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商业角度  破解世界变化
 这是「商业侦探佳」的第 90篇视频  
可以说,在华尔街上,没有谁比这家投行的朋友圈更高端更硬核,从财政部长到央行主席再到国家首相,从这里走出了不但是金融圈最富有,更是全球政治圈最有权势的一群人,这个当之无愧最高大上的金融巨头,就是高盛。今天我们就来说说高盛的崛起和衰落,
一个关于犹太人的智慧,权利和贪婪的故事。
草根小商贩的崛起
高盛——Goldman Sachs,和很多西方的大公司一样,其实都来自人名。今天的高盛虽然360无死角的高大上,但它的起点却和摩根大通的老钱背景完全不同,草根得不能再草根,为什么这么说?
我们先从Goldman的部分说起,这个词就来自创始人叫做Marcus Goldman(马库斯)的名字。马库斯1821年出生在德国的犹太农民家,1848年,漂洋过海移民到了美国。这里插入下时代背景,就是当年马库斯算是从德国到美国的犹太移民潮的一员,为什么会出现移民潮?一方面因为1848年,德国爆发了3月革命,很多人逃亡,另外就是因为在德国的犹太人太难了,除了对他们做的生意有特别多的限制和额外税收,大量年轻人失业,甚至在马库斯出生的巴伐利亚地区,对犹太人的生育和结婚还有限制,你想生孩子,必须家里有人去世才能有名额!
所以从1836年开始,很多犹太人举家从德国,以及周边东欧国家搬到当时的新大陆美国淘金。这批犹太人虽然都很穷,但骨子里都有做生意的基因,大部分成了往来各地的小商贩。首先落脚费城的马库斯就是其中之一,这起点够草根吧?
到美国后做了十几年商贩生意的马库斯成家立业,有了一定基础,在1869年又带着全家搬到了金融中心纽约,在华尔街边上开起新生意,因为他看到了一个商机。他发现他们犹太生意圈里,很多小生意人贷款很麻烦,不但因为他们贷款额都很小,而且对于银行来说,信用风险评估太麻烦,所以都不愿碰。为了解决这个痛点,马库斯跳出来,成了第一个做商业票据买卖的人。
看准赛道建立的家族生意
商业票据就是企业短期借钱工具,和债券很类似,只是到期时间更短,简单得说企业通过发行这种票据来融资,最后谁拿着票据,就按票据兑现本金和利息给谁。一般马库斯会直接买这些票据,再倒手给银行等大金融机构。因为马库斯对犹太生意圈非常了解,善于控制风险知道买谁家商业票据靠谱,所以机构们也愿意和他做生意。而对于机构来说,不需要和借钱的企业打交道,通过交易商业票据而不是放贷,也能赚到利息,中间还可以倒手。
作为第一个交易商业票据的Dealer,生意意想不到得好,第一年马库斯经手的生意就超过500万美元,就这样马库斯把大金融机构和小商贩之间的借贷盘活了,自己赚到了大笔差价,也建立了高盛的雏形,成为商业票据生意的Number 1
到了1882年,马库斯拉了自己的女婿Samuel Sachs(塞缪尔·萨克斯)入伙当合伙人,这下Goldman遇见Sachs,公司更名Goldman Sachs,有了高盛现在的名字,同时形成高盛的合伙人制,就是少数几个合伙人共同拥有和管理高盛,并且共负盈亏,1885年马库斯的儿子亨利加入成为第三个合伙人,他也带高盛的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篇章。
 “逼”出来的投行生意
大家可能也发现了,高盛和之前说的摩根大通(链接)算是同时代创立,其实基本你叫的出名字的美国金融巨头的背景,都能追到这个镀金时代金融爆发的好时候。但高盛抓住的镀金时代红利和摩根大通则完全不同!
