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朋友圈转发的一篇访谈,对象是从体制内辞职的人,主要是政法部门的。看看他们对体制内外的看法。
【辞职者A】
问:体制内外对你来说感受的最大不同?
自由自在,在体制内首先你是属于国家的,其次你才是属于你自己的,在这种情况下不管主动还是被动,都要绝对的服从组织安排,从生活和精神上来讲都是相对不那么自由自在,或者叫奉献。但我个人的性格还是追求自由,追求人生的自我实现,辞职以后最大的不同就是自由自在。
【辞职者B】
问:体制内外对你来说感受的最大不同?
答:体制内感受有六项。
一是体制内重形式,随着近几年越发如此,不但体现在做事的形式上,通常更多体现在机构联动的时候。很多事情可以做可以不做,尺度比较大。
二是体制内通常能力提升不是体现在工作能力上,而是综合素质,就公安这个行业来说,十年八年做下来,除了专业性非常强的工作比如财务、码农等,各行各业应该是都可以做得下来的。
三是体制内上升渠道狭窄,通常不是看工作业绩,形而上学的东西比较多,提拔条件可能在工作态度、组织需要等主观层面比较多,甚至有些有些立大功受大奖的同事迟迟不被重用或用的很晚,总之就是不确定性非常大,我的人生你操盘。
四是体制内最怕犯错误,可以不做不能出错,容错度非常低,这也是跟工作属性有关系,因为你可能就是把着最后一道关,这一点不可强求。
五是薪资低但稳定,基本外边不需要看脸色,身穿一身黑,说话有底气。
体制外感受有七:
一是体制外通常比较现实,拿钱做事,重要的是拿结果,年底拿着结果和老板有的谈。
二是做事风险性相对较低,不会因为出了一些问题一只要承担后果几年,大不了换一个工作,不存在被组织雪藏的风险也不会有人身伤害,从而做事也更敢放开手脚。
三是上升通道相对开阔,可选择的面也比较广,只要确实是这块料,还是可以打出一小片天地,不过基本到了总监位置也就到了瓶颈了。
四是会接触到很多新东西,符合哈佛幸福课中提到的保持幸福度的指标。开阔眼界的同时可以有机会发现新的机遇,毕竟企业打工一辈子在国内目前的环境是不太被允许的。
五是薪资通常还是比较达标,对得起自己的付出,关键是薪资经过了自己的认可,肯来就没什么好说的。不过体制外寻求突破的过程中要承受工作的不稳定性。
六是加班少了,没用的班可以不加了。
七是体制内出来在公司做,在目前社会上,公司里通常还是会多一些尊重,这就要追溯到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上了。
【辞职者C】
问:体制内外的不同之处?
答:最大的不同是思维方式,或者说认知社会的模式。我们在体制内,特别是我此前所在的检察机关,日常打交道的群体比较单一纯粹,主要是公安、法院的朋友,长期办案过程中手上的职权往往将我们塑造为一个缺乏同理心的刻板法律人。
从办案角度来说,作为前检察官,我有机会看到了案件的另一面,认识到一个人之所以犯罪的深层次原因,以及每个人、每个家庭存于世的不易,增添了几分同情心。
从出来后谋生的角度说,辞职后如何快速形成市场思维,并接受市场洗礼和检验,是以后的路能否走稳的关键。
以做律师而言,律师是既“法”又“商”的,如果认知不到律师服务业的本质属性,以及以此为前提打造我们的思维、行为模式,很难在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
来自【经济犯罪侦察与辩护】公众号。
最后,邀请加入【青云读书群】,一个免费的微信读书学习群,众多体制达人的聚集圈,成员遍布中央、省市、县乡政府各层级、各部门。
圈子主要分享最新经济、政治、历史、哲学类好书和【写作学习资料】,以及各类智库前沿研究报告,助您深度学习以观大局、察大势。
关键还有圈主的写作公开课,添加微信【snoomy】,即可申请加入。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