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顶嘴让人气得牙痒痒,但有时仔细听,好像也颇有道理……这时候,爸妈该如何在维持原则与尊重孩子之间,找到平衡?
Q1孩子是在“顶嘴”还是“说理”?

孩子中年级以后,大人说什么都反驳。有时候听起来很有道理,有时候觉得他根本就是故意唱反调!请问,要如何判断他是在“顶嘴”还是“说理”呢?
由于父母在孩子年幼时,已习惯孩子单向接收讯息的模式,所以当孩子长大,发展出自主性,开始对父母的意见表达出不同的想法,或对命令产生质疑时,父母很容易感到不舒服,觉得孩子不像小时候那么听话顺从。
有些父母可以带着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的改变,鼓励他独立思考,接纳他不同的想法。若觉得孩子的意见不错,可以采纳、给予肯定,并不觉得自己的权威或尊严受到挑战。在这种互动氛围下,孩子的声音被倾听和尊重,就不会有所谓“顶嘴”的情况发生。
“顶嘴”这个词,意谓着下对上的不敬或不顺服,容易出现在较具有权威性格的父母身上。若父母认为小孩应该服从父母的想法,不该有自己的意见,孩子的意见表达就会被定义为“顶嘴”,很容易被驳回。久而久之,有些孩子会决定不再表达,因为表达无用。选择不表达的孩子也分成两种,一种是完全不信任自己的想法,一切以父母的意见为意见,长大和别人相处时,也容易成为没有声音、没有意见的人;另一类是发展出阳奉阴违的行为模式,表面上顺从,私底下依自己的想法行事。
另一些会“顶嘴”的孩子,个性上不全然顺从权威,他们在意见常被驳回的情况下仍锲而不舍。因为他们经验到温和的方式通常没用,进而发展出更强烈、更有情绪的表达方式,导致父母觉得孩子态度不好。但通常孩子会有情绪,是因为他的表达得不到父母的倾听和了解,才会转用激烈的方式来表达,其实,孩子只是渴望被倾听。
所以,当孩子有不同的意见时,父母应该觉得高兴,这表示孩子逐渐长大,发展出自己对人事物的看法。就像我们成人也经常有不同于父母的看法,但并不会定义自己在顶嘴,我们只是在表达不同的想法而已。
下次当孩子表达不同的意见时,可以回答:“你有自己的见解,很不错。”但不代表一定要接受他的想法,因为我们要肯定的是孩子勇于表达的行为,当孩子觉得自己的想法被听见、被肯定时,目的已经达到。
你可以和他透过就事论事的讨论,把一件事想得更透彻。或许最后他的意见未被采纳,但在过程中他的想法被倾听,得到尊重,就不会出现顺从压抑或反抗顶嘴的现象。
Q2当孩子说:为什么你能,我不能?
小孩生气时大声或发脾气,大人总说:“生气时不可以这样。”但大人生气时也难免如此,导致孩子说:“你生气可以大声,为什么我不能?”遇到这情形时,该怎么办?
有研究指出,情绪管理能力与年纪不是成正比,所以并不是爸妈比较年长,就比较会管理自身情绪。对于孩子抓住自己的小辫子,爸妈应该五味杂陈,但值得开心的是:孩子反应敏捷,且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先提醒爸妈“生气时不可以......”这个“不可以”,并不是不能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感受,而是避免不当的生气冲撞方式。接下来,父母需鼓励孩子以合适的方法表达及管理情绪,用更合宜的方式说明想法与冲突。对于这个教养问题,在此提供三点建议:
1、父母要“权威”而非“威权”:研究显示,威权式教育(孩子所有行为规范都由父母决议)虽可立即让孩子服从,方便管教,却会让孩子较没有自信及情绪化;反观权威式教育下的孩子,生活规范虽由教养者制订,一旦产生亲子冲突,教养者会把握机会和孩子讨论,让孩子愿意主动思考。
2、将孩子的反应视为机会教育:面对孩子的疑问,爸妈可先试着让自己冷静下来,试着肯定孩子愿意提出自己的不舒服;接着与孩子讨论:“喜欢爸妈生气时大声说话吗?爸妈也不喜欢自己生气好大声......”一起学习更适当的情绪表达方法。
3、示范“厉害的生气”:透过爸妈在生气时能够瞬间冷静与孩子讨论,孩子会发现原来“厉害的生气”是能够收放自如的。该生气时生气、该冷静时冷静,正如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提到:“适时、适地、适人、适如其分的生气,才是情绪管理的最高表现。”
Q3当孩子问:为什么要听大人的话?

小一儿子说要自杀,原因是:“为什么小孩要听大人的话,不能自己做主?”其实我们的管教算不严格的,但他从小就很有想法,常规很难训练。我们的教育是哪里出了错?
看来不是哪里出了错,而是孩子透过这种方式向你提出他的自我主张。你能够不被孩子表面的话吓得不知所措,并进一步厘清孩子会这么说的原因,孩子心里的不平已经被你听到,这对他来说是件很重要的事。但这也让我们思考几件事:
1、聆听孩子的需求。孩子说要自杀,在某方面来说,代表想要消失自己,那是种对自我或自己的想法没有被重视的失落。或者他认为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是自己无法掌控的,只有生命是自己可以控制的,因此用这种说法来呈现他的失落跟需要。倘若孩子不以说要自杀的方式,而是说出他的需要,大人能够听得到吗?如果孩子能感受到大人的同理,即便他的需求无法立即获得满足,或许他就不会认为一定要说自杀,大人才会重视他的意见。
2、引导孩子说出真实想法。试着让孩子知道,大人能了解,他一定是非常生气及无奈才会这么说。但这样说,大人仍然不会知道他发生了什么事,如果他能够明白的说:“生活中很多事,我都不能听自己的,我很生气。”“事情都是大人决定,我很生气。”大人就会知道他在意什么事,并知道怎么帮他。
3、部分放手,教孩子学会自主。你提到孩子的常规及自主性需要训练,是因为这个原因,让你不自觉就介入了孩子的生活,使他误以为都要听大人的吗?如果是,孩子是否知道他的行为决定了大人介不介入,甚至影响大人判断孩子自主能力的程度呢?你可以先请孩子列出,他觉得生活中哪些事情是可以自己做主、哪些事情是被决定的。在可以做主的部分,告诉孩子你看到他做了哪些事,所以信任孩子让他自行安排;在被决定的部分,让孩子了解有些事在他这个年纪还不能做主,如安全或影响他人的事,但有些事可以学习自行安排,如写功课、游戏、洗澡时间的规划,并问问他想从哪件事开始学习。有些家长会与孩子约定十点上床睡觉,十点前的时间规划就交由孩子自行安排,倘若过程中影响到家人的作息,再提出讨论,在磨合中找出家人共同生活的共识,也让孩子学习计划,做自己的小主人。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