那时候的高盛是个纯犹太公司,从犹太人移民潮开始,美国也有不少反犹太的势力,像商业银行、铁路等等这些JP Morgan当年玩得很溜的大买卖,但是都不让犹太人碰。知趣的亨利就盯上了上市这样的投行业务,这里和大家简单解释一下,商业银行主要做存款和贷款的生意,而投行主要就是协助企业在金融市场搞事情,包括上市、发债融资、收购合并等等都是投行的业务。
而亨利想帮企业做上市,于是就先在1896年,在纽交所拿到一个席位,获得资质,同时绕开铁路这样犹太人碰不了的产业,着眼于没那么火,但犹太人资源多的零售业。1906年,亨利靠着自己和同样是德国犹太人背景的生意人——百货商店Sears的大股东朱利叶斯·罗森瓦德的私人关系,获得帮助Sears在纽交所完成IPO的机会。作为承销商的高盛,首创用企业未来的赚钱能力来来定价的模式,在行业里一直沿用之间,而高盛的上市业务就此火了,这之后United Cigar等等零售企业都是高盛帮着IPO的,而光是亨利直接参与就有50多个
拯救高盛危机的“清洁工”
但高盛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也亏过钱,也有过危机,而高盛能低谷反弹,甚至业务再上一个台阶,就必须要说到一个叫做西德尼·温伯格的人!温伯格有个外号,叫做“华尔街先生”,光听这名字,是不是就知道他江湖地位不低。温伯格也是来自犹太移民家,1907年,才16岁就加入高盛,你猜他做什么?就是个清洁工助理,对!就是每天掸掸老板们的帽子,擦擦老板们的鞋,刷刷老板们的痰盂!但这个每周就挣3美元的底层工作有一个优点,就是和老板近!
很快温伯格的勤奋和乖巧被创始人马库斯的孙子保罗发现了,保罗觉得这个小伙不错,把他调到了传达室,没想到有了温伯格的传达室变得超级高效,保罗更是刮目相看,自掏腰包送温伯格去大学商学院读书,并当上了了高盛的一个债券交易员。而做债券交易员的温伯格很快又脱引而出,不满足只是买卖债券,而是抓住发行债券的商机,拓展出新的投行业务,因为业绩好,在公司青云直上。1927年,36岁的温伯格还晋升成为了高盛合伙人,成就了一段清洁工逆袭的佳话。
靠最强人脉
进入主流大行
而温伯格成了高盛合伙人没多久,高盛就遇到了危机,因为另一个合伙人的失误,高盛不但备受经济大萧条的打击,更是沾上了内部交易和欺诈的犯罪丑闻,温伯格则成了带领高盛走出危机的那个人!他一方面非常会搞钱,另一方面就是很会搞政治,高盛“商而优则仕”的传统也是从他开始的
当时温伯格通过积极参与民主党活动,在罗斯福上台后,成为了当局的经济顾问之一,还参与了制定罗斯福新政,并帮助建立商业顾问委员会,据说温伯格当时专挑那些他想接触的商界大佬加入委员会。到了二战,温伯格积极协调企业帮助国家的战时需求。这一圈政府工作做下来,温伯格积攒了大量的上流人脉,这些都成了一直靠关系做生意的高盛的重要资产,像福特等重要客户的资源都是温伯格这么拿下的
高盛在1956年帮福特完成6.57亿美元的巨型IPO,这件事标志着高盛不但从危机中满血复活,并进一步壮大,不仅是因为这个单大,而且是亨利福特曾经因为反犹太而出名,高盛这个强犹太基因的公司能为福特做IPO,更加真正地证明了自己是华尔街的主流大行。高盛的投行业务就此一路开挂,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成为整个行业的黄金标准
“光杆司令”带飞高盛交易业务
但是不要忘了除了投行业务,高盛还有另一块业务,就是交易,这一块业务也越来越猛,甚至势头还超过了投行,这个变化都要感谢一个叫做Gus Levy(戈斯)的人。这个人1933年加入高盛后,从一个光杆司令把高盛的交易部门给做了起来,他当时引领了整个行业大宗交易(公开市场外的大单交易)的新业务。
