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有两个国家的关系,像中美一样复杂纠结。任何两国之间的一点风吹草动,都能引起官方与民间的轩然大波、口攻笔伐。
几十年前就有人如此形容——一讲到中国,美国人就分成了两类,一类患了神经病,一类患了精神病。事实上,这也是很多中国人提到美国时的典型症状。无论在中国还是美国,都只有极少数人才能正视历史,看清事情的本质和真相。
《美国在中国的失败》是这样一部少有的能够直面问题的著作,讲述了从1941-1950年这段最难以被正视的历史,让我们看到为什么“历史的友谊发展到顶点,却变成互相间的敌视”。
◎不仅是美国在中国的失败,更是一场20世纪最大的地缘政治灾难
仅仅十年的时间,中美关系经历了彻底反转。从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的蜜月期,到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而彻底崩溃。美国在中国半个多世纪的努力彻底成为泡影:以往的善意被误解为敌意,相互责骂代替了友邻对话;政治、舆论乃至军事的对抗,代替了曾经的合作、交流、援助和并肩作战。
这不仅仅是一场美国外交政策的失败,更是20世纪最大的一场地缘政治灾难:地缘上,中国的正式版图发生了极大变化,从“海棠叶”成为了“大公鸡”,台湾从此成为一块“心病”。观念上,美国在中国的失败,本质是中国自由主义的失败。从此,激进主义最终席卷了这个东方大国,中国踏上了一条与美国一开始的意愿完全相反的“大国之路”。
◎一枚反射当下中美问题不可多得的棱镜
良好的意愿和高尚的理想,为什么总是带来悲剧性的后果?为什么以争取中国人好感的目的开始,却以激发中国人反美的现实而终结?以往,意识形态领域的简单思维,“对立”、“斗争”的语汇,遮蔽了问题背后的多样性。
《美国在中国的失败》像一枚不可多得的棱镜,不但将问题“折射”,聚焦到最关键的方向——整个四十年代的美国对华政策——上来;还通过“色散分解”,将光线解析为丰富的光谱,还原出问题的本质——愿望与现实错位的背后,是思想的立足点与政策所遵循原则的内在矛盾。
最重要的是,它还清晰地“反射”出当下现实困境的根源:时至今日,我们仍然处于这场灾难的延长线上,所有的冲突与阴影都有它的回声。
◎历史亲历者+跨文化背景
透视这段历史,需要的不只是对史料的掌握,更需要足够的国际政治视野,对中国和美国两种文化都有足够的了解与关切。作者美籍华裔学者邹谠毕业于西南联大,身份特殊,既是国民党元老后代,历史的亲历者;同时又是芝加哥大学政治学教授,十分熟悉中美彼此的政治运作与交往的手法和心理。
也只有这样的作者,才能将美国对华政策充满悖论的自相矛盾,美国内各种政治力量在对华政策上的博弈,中国内部国共双方不同阶段的斗争与妥协、手段与目的、攻防转换与进退变化,都展现得淋漓尽致。因此,哪怕是在更多档案解密开放的今天,本书的价值也丝毫不减。
长按下图,识别图中的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先知书店独家好书《美国在中国败》(还可在规格中一并购买《美国对华情报解密档案》):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