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三伏天,持续的高温让不少市民减少了外出的频次,但却阻挡不了静安各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上门巡诊的脚步。日前,记者跟随彭浦新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上门巡诊,记录他们的工作日常。
家庭医生:居民身边的健康管家
下午三时,一天中最热的时段,来自彭浦新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娄晓敏在整理好医生出诊包后开始了当天第一家的上门服务。
上午,我们作为中心下属卫生服务站的医务人员一般都在站点内为居民开展门诊诊疗服务。下午,则根据签约居民的健康需求,来安排出诊、中医适宜技术、康复治疗等相关服务。在我目前负责的十多个家庭病床患者中,高龄和独居老人偏多,每周我会用两个半天的时间来进行上门巡诊。”家庭医生娄晓敏告诉记者。
93岁的徐阿婆家住彭浦新村街道康平小区,是娄晓敏健康管理的重点人群。平时鲜少出门的徐阿婆,将家庭医生娄晓敏上门出诊的日子当作每一周的大事情,每次还没到约定时间,她就早早守候在居所门口等待娄晓敏的到来。
据娄晓敏介绍
徐阿婆身患多种慢性疾病,一直以来在用药和健康指导等方面都需要格外谨慎。
“徐阿婆的降压治疗方案需要经常调整,不同的季节,用药方面会差别很大。比如在冬天,可能需要吃三至四种药,才能勉强控制,到了夏天,血压又会逐步降低,就需要进一步调整。我每次给她调整用药的时候,都会把每天需服用的剂量和服药时间、频次等一一标注清楚,方便她查看。有的时候,为避免阿婆服药出现差错,我还会让她把每天服用的药品拍照放在微信上发给我看。”
同时,徐阿婆还患有慢性支气管炎。正值“冬病夏治”的高峰时节,中心开展的“三伏贴”治疗正是针对阿婆的良方,考虑到徐阿婆年龄较大,不方便出门就医,娄晓敏送“贴”上门,为阿婆开展治疗,让其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
用心做事、用情感人,徐阿婆告诉记者,自签约家庭医生服务两年来,娄晓敏无微不至的照料关怀,让她早就把娄晓敏当作了“自家人”。
现在天气太热了,娄医生每周这样来回跑实在是辛苦,我就特意买了一大箱矿泉水为她备着,让她路上带着喝。”
打通服务居民“最后一百米”,

家庭医生为居民健康“兜底”
据悉,彭浦新村街道是一个典型的老龄化社区,60岁以上老龄人口超过45%。自2011年起,彭浦新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始组建家庭医生团队,近年来,家庭医生队伍逐步扩大,截至目前,已有5支家庭医生服务团队,59位家庭医生。其中,中高级职称占比达98.3%,签约服务覆盖街道辖区全部33个居委会,并且根据服务人口以及签约情况,为每一个居委会配备1至2位家庭医生。
眼下,该街道已有6.4万居民签约了中心家庭医生,签约覆盖率达45%。
其实,像我一样的家庭医生,在我们中心还有很多,无论是酷暑还是严冬,我们都会把居民的健康需求放在首位,把服务送入心、把健康送到家。一直以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守护居民健康的第一道防线,家庭医生更是承担‘社区居民健康守门人’的角色,不仅肩负着控制疾病管理健康的职责,更是解决了居民健康服务需求的最后‘一百米’问题,这是保障居民健康不可替代的岗位。”娄晓敏告诉记者。
卫生服务站:家门口的医疗服务
在彭浦新村街道,你会发现居民和社区医生之间可以用一个字来形容,那就是:近。不仅是就诊服务方面心连心,而且还‘近’在距离,我们中心的各服务站点就设置在居民区中,犹如邻居一样的存在,居民不用出居民区,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卫生服务的延伸。”娄晓敏告诉记者。
为让居民尤其是社区老人在家门口就能够享受高品质医疗卫生服务,彭浦新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街道辖区内设立了1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点,实现了每1万常住人口设置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目标要求。
一直以来,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坚持以居民健康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半径,以需求为导向,向社区居民提供便捷可及的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计划免疫等连续性、综合性、高效率的基层卫生健康服务。
记者:罗欣悦
图片:罗欣悦、傅雷
视频:傅雷
编辑:叶苹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静安官方微信
可能你还想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