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向资金是什么?它是“聪明钱”吗?对我们投资有木有指导意义?能不能用它来构建量化策略?今天,我们就来好好探究一番。
相信很多小伙伴在收盘之后,某个瞬间,电脑屏幕右下角悄咪咪地弹出这样子的小窗口。
行情软件每天乐此不疲地把北向资金的资讯推送给你,说明有不少人在关注这个数据,那到底这个数据有没有作用呢,先让我们从“What is 北向资金?”说起,大神可以跳过这一part哈,主要是给之前不熟悉北向资金的小伙伴稍微科普一下。
众所周知,咱天朝物产丰富,A股散发着璀璨金光,但早期的A股市场是不允许境外资金直接参与的,因此,除了QFII/RQFII之外,天朝分别在2014年和2016年启动了沪市和深市与香港市场的资金互流通道。
咱们借道儿去买香港市场的股票呢,就叫做“港股通”,大陆之外(境外)的投资者买咱们A股的通道呢,就叫做“陆股通”(沪股通+深股通),由于大陆内地在香港的北边儿,大家就用“北向资金”表示通过陆股通流入A股的境外资金。
北向资金的发展历程中,有3个时间点值得我们注意。
2014年11月17日,沪股通启动,总额度为3000亿元人民币,每日额度为130亿元人民币。
2016年12月5日,深股通启动,不设总额度限制,每日额度为130亿元人民币。
2018年4月11日,证监会同意将沪股通和深股通每日额度调整为520亿元人民币,自2018年5月1日起生效。
目前,北向资金已经成为外资配置A股的主要渠道,对A股市场的影响力在不断提升当中,持股市值占A股流通市值的比例也在不断上升。
除了行情软件和量化平台看资金流数据外,大家也可以直接到香港交易所(HKEX)官网直接看北向资金的原始数据,注意数据的单位是“百万元人民币”就行了。
想必看到这里,大家已然了解北向资金的来龙去脉了,正巧最近在量化圈子里涌现了很多利用北向资金进行择时或选股的策略,今天就挑一个比较有逻辑和效果比较好的择时策略,拿出来唠一唠,以后有机会再分享更多。以下策略的构建主要参照了邢大的北向资金流择时策略思想,移植到聚宽(JoinQuant)平台上实现。
该北向资金大盘量化择时策略的构建,跟把大象塞进冰箱里一样,都是分三步走。大盘行情用沪深300指数进行代表,并假设该指数可以买卖。
Step1:计算每日北向资金的净流入金额,深股通未开通时,深股通净流入记为0。
北向资金净流入 = 沪股通净流入 + 深股通净流入
沪股通净流入 = 沪股通买入成交额 - 沪股通卖出成交额
深股通净流入 = 深股通买入成交额 - 深股通卖出成交额
Step2:在T日,将起始日到T-1日的每日北向资金净流入数据进行逆序排列(数值越大,排名越前),然后将排列后的数据三等分,取前1/3分位的阈值作为高点阈值(中性情绪上沿位置,记为a),取后1/3分位的阈值作为低点阈值(中性情绪下沿位置,记为b)。
Step3:根据T-1日北向资金流净流入数值与高点阈值a、低点阈值b的大小比较,决定T日的交易操作。
若T-1日北向资金净流入大于高点阈值a,则在T日开盘买入,若已有持仓,则继续持有,不再买入。
若T-1日北向资金净流入小于低点阈值b,则在T日开盘卖出,若无持仓,则不操作。
若T-1日北向资金净流入介于低点阈值b和高点阈值a之间,则在T日不做任何操作。
将这三步走的策略思想在聚宽(JoinQuant)平台上实现,前面也提到过了,北向资金最早从2014年11月17日才开始有数据,于是回测时间设置为2014-11-17~2021-08-24,为了简单观测纯择时效果,没有设置指数的交易费率和滑点,回测绩效图如下。
方便PC端观看的横版图:
方便手机端观看的竖版图:
从回测图中看出,这个利用北向资金进行大盘择时的策略在2019年之后才跑出了明显的Alpha,我觉得这跟北向资金在A股中的影响力有关系,因为在2018年底之前北向资金持仓市值在A股中的占比不是很高,在2019年之后才有显著的提升,影响力大了才有人愿意跟随。
目前从回测来看,这是一个不错的基础策略,也表明了近3年来北向资金对A股投资是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的。更深一层地,还可以利用北向资金进行选股,选股之后还可以对个股进行择时交易,有待继续探究分享。
北向资金大盘择时的策略源码:
参考资料:
邢不行,2021-07,《妙用北向资金找出大盘买点 卖点,跟着操作5年4倍》
兴业证券,2020-12,《基本面量化视角下的机构持仓信息研究系列之三:基于北向资金持仓信息的 A 股配置全攻略》
中金公司,2019-09,《为什么核心资产“抱团”并未解散?》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