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七叔东山再起”关注公众号
和十万投资人,分享别样人生
《人民日报》夜读里说了这样一段话:
你曾经吃过的苦嚼透的知识都会在你的心里发芽生长,它会生长成参天大树,会成为你的后盾,你的努力终会在草长莺飞的那一天得到结果,所以请你努力,为了你自己!
于是“请你努力,为你自己”成为了今年的广告语。
挺好的一个论点,但是在社交媒体上却被疯狂嘲讽。
反正我转了一圈,就没看到有正面的评价。
我发现现在流行一种现象,凡是官媒提倡的,群众都要反对。
之前让你“好好干,日子会越来越甜”,有人说牛马好好干,鲶鱼们日子越来越甜,你负重前行的时候,一定有人帮你岁月静好;
人民日报说“加油,负债人”,有人怼这些负债到底哪里来的,不正是房价做的孽么,房价这么高收割百姓,到底是谁的问题?
还有说“格局小,纠结的都是鸡毛,放大格局,人生不可思议”,有人就怼你格局大,难怪听不到底下人的声音。
现在让你“为了自己努力”,又有人说格局小了,水平堪忧。
类似的案例比比皆是,只要它们说一点看似正面的观点,就一定有人从某个角度进行抨击。
关键是,这抨击的角度虽然刁钻,但你还真不能说完全是发泄。
格局大了不行,格局小了也不行,让你努力工作不行,如果让你躺平肯定更遭人喷。
将心比心,如果我是人民日报的总编,这工作真的好难做,怎么说你们都不满意。
对此,老夫甚是不解,觉得又好气又好笑。
我很想问一句,官媒到底怎么说,才能引起大家的共鸣?
实际上我在《这种洗脑方式已经过时了,请官媒们接点地气》这篇文章的末尾也写过类似的话:
小伙伴们大多都很支持七叔的看法,他们认为虽然这是一碗鸡汤,但也干了。
说明大家还是挺认可这种观点的。
所以吧,我觉得主要矛盾并不在于观点本身有没有问题,而是谁发布了这个观点,这才是关键。
对于老夫而言,七叔这个人设本身就是个草根,和普通人一起吃五谷杂粮,爱憎分明,大家之所以喜欢我的文章,是因为我喜欢说真话,不喜欢弄虚作假。
大家把我看成“自己人”,那么“自己人”讲的话有一种先天的亲和力,大家会先入为主地认为“七叔”说话是有道理的,然后再代入自己的生活,发现的确是这样,于是更加加强了这个观念。
当“七叔”说“做人自私一点,要为自己负责”的时候,大家会认为“真性情”,“人生本应如此,不该背过多的枷锁”。
相反,当官媒说了这个话,口味就完全变了。
因为很少人会把它们视为“自己人”,它们更多的是站在更加宏观的视角看待问题,比如站在国家的层面去思考问题。
这里矛盾就来了,老百姓更关心身边的油盐酱醋,而国家的利益很难完全渗透到老百姓的生活中去,这两者之间甚至有着巨大的鸿沟。
比如大家最关心的房价,两者的诉求恰好相反。
久而久之,官媒的人设就慢慢远离了“自己人”的人设,甚至形成了对立关系,它无论说多么正确的观点,大家第一时间并不是去思考+认可,而是质疑+反对。
这可能就是所谓的“塔西佗陷阱”——不了解的大家可以自行百度,不方便放在文章里。
总结下来就两个字——立场,如果受众群体认为你的立场有问题,你的观点越是励志,大家听在耳里就越觉得讽刺。
就拿这次“请你努力,为你自己”来说,我觉得挺接地气的说法,无论什么年代,努力了肯定比躺平要强,为自己总比说一堆假大空要实际。
我个人是十分赞同的。
即便如此,大家却不买账,只能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令人感到非常遗憾。
除了立场以外,更深层次的问题是“普通人到底有没有能力为自己努力”?
我觉得现在不少年轻人对“努力”这两个字已经产生了排斥,自己拼死拼活努力活着,最终得到的回报只不过是一些残羹剩饭,而北极鲶鱼或者周公子们靠着家族的传承,就可以很轻松地过上美好的生活。
努力在关系面前,一文不值。
于是,人们渐渐明白一个道理,靠“努力”很难改变自身阶级,甚至自己努力付出的大头依然被夺走了。
你再说什么“为自己努力”,就显得很可笑,黑色幽默直接拉满。
究其原因,只能说现阶段我们的分配方式出了很大的问题,真正付出努力的个体被忽略了,而财富大量地向极少部分人集中。
就像招行发布的报告一样,2.12%的金葵花客户拥有的总资产占了总客户资产的82%,如此的财富集中度实在是令人咂舌。
因此改变分配方式已经变得刻不容缓,只有这样才不会辜负个人的努力,让人们充满希望,让年轻人可以望子成龙。
就好像当初我们的父母看我们那样。

 我是七叔,一个亏了大钱,又爬起来的男人
这个人,有点风趣,也有点骚气
往期好文: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