1969年,温伯格退休的时候,戈斯接了班,可以想像,高盛的业务也越来越倾向于交易。到了1981年,高盛还收购了交易公司J. Aaron,而后来叱咤风云的高盛另两个犹太老板,上一任CEO Lloyd Blankefien和前总裁以及特朗普时代的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Gary Cohn也都是从交易部门成长起来的,到了金融危机的时候,交易对高盛利润的贡献甚至能达到四分之三
高盛的传统 “商”而优则仕
业务重心多元化的同时,高盛也在80,90年代面临了结构的转变,当时华尔街出现了上市潮,雷曼、贝尔斯登等竞争对手都相继完成了IPO。高盛纠结了很久,最终还是在1998年的一场合伙人投票中,决定上市!合伙人们只保留一小部分的股份池子,而现在应该已经缩水不到10%,一方面交易业务的崛起增加了风险,因为亏钱的话,合伙人也要担着;另外就是IPO能帮合伙人们造富,不少合伙人在1999年初上市时,火速变现上亿美元。
上市之后高盛的业绩继续一路飙升,投行和交易业务稳定增长,新的资管业务也表现强劲,同时高盛的疆域也从美国拓展到了全球,权利的触角也越伸越远。在温伯格之后,高盛的合伙人们,相继担任了里根的副国务卿,克林顿、小布什和特朗普手下的财政部长,数位联储官员,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央行行长,证监会主席等等要职,触角越来越伸向权力中心,参与了到税务、货币、金融监管等等国家政策的制定中。
高盛上升神话的终结
而金融危机则成了高盛上升期的终点,倒是不说高盛在金融危机中亏钱,其实高盛是次贷危机赚得最猛的,他们刚好在2006年,就是次贷危机爆发前,大笔做空,在危机爆发后,利润达到40亿美元,同时雷曼等竞争对手在金融危机中被淘汰,高盛成了当时华尔街投行中当之无愧最亮的星,连股神巴菲特都紧跟着投资50亿美元给最不缺钱的高盛。
那为什么说金融危机是高盛上升期的终点呢?要说不缺钱的高盛,当时竟然拿到了100亿美元的财政部救助,虽然高盛也是最早还清救助的公司,但是多多少少因为财政部长保尔森是前高盛CEO的身份,而开始遭到备受金融危机打击的大众的唾弃!凭什么大家都在喝西北风,你高盛一个人吃肉呢?就这样高盛不但成为“占领华尔街”运动的最大攻击目标,同时还成为政府追查金融危机责任的核心企业
因为买空是个零和游戏,高盛做空操作的同时都有客户做对家,高盛赚得越多,就意味着客户亏得越惨,这一点被当时日子也不好过的美国议员们抓着不放,在听证会上大骂高盛没有和客户完整披露。最后高盛和美国司法部达成和解,交付超过50亿美元才平息这次风波。不管在这当中,高盛是政治替罪羊,还是罪有应得,高盛的名誉严重受损。之后没几年,又在2018扯上了马拉西亚1MDB丑闻,高盛股价大跌,生意继续下滑。
除此之外,高盛一直遥遥领先的交易业务也开始走下坡路,不再那么赚钱。为了找新的增长点,高盛也开始打C端业务的主意,尤其是现任CEO,另一个犹太后裔David M. Solomon(所罗门)在上任后一直强推C端业务,可惜这条路走得相当不顺,不但收购的C端贷款企业造成高盛大亏钱,推出的C端金融产品也因为发展不好,几天前7月初被叫停。而这个CEO所罗门和合伙人关系又没搞好,还因为还因为爱打碟被吐槽不务正业,连前CEO都私下背后挑他毛病。
高盛的这场内部权游不知道会如何落幕,而枯寂的IPO市场似乎更是让投行招牌高盛而苦恼,到底高盛的故事会如何继续,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
文中非原创视频截图且未标明出处图片来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所有
「商业侦探佳」系列视频
系三橙传媒原创作品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点击阅读原文,回顾视频「美国芯片制造业要完!」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