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金融界,有两名行长写得一手好字,一位是绍兴的宋汉光,另一位是海宁的张一兵。前者善写隶书,汉隶、清隶,以及乡贤沈定庵先生隶书,均时时见于他笔下,书作大气磅礴,力能扛鼎;后者截然相反,遍临王羲之、米芾、赵孟頫、文徵明等文人书家作品,写得一手冰清玉洁的小字,无论短笺、对联还是横批,加上别具匠心的纸张形制,优美清雅,从容散淡。
认识张一兵,是在21世纪初,那时我还在中国美术学院成教学院担任书法教师。他年长于我,寥寥几次见面,总是尊称我为师傅,让我有些无地自容。因为我既没有手把手地教过他写字,也没有对他的书作作出过精准的点评,见面点头寒暄,彼时年轻的小先生如我,怎能担得起师傅这个称谓?而他总用哝糯的海宁口音将师傅挂在嘴边,亲切自然,毫无违和之感。犹记得那时他专写米芾一路行书,能把八面出锋的米芾写得文雅安静,要有相当一番功力。总之,他字如其人,儒雅谦和,举止合辙,风度翩翩。
之后相当长时间,我们彼此无多联系,我想他应该是忙于自身的专业。可我是一直惦记着他的,他到哪里高就了,他的字写得如何了……
疫情中的某一天,一兵用我最老的手机号加上了我的微信,跳在屏幕上的那句师傅,唤起的竟是二十年前的回忆,一如既往地亲切。他发来心经、对联等,让我批作业稳稳妥妥,冰清玉洁,这是发自肺腑的评语,我惊讶于他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将字写到了几近专业的水平,点线果敢利落,字形亭亭玉立、温雅合度,满纸的书卷清气。他发信告诉我,已任人民银行湖州市中心支行行长,晚上看看书、写写字,因为喜欢。之后,他几乎每天发作品给我,总问我这样写行吗?虽然对他的日课,我没有及时作出评价,但钦佩他的勤奋,小草书的融入,多字短笺的尝试……一步步看他往温润、灵动、有味的方向精进,真心为他高兴。我建议他出个小册子,或办个小展,他谦虚地说未入门庭,贻笑大方。私底下,他却在暗暗与自己较劲,且看微信中的这些表述:相同形式搞点小的不同逼着自己在其他书体上也要花点功夫研习一下给自己点动力,可能进步会快一点。我鼓励他:不要怕拿不出手。好字要大家分享,才能共同享受美好。
现在一兵的书法日课是临好帖后抄个跋,他自己戏谑王非王,米非米,我说这是最好的状态,笑评非王非米实为张。他马上紧接一句:是的呀,学书到最后写的都是自己。我们一直倡导专业的学书者保有这样的习惯,又有多少人能够践行呢?而作为金融专业的习书者张一兵,却努力逼自己沉下心去写字,此弟子真可教也。
就书法而言,不是专业,也可成为高手,张一兵用行动作出了例证。
(作者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艺术简历
张一兵,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联志愿者协会会员,中国人民银行文联理事。作品曾获第三届中国职工艺术节书法一等奖,全国青年国庆书画展二等奖,全国金融系统书法美术展金奖,中国人民银行系统书法美术展一等奖,第四届、第五届全浙书法大展铜奖,第三届浙江省中青年书法篆刻展铜奖。十多次入展中国书协主办的《当代书坛名家系统工程---全国千人千作书法大展》等全国性书法展。作品多次在《美术报》《书法导报》等专业刊物发表。
本文刊载于《金融博览》2023年第7期
投稿邮箱
订阅方式:
1. 邮局订阅:邮发代号22-488
2. 电话订阅:010-6326 5031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