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7月13日,德国政府出台首份“中国战略”,涉及经贸投资、防务安全、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并就外界较为关注的“去风险”“降依赖”等内容做出说明。
舆论认为,这份经过数月酝酿的战略文件体现出德国对华政策发生变化,同时具有平衡、模糊的色彩。未来,中德两国仍有合作空间。
转向“去风险”?
德国政府当天出台首份“中国战略”,延续了欧盟委员会2019年对中国做出的战略定位,称中国既是“伙伴”,也是“竞争者”和“系统性对手”。德国外长贝尔伯克在揭晓该战略时称,中国作为“系统性对手”的角色近年来日益突出。
与此同时,这份战略文件也从两方面阐述了德国政府对于中德关系现状和前景的看法。
一方面,文件称:“中国已经变了。因此,我们也需要改变对中国的态度……迫切需要降低风险。”
德国政府称,“去风险”指的是减少在关键领域的依赖,在做出经济决策时考虑地缘政治因素,并提高应变能力。
另一方面,“在与中国开展的双边合作中,经贸关系仍是重要组成部分。”文件写道。“我们无意阻碍中国经济的进步和发展……我们并不追求两国经济脱钩。”
德国政府还表示,在应对气候变化、促进可持续发展和全球卫生事业、促进粮食安全从而确保全球稳定等方面,“中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仍是我们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
因此,“德国政府正在寻求与中国合作,特别是在解决重大全球挑战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德国政府将抓住合作带来的机会。”
路透社援也引贝尔伯克的话说:“我们希望实现多元化,但我们也希望进一步扩大并利用与中国的合作。”
此外,这份文件还提及印度洋-太平洋地区局势、台海局势等内容。
总体而言,德国政府认为既要应对所谓的“中国挑战”,也要继续寻求和加强与中国的交流与合作。
舆论注意到德国出台首份“中国战略”的几个背景。
首先,建交半个世纪以来,中德关系发展总体顺利。就在上月,国务院总理李强应邀对德国进行正式访问并举行第七轮中德政府磋商。
与此同时,双边经贸合作成为两国关系重要支柱。德国联邦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德国和中国双边贸易额为2979亿欧元,中国连续第七年成为德国最重要贸易伙伴。中国已成为大众、巴斯夫和宝马等德国商界巨头的核心市场。
但是,随着美西方一些政客近年来炒作的“脱钩论”遭遇事实破产,“去风险”“降依赖”成为其兜售的新说辞。原先被世界银行归类为“商业决策”的“去风险”,开始被赋予更多政治内涵,形成西方对华“脱钩论”的补位。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曾表示,“去风险”既包括消除“经济风险”,也包括减少“外交风险”。
美联社等媒体注意到,由朔尔茨领导的德国三党执政联盟在2021年底上台时承诺,将制定一份“全面的中国战略”。但这一进程并不顺利,据称对华态度较为谨慎、友好的朔尔茨阵营与对华态度较为强硬的贝尔伯克阵营存在分歧。
舆论还注意到,德国出台首份“中国战略”发生在乌克兰危机持续等背景下。
平衡与模糊
作为欧洲最大经济体、欧盟人口最多的国家,德国政府的对华政策风向值得关注。德国政府称,这份战略文件将为德国政府各部门协调对华政策提供框架,甚至为欧洲等方面协调对华政策奠定基础。
路透社援引分析人士的话说,这份战略文件体现出德国在对华政策上与欧盟协作的色彩,并发出一个明确信号——在多年来优先考虑双边经济利益之后,德国对中国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尤其与德国前总理默克尔执政时期相比,德国政府的对华政策似乎变得更为强硬。
但舆论同时注意到,这份战略文件关于“去风险”“降依赖”的措辞具有平衡、模糊的色彩,尤其考虑到德国执政联盟内部存在分歧。
英国《金融时报》援引德国博世集团董事会主席斯特凡·哈通的话说,这份战略文件在语气上取得了“平衡”。博世集团是计划在中国加大投入的多家德企之一,未来几年计划在华投资10亿美元。
“柏林在大声说话,但挥舞着一根小棍子。”美国经济研究公司荣鼎集团专家诺亚·巴尔金(Noah Barkin)说,朔尔茨已明确表示,他认为政府在“去风险”方面的作用非常有限。
巴尔金还注意到,德国政府并没有像美国那样,“对那些希望在中国开展业务的公司设置障碍”。“没有迹象表明德国将加强出口管制,有关对外投资审查的措辞相当薄弱。”
路透社也注意到,这份战略文件并未提及“企业压力测试”等潜在举措。此前,相关内容曾被纳入德国外交部起草的对华战略草案中。
另据《日经亚洲评论》报道,德国联盟党经济政策发言人朱莉娅·克洛克纳(Julia Kloeckner)注意到,这份战略文件没有说明德国将从哪里获得能源转型所需的原材料,目前这些大宗商品主要来自中国。
德国渤乐咨询公司的负责人卢茨·伯纳斯(Lutz Berners)注意到,这份战略文件是在许多利益相关者的参与下制定的,历经数月。“但实际工作现在才开始,因为现在是由商界参与设计的时候了。”
目前,德国企业界是否支持、如何支持这份战略文件,仍不明朗。舆论注意到,巴斯夫、大众等德国商界巨头已决定加大在华投资力度。
“大众集团将继续在中国投资,”大众中国业务负责人、董事会成员贝瑞德(Ralf Brandstätter)说。“中国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增长市场,也是一个关键的技术创新驱动力,对大众汽车和整个德国汽车行业的全球竞争力至关重要。”
德国工业联合会警告称,如果德企在华活动“受到过度限制”,可能会“不必要地阻碍繁荣和创新”,这份战略文件如何实施将是关键。
我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7月14日表示,中方注意到德方发布的有关文件。我们认为,以“去风险”“降依赖”之名行竞争和保护主义之实,将正常的合作泛安全化、泛政治化,只会适得其反,人为制造风险。以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划线,鼓噪所谓制度、利益、价值观竞争,更是逆时代潮流而动,只会加剧世界的分裂。
事实上,中德共识远多于分歧,合作远大于竞争,双方是伙伴而不是对手。在当前复杂动荡的国际形势下,希望德方全面客观看待中国发展,制定理性务实的对华政策,同中方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更多稳定性和正能量。
此外,对于德国政府通过对华关系“中国战略”,我驻德国大使馆当地时间7月13日在官方网站发文作出回应,表明四点立场。(文章来自上观新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