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俄乌战争前夕,普丁发表了电视讲话,为发动对乌克兰“特别军事行动”造势。在讲话中,普丁说乌克兰在历史上并不是一个国家实体,并把红色导师批判了一顿。大国的粉丝可能觉得有几分意外,其实在苏联解体之后,批判红色导师对于俄罗斯而言,是一种常规操作。
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民族主义反弹,2004年为内战时期的白军头领高尔察克平反,并于2008年为其拍摄了电影《无畏上将高尔察克》;2005年,邓尼金以爱国将领的身份在莫斯科重新下葬,俄政府为之举行隆重仪式;在2008年,俄罗斯在尼古拉二世被灭门处决90周年之际,俄罗斯最高法院正式为尼古拉二世平反,宣布对沙皇尼古拉二世及其家人的镇压毫无理由,并恢复他们的名誉,早在2000年,俄罗斯东正教会册封尼古拉二世及其家人为圣徒。
2023716日晚间,超过4万名东正教信徒参加在叶卡捷琳堡举行的沙皇十字架游行,悼念俄罗斯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及其家人。
716日,是沙皇尼古拉二世全家被枪杀的日子,信徒和东正教会神职人员共行进20多公里,行走的是当年行刑队运送皇室成员遗骸的路线,沿着这条路线进行的“沙皇十字架游行”于2000 年首次举行,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俄罗斯民众参加。
苏联解体后,新一代俄罗斯人已经形成了白色史观:他们认为同盟国在1918年的崩溃证明了沙皇尼古拉二世将一战进行到底的远见和正确性,同盟国和当时的俄罗斯一样已经濒临崩溃,只要当时俄罗斯再咬咬牙再坚持一年就能以一战战胜国的身份结束战争。
这样即便在巴黎和会上拿不到英法承诺补偿大片土地,俄罗斯帝国面对的也是一个彻底崩溃的奥斯曼帝国和奥匈帝国和德国;同时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国也不可能存在,保加利亚、南斯拉夫的泛斯拉夫认同使得杜金的“新欧亚主义”有可能实现,建立一个以俄罗斯为主导的从里斯本到海参崴的共同体来对抗美国霸权。
而这一切都被红色导师毁了,跟德国签订了屈辱的《布列斯特和约》,将唾手可得的胜利拱手让人,自己反而接受了哪怕对比《凡尔赛和约》都苛刻数倍的条件。给予了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外高加索地区自治的权利,为之后苏联解体、加盟共和国宣布独立埋下了隐患。
这些是当下俄罗斯的主流思想,理解这些,就能够理解为何普丁要在开战之前发表电话讲话的缘由了,批判红色导师,对于普丁而言是常规操作,毕竟在2000年刚刚就任总统访问法国,普丁就到那些失败后流亡法国的白军首领墓地前献花,并称他们为“爱国将领”。
为何在普里戈任叛乱后讲话中将这次叛乱与1917年二月革命相比,因为普丁的意识形态是皇俄沙皇道统,要完成尼古拉二世其未竟事业。
2
如何评价尼古拉二世?历史不容假设,尼古拉二世先是打输了日俄战争,后又在一战中惨败,到1916年前线逃兵上百万,战争难以继续还不停战,还要把首都附近的后备部队送上前线梭哈一把,最终导致兵变,二月革命被迫下台,在内战中全家被杀,这种人用志大才疏、实力撑不起野心来评价不过分吧?俄罗斯历代沙皇上百年的扩张,在他手中输了精光。
俄罗斯当下主流白色史观说什么再坚持一年就好了,德国还打得俄罗斯退出战争了呢,为何不能再坚持一年熬垮英美呢?关键是做不到啊。
看《飘》中描绘的美国南北战争,开始的时候南方好战一个个觉得加一把劲就能打垮北佬,收获胜利的果实,结果战争延续数年后,大量的青年战死,物资匮乏所有人的生活都受到影响,这个时候所有人想的是如何停止这该死的战争,南方战败的消息让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总算结束了。
