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在深圳“得到高研院”做了一次关于“如何成为高阶健康信息消费者”的演讲,期间有用签名版的《睡眠公式》作为礼物,发给现场提问的小伙伴。
在书的首页上,我写了8个字:固定早起,其他佛系。
坦白说,对于包括职场人在内的绝大多数成年人来说,只要做到这8个字,就可以拿回和拥有一个更好的睡眠状态。
怎么理解?
先说“固定早起”。
固定早起,就是固定早上起床时间,不管昨晚睡的怎么样。
为什么要这么做?
因为,如果起床时间不固定,一睡不好就刻意拖延起床时间,偶尔1次2次还可以,总是这样的话,昼夜节律就容易发生摆动。昼夜节律如果不固定,后期就更不容易睡好。
固定起床时间,哪怕头天晚上没睡好,白天有点累有点困,但长远来看,你的节律还在大致的框架内,这对后期的睡眠调整会有更多的好处。
另外,对于正处于慢性失眠的人来说,固定起床时间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利用“睡眠时间不够”来积累更多的“睡眠驱动力”,也就是“困意”,这种体内自带的力量可以让你在后面的晚上更好睡一点。
所以,在慢性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中,不管是刺激控制疗法,还是睡眠限制疗法,“固定起床时间”都是雷打不动的一条准则。
当然,如果你并没有失眠问题,只是平时工作日因为起的太早而感到睡眠不足,那么,周末时你可以在早上多睡1-2个小时,但最好不要超过2个小时。比如,如果平时6点起,那么周末可以睡到8点,再晚就不建议了。 
起床时间要固定,那上床时间是否也需要固定呢?
简单回答是:不用强求,可以佛系。
为什么这么说?
最重要的原因是,困意常常不会准点来,或者虽然来了,但是现实生活中,你还有别的事情要做,根本无法照顾自己的困意。
如果困意没来,你强行按照规定的时间躺床,不仅睡不着,可能反而增加更多的焦虑。与其如此,不如干脆做点别的能让你放松的事情,不着急,边做边等,让困意来找你。
注意,在慢性失眠的行为治疗方法中,有一句话“价值百万”:永远不要把自己摁在床上逼迫自己睡觉。
这个行为不仅起不到改善睡眠的作用,反而会增加躺床焦虑,而且,私底下说,也很“无聊”。我想,用手机电脑看个电影都比强迫自己睡觉强吧。
另外,成年人的世界都不容易,不是有困意就能马上立刻能躺床的。这个时候,你想固定上床时间也固定不了。
基于这些原因,“固定上床时间”其实一个是一种美好的理想状态,你能做到当然很好,如果做不到,不怪你,佛系就好。
说起佛系,这里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就是在工作、生活和睡眠之间建立自己的平衡和需求,不用把日子过的太公式化
睡眠当然很重要,但不代表时时刻刻都必须摆在第一位。在某些情况下,你可以允许自己牺牲部分睡眠时间去换取当时更重要的事情,包括娱乐。毕竟,你我都是凡人。
说起佛系,就要谈到选择和后悔的话题。简单说:不要后悔
后悔,是对过去选择的否定。但是,这种否定是不公平的。
因为,你现在拥有着新的认知,站在现在这个确定的不如意的场景,却对过去那个不确定的场景、有着旧认知的你进行评判。这就好比,你一个成年人,总是对小时候的某件事耿耿于怀。犯不上啊。
在面对当下的困境时,人在心理上有一种不合理的倾向,总是以为曾经放弃的那条路会更好。然而,如果时光能倒流,再让你重新站在曾经的十字路口,你大概率上还是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说开来,任何选择都有代价,虽然你我都无法准确计算和预测代价有多大,但不管怎么样,当初的选择毕竟也是冲着某些好处去的,哪怕那个好处是缓解当时的焦虑,那也是当时做决定的理由。时过境迁,如果觉得当时的自己“很傻很天真”,那只能说是自己成长了。
人生没有彩排,也没有对照组。在这条单行线上,你我都无法知道当下的选择是否是所有选择里最好的。所以,不如干脆放轻松一些,不必想得太长远,也不必“既要又要还要”。
人生如棋,最自由的姿态就是:落子无悔。
米兰·昆德拉在《雅克和他的主人》中说:“我对您透露一个大秘密,这是人类最古老的玩笑。往哪走,都是往前走。” 


作者:余周伟

公众号:睡眠与科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