后,果断放弃辅导。结果是,孩子成绩比她预想的要更好,关键是,她更轻松,孩子也更放松,亲子关系还更好。
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1952)
美国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杜威说: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能够继续教育自己。
家长不过度干预,让自然结局给孩子提供自然的反馈,给孩子留一个教育自己的机会。
毕竟,你不可能永远都有能力去辅导他。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