一战也是类似,开战之初,各国狂热的民族主义者踊跃从军,害怕参军晚了赶不上战争,结果打成残酷的堑壕战绞肉机之后,前线每天数万青年死去,后方由于战时管制物价飞涨之时,绝大多数人想的都是如何停止战争。
俄罗斯从叶卡捷琳娜大帝之后,事实上已经普鲁士化了,以德为师。沙皇一个个都是典型的普鲁士军人装扮,脑袋里都全是肌肉。
普鲁士的崛起,离不开铁血首相俾斯麦。不过世人只看到了俾斯麦铁血的一面,却没有看到他高超的外交手腕。俾斯麦是一个黎塞留信徒,在普鲁士统一德国的过程中,他纵横捭阖,确保英国、俄国等列强不会介入战争,始终只对付一个主要敌人,从不两线作战。在击败奥匈帝国之后,与其签订相对优惠的条件避免其与法国结盟堪称外交典范之作。
俾斯麦在世时,德国跟俄罗斯关系良好。但威廉二世上位时,德国跟俄罗斯关系急剧恶化,最终导致俄罗斯与法国结盟,俄德持续数百年的友好关系破裂,并最终导致两国皇室在战争中下台。
固然威廉二世是个迷信武力、跟大清摄政王载沣一样迷信“我有兵”的二代,不知道忘战必危、好战必亡的道理;但一个巴掌拍不响,俄罗斯沙皇尼古拉二世也跟威廉二世互为镜像,甚至还是一个劣等的仿制品。
至少德国经历了工业化革命,超过英国成为工业强国,而俄罗斯大而不强,工业基础薄弱,连日本都赢不了,不知是谁给他勇气与德国全面开战?不知己不知彼,导致帝国一朝而亡、身死族灭为天下笑,这样的君王有啥“远见”?再有雄心壮志,也要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啊。
当时俄罗斯扩张太快,内部民族和社会矛盾重重,真要有远见的话应该像美国一样采取“孤立主义”,不介入外部事物,专心处理好内部矛盾,将俄罗斯发展成为一个工业国家,而不是像要靠外部战争来解决内部问题。
俄罗斯现在的观念跟德国小胡子在一战之后的言论大同小异,小胡子把一战德国战败归结于犹太人的背叛,如果不是他们德国还能坚持,不会战败。然而在二战中德国坚持到底,结果如何?比一战下场更惨。
这些都不实事求是,过于强调精神的力量,唯心主义。精神的力量再强,也是第二性的,钢铁的意志战胜不了有意志的钢铁。
3
而红色导师与之相反,实事求是,因势利导。打不过德国、不签约干什么?等着德国人打过来消灭他们吗?
二月事变之后成立的俄罗斯成立的临时政府,在十月革命到来之际基本上没有抵抗。战争俄罗斯已经无法坚持下去了,但是停战德国人开出的价码相当高,这些人无法解决这个矛盾,所以都不太想干。红党最初也不想停战,但被德国人打得实在是惨,最终还是红色导师凭借自身的威望,强行签约退出了一战,专心应对内战。
俄罗斯内战如何爆发?在191711月的大选中,红色导师代表的力量得票不到30%,而其对手社民党得票过半,19181月,社民党支持者在莫斯科和彼得堡游行要求交权,结果迎来的是子弹,是为一月事变,俄罗斯内战爆发。
为了赢得内战,红色导师给予各地民族主义者实利,允许建立国家,再以加盟共和国的省份加入苏联,在地位上跟俄罗斯人平等,各地民族主义者踊跃支持红色导师;在战事不利之时杀掉沙皇全家,当时欧洲各国对王(皇)室都是相当尊崇,哪怕是革命都是杀国王一人,而且还是公开审判定罪,像这样未经审判杀沙皇全家的之前从未有过,这样一是破釜沉舟,断了后路;二是反对者们本来就分歧重重,有保皇派有立宪派还有共和派,杀掉沙皇导致反对者们没有一个共同的招牌聚集到一起联合,最终导致被各个击破。
在胜利后,红色导师眼看经济凋敝,采取了新经济政策,引进了大量的美国资本,跟美国相处不错。一战后,美国被老牌列强英法排挤,巴黎和会上两手空空,美国愤而连国联都没参加,因而转向支持苏联、德国,抗衡英法。美国成为世界霸主,要等到二战之后苏伊士危机,美苏联手,将英法霸权颠覆。
红色导师可谓是凭借一己之力,建立了苏联开创了一个新时代。固然是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但红色导师老到的外交手腕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后来民国有一位三点水先生,想要学习红色导师,结果却是身败名裂。三点水先生不及红色导师远矣,遇事就退缩撂挑子,以至于以正宗接班人结果被草头王夺权。
