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小时候,曾听姐姐讲同学的妈妈在菜市场上被人拍了“拍肩粉”的故事。
——迷迷糊糊把坏人领回家,然后把家里现金、银行卡、密码、黄金首饰都给了对方。
因为姐姐的这个同学我也见过几次,所以当时这个故事让我大受震撼。(比看故事会还震撼)
后来在10年的时候,我看到一档科普节目。节目分别采访了一位权威医院的麻醉医师和一位资深的一线民警。
那位医师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药物是能控制他人意识的。
即使有人服用了大剂量的镇静、安眠类药物,服药者也只会陷入沉睡,而绝不会对他人言听计从。

那位资深民警则告诉我,他做笔录时没少见受害者描述一些虚构的情节,比如被“乖乖粉”、“听话水”迫害的情节。
他对这些虚构情节心知肚明,但同时他也能理解受害人为什么要加入这些主观描述。这都源自于受害者的自我保护心理——“完美受害者的心理”

资深民警举了一个实例,说有一老太来报案,称在菜市场上遭人下药,迷迷糊糊把人领到家里,结果被骗走了好几万元。后来经过他详细询问,老太终于道出了实情。
原来事发当天,她在路上遇到一个算命仙姑,说她家有大难,如果不把家里现金和首饰包起来作法,灾难恐将降临。刚好那阵子老太太的儿子做生意不顺利,赔了很多钱,所以老太就听信了谗言,结果落入圈套。
被骗钱后,老太担心家人责怪她,也难以面对让儿子的经济状况雪上加霜的自己,所以就编了“听话水”这个在新闻上看过的说法,自欺欺人。

看完这个科普节目,我第一次对“完美受害者心理”有所认识。

现在我也无从考究“乖乖粉”和“听话水”的源头是从哪开始的。也许是当年的某本武侠小说,也许是某部香港电影的情节,
总之当年故事会没少写这样的文章。

”请小心那些拿着香皂或香水去家里推销的人,只要你闻一闻他们的产品,很快就会晕过去,随后值钱的东西都被拿走...
我朋友走在路上,被对向而来的人喷了一口烟(或是抽了别人的烟),意识很快就模糊起来醒来之后就发现自己身上的钱都没有了。
我亲戚在大街上被陌生人拍了拍肩膀,马上就神志不清,不仅主动把银行卡密码说出来,还把身上值钱的东西都给了别人,醒过来之后居然不记得这一切。“

很长一段时间,社会上流传着上面这些有神乎其神的猎奇故事,带有描写,甚至包装成警告,然后却带来了社会性的恐慌传播
很多人因此记住了“乖乖粉”和“听话水”,等到这些人被骗后,他们为了减少自己的心理负担,就会说,遭遇了“乖乖粉和听话水”。
这是“社会性谣言”和完美受害者情节加在一起的化学反应。
而且当年很多遭遇江湖骗局的受害人都是家庭妇女和老人家,说自己是被药物迷魂了,容易获得家人的谅解。

实际上,基于心理安慰和社会责难等原因,受害者都愿意给自己安一个“完美受害者”的身份。
——“我已经被骗了,我已经承受了巨大的损失,为什么还要让我承认是自己的疏忽大意造成的呢?为什么还要让家人,网民来指责我呢?这太让人难受了!谁还没有疏忽大意的时候呢?”

刚好在不同的年代,总会有同样的媒体为了迎合大众,描绘出一种基于新技术、新工具的“完美犯罪”。来贴合受害人的“完美受害人心理”。
然而“完美犯罪”容易引起社会性恐慌问题。仔细想想就会发现,“完美犯罪”,就意味着这是一种每个人遇上都会上当的犯罪,意味着社会上的每个人都成了潜在受害者,避无可避。
这也是为什么“拍肩粉,听话水,AI换脸视频通话”令人恐惧的原因,这也是为什么这类谣言总会迅速传播开来的原因。
如今,同样的事情正在发生。很多遭遇“冒充熟人诈骗”的受害者,在报警时便声称“在视频通话中遭遇AI换脸”的陷阱,又因为AI换脸无懈可击,所以才被骗。就像我上篇文章所说的,“AI换脸技术”正在成为新时代的“拍肩粉”和“乖乖水”。
(跳转链接)
人在一些事情上是很矛盾的,你很少听见有人说自己是完美的,就算是自大狂这时候也会谦虚地说,
自己的缺点就是太自信。
但人们却要求受害者完美。
人性就是,每个人都有一时上头、难以控制的情绪,大家都有纷繁复杂、沟壑难填的各种欲望。而诈骗针对这些人性而实施,没有人能做到百分百不被骗。
为何做人都无需完美,做受害者就要完美?只是每个人都要乱世带刀,提高认知而已。
现在,如果你上网搜索“乖乖水”或者“拍肩粉”,八成还能搜索到销售迷药的骗子,当然,百分之九十九是空手套白狼,骗你定金。同样的,你上网搜索AI换脸视频通话技术,也会有相应付费教学课程,你品品。
都是一样的,历史循环而已。


终结诈骗 原创出品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仅用于公益传播
联系、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