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美国《世界日报》世界OnAir,可在Google Podcast、Apple Podcast、Spotify收听, 原文地址:https://www.worldjournal.com/wj/story/121469/7294233
十二年前,程静的小儿子刚出生,身边好友向她提出了创办一份专门给ABC的杂志的想法。程静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主意。
「ABC(American Born Chinese,在美国出生的华裔小孩)在美国的成长经历有一定的特殊性,他们可能会孤独,长大后也会有文化认同的困惑。如果在这事上尽我自己的一份力,我觉得挺好的。」
几个志同道合的家长,带著陪伴华裔小孩成长的爱意,孕育了「小枇杷」杂志,程静则成为了杂志的主编。程静表示,给杂志取名「小枇杷」,也符合华裔家长们对小孩子的期待,「因为枇杷黄皮黄心、中国特产、快乐阳光、甜美多汁。」
程静是两名在美国出生的华裔少年的妈妈,商科出身,但写作一直以来都是她兴趣所在。第二个孩子出生之后,程静干脆就成为了小枇杷杂志和其背后非营利组织嘉树出版社的主理人之一。除了刊物,嘉树出版社旗下还有电台、双语书APP以及线下读书会,全方位给华裔家庭提供中文学习的环境。
小枇杷十周年庆团队与家属合影
开一期《小枇杷》杂志,看得见编辑团队的用心——双语目录、难词注音、贴合ABC小孩生活情境的故事连载、双语口语表达标注、给家长提供的伴读辅助等;选材上面,从日常生活到传统节气和中国节假日,从古代文化典故和历史人物到贴切中国时事的热点,每期杂志覆盖不同的方面。程静也强调,小枇杷与传统的中文教材区别之处,就在于其灵活性和趣味度,相比以学习中文这门语言为主要目的,更专注于帮助小孩学习中国文化。
「创办杂志的时候我就强调,文化大于语言。通过这本杂志,更重要的是让小孩了解中国文化,而不是把中文学到什么水平。
这种教育理念,也贯彻在程静自己家中。尽管身分之一是双语儿童杂志的主编,在教孩子学习中文上,她倒是显得更加放松一些,有送孩子去中文学校,平时在家也是用中文沟通,但是评价小孩中文水平的时候笑说「孩子中文不错,但不是特别突出」——这或许跟华裔家长在刻板印象下的「鸡娃」形象大相径庭。
程静表示,小枇杷「不参与任何造成『内卷』的活动」。在她看来,美国华裔家庭勤劳上进,但也意味著孩子成长过程中面临激烈的竞争,特别体现在对优异成绩的要求上。相比之下,学习中文的优先级别也顺势降低,孩子静下心来,通过阅读一份杂志去了解自己的文化,就成了难事。拒绝内卷,在程静看来,等同于回归养育孩子的根本——关注ABC的情感需求、心智健康、身分认知,「让他们成为有文化底蕴的人」。
《小枇杷》杂志关注的内容以及使用语言,让其注定在美国会成为了一份小众的杂志,但是这也是一份重要的、被华裔家庭信赖的刊物——在图书馆、沉浸式中文学校和想要培养双语小孩的华裔家庭,都有小枇杷的身影。一直以来,公众捐赠支撑了小枇杷杂志运营所需费用的一半,其中不少来自成长过程中受到过杂志帮助,想要回馈的小读者。虽然发行数量和团队人数在有限的资金下难以扩张,但是程静表示,目标是「尽量做到小而美,保持质量」,同时不改初心。
程静表示,每一期杂志的封底,都印著创刊的宗旨:增强华裔儿童作为少数族裔的自信心,培养他们宽广的视角和开放的心态。「我希望他们能够作为世界公民去思考问题,而不是作为『美国人』或者『中国人』。他们要认同美国文化和中国文化,还有对不了解的文化持有一种开放的心态,同时具备批判性思维,不被任何一种势力洗脑。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