不像红色导师意志坚定,哪怕俄罗斯经济经过斯托雷平改革之后蒸蒸日上,革命理念没几个人响应以至于跑到瑞士做寓公,也从来没有放弃过理念。
生命不息,革命(zaofan)不止,没有坚定的意志和老到的手腕,加之对局势精准的预判长袖善舞多方借力,是不可能成事的。
导师之所以是导师,就是因为他是独一无二的,学我者死,似我者生。就像济公说的,酒肉穿肠过,佛在心头坐,一切都应该随机应变,但这不是普通人能够模仿的,后面还有两句: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
4
红色导师之后是钢铁慈父掌权。因为肃反,很多人觉得钢铁慈父是极左,其实不然。钢铁慈父自然是左翼,但没有最左,只有更左。在左翼中,钢铁慈父其实是中间派,最左的是红军之父托洛茨基,右派是支持新经济政策的布哈林。
红色导师因病去后并未指定继承人,从实力来说,最后可能接班的是托洛茨基,但托洛茨基的左让同僚都害怕,所以给了钢铁慈父机会。
他先是联合布哈林,搞掉了托洛茨基,之后又利用肃反,清洗了布哈林,掌控了大权。明白这些就会了解为何在大清洗中,大量的苏联军方人士出局,为何在苏德战争前夕苏联会轻而易举中了德国反间计,因为钢铁慈父对苏联军方并不信任。
苏联时期有一部诺贝尔文学奖作品《静静地顿河》,作者完全是站在白军哥萨克的角度上描绘内战,为何钢铁慈父会接见作者并公开出版呢?因为那些在顿河地区跟白军对抗的正是托洛茨基的支持者。
钢铁慈父在清洗掉布哈林之后停止了新经济政策,开始推行计划经济和以农补工的集体农庄,其实计划经济虽然空想社会主义者的一种构思,但真正付诸实践的还是德国人。
在一战期间,由于两线作战加上英国海上封锁,德国物资匮乏,在战时实施计划经济,对物资进行配给,一切为了战争。
计划经济事实上是一种战时机制,能够集中一切力量应对战争,钢铁慈父的所作所为符合当时国际局势的发展,战争而不是和平成为当时欧洲的主流,如果没有计划经济,苏联不可能在苏德战争前期损失数百万人和无数装备还能坚持下去,可能等不到英美援助就被德三打趴下了。
普丁对于钢铁慈父倒是很少批判,毕竟钢铁慈父将苏联势力扩张到了中东欧和亚非拉,达到了历代沙皇都没有达到的高度,胜利者是不受指责的。
5
钢铁慈父之后是赫鲁晓夫,在苏联史上,他是一个毁誉参半的人物,连去世后的墓碑都是半黑半白。
赫鲁晓夫是苏联历史上第一个被赶下台的大佬,以对钢铁慈父的政策进行再评价平反而知名。但事实上赫鲁晓夫是一位改革者,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时移世易,变法宜矣。
计划经济适合战时但不利于长期发展,由于英美的核技术和海上力量优势,世界大战打不起来。在二战刚结束时,苏联的钢铁洪流是有机会南下拿下整个欧洲的,但英美以核武器吓阻苏联,宣称苏联开战的话将会以核武器打击苏军,导致苏联不敢南下。
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中,更是以海上军事力量优势逼迫苏联撤除了古巴部署的核导弹,加之二战后西欧经济的发展军事力量的增长,苏联南下扩张已不现实,只能跟西方比拼和平发展。既然拼经济而不是准备第三次世界大战,那么计划经济自然要进行改革,如果没有赫鲁晓夫的转向和改革,苏联的经济崩溃会更早到来,不会等到90年代。
赫鲁晓夫改革经济没什么,毕竟这是一个帕累托改进或者准帕累托改进,绝大多数人都受益,苏联权贵阶层也不例外,钢铁慈父治下过得胆战心惊,也无法寻租,大家的日子都过得很清苦;但赫鲁晓夫的干部制度改革可谓是捅马蜂窝。
当时苏联干部老化严重,人浮于事,于是赫鲁晓夫出台政策,干部能上能下,各级委员会成员最多不得超过三届,基层两届,每次换届基层更换一半,中层三分之一,高层四分之一。
俗话说断人钱财如杀人父母,何况是断人前程呢?苏联权贵阶层不干了,闹了两次最终把赫鲁晓夫选下台了。
6
赫鲁晓夫之后是勃列日涅夫,苏联勋宗。勃氏得到这个称号,是因为他喜欢给自己颁奖,像西边某国一样,得到的奖章可以做防弹衣了。
苏联前三任大佬都还算人杰,而且都是自己争取的机会,哪怕是赫鲁晓夫在钢铁慈父之后冲锋在前,拿下贝利亚,而勋宗能上位则完全是天上掉馅饼。
勋宗是乌克兰人,而赫鲁晓夫长期在乌克兰工作,因而赏识他让他进入核心决策层,勋宗才能平庸,一向低调,在反赫鲁晓夫的行动中也是瞻前顾后,在得知赫鲁晓夫知晓他们计划时,他脸色面色苍白颤抖着双手小声地对同党说道:“一切都完了,他知道了细节”。
这也是勋宗一贯的形象:胆小怯懦,随波逐流。如果不是同事拦着给他鼓气,估计他会跑去向赫鲁晓夫忏悔请求宽恕吧。
在反赫鲁晓夫的行动中他并未出大力而是随大流,但因为中坚力量谢列平等人相持不下,最终勋宗因为能力平平而被各方接受被推上了大位。
勋宗上位之后,废除了赫鲁晓夫一系列改革方针,苏联改革半途而废。勋宗虽然能力平平,但对于抓权还是一把好手,最终把苏联所有的大权都掌握在手,兼任所有职位,大肆提拔亲信老乡,以至于在苏联高层形成了一个(乌克兰)第聂伯帮,腐败问题严重。
不过权贵集团也没看走眼,勋宗对于权贵集团那是相当友好,老领导赫鲁晓夫得以善终;跟他争权的谢列平也安然退休,后来因为退休金不够花找勋宗,勋宗海特批经费解决;赫鲁晓夫实施的干部轮换政策也取消了,带来的后果是干部老龄化严重,勋宗本人死于任上,之后两任大佬短期内因为健康问题而去世。
对外则向军工集团妥协,发动阿富汗战争让苏联陷入泥潭,成为拖垮苏联经济导致苏联解体的关键因素。可以说苏联实亡于勋宗,之后的大佬已经无力回天。
不过勋宗的运气实在是不错,执政前期正好碰上石油危机,石油价格大涨,苏联天降横财,加之赫鲁晓夫改革见成效,前人栽树后人乘凉,那段时期苏联看上去蒸蒸日上,实则是架子虽然未倒,但内囊已空。
7
勋宗之后的两位大佬,都是垂垂老矣的老人,因为身体原因上位未久就挂了,因而苏联高层选择了最为年轻的大佬戈尔巴乔夫上位,1985年上位时不过54岁,直到2022年才去世,此时苏联都亡了30多年了。
到了戈尔巴乔夫上位之时,经过勋宗停滞的十多年错失改革机会,苏联其实已经内忧外患,各种矛盾全面爆发回天乏力了。
戈氏虽然做了种种努力进行改革,但最终还是大厦将倾,一木难支。在1991819事变之后,黯然下台,苏联解体。
网络对戈尔巴乔夫的评价两极分化,一些人认为戈尔巴乔夫维护了世界和平,有不少人认为戈尔巴乔夫导致了苏联解体,是罪人。
其实苏联解体的缘由,楼主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经多次分析过,这里不再复述。也就是说苏联的衰亡跟戈尔巴乔夫无关,是积重难返,他只是成为最后接盘者。能够让一个帝国和平解体,而不是出现内战和动荡,戈尔巴乔夫善莫大焉。
当年印巴分治,数百万因此而死亡;南斯拉夫解体,也带来了血腥仇杀,各方互相屠杀其他方的民众和支持者,出现了万人坑;而苏联还是一个有着上万枚核武器的核大国!
难道非要硬抗到底玉石俱焚、核武器乱飞死上几千万人才好?世界一个联系的整体,哪怕核武器飞不到自身头上,核冬天带来的农业减产也会影响全球每一个人啊!
正是因为害怕苏联解体出现的不可控和混乱,美国当时并不支持苏联解体,19918月,老布什到访乌克兰基辅,在演讲中明确表示不支持乌克兰独立,明面上说了很多冠冕堂皇的理由,其实还是怕出现流血和混乱。
避免血腥内战,核武器和平移交,这是戈尔巴乔夫的功劳,可谓是识时务者为俊杰,这个结果对于各方同样都是有利的。
对于原苏联地区的民众而言,避免了战乱;即使对于苏联的权贵而言也是大有好处:他们中一些转向右翼民族主义,成为新朝的官员,其他的也能成为议员,退休也还有退休工资发放,如果顽抗到底,出现内战像尼古拉二世一般,是要全家被杀的,即使能流亡海外的白俄权贵,一个个也都穷困潦倒。
哪怕对于大国而言,苏联和平解体之后,北方威胁消除,可以裁军百万专心发展经济,才之后的经济高速发展黄金期。
PS:下一篇完结。《罗斯今事》,讲新罗斯开国,枭雄叶利钦和普丁上位,莫斯科和彼得堡双城记。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