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IRR不代表拿到手里的更多:为什么3.5增额寿适合大部分人?

目前市场在售的5款预定利率4.025%的定期年金,他们的收益都可以突破3.5%,在中短期理财需求上,在某些方案下,irr甚至突破4%,4.025年金产品没有对手。既然有4.025%的高收益年金,有人问我为什么还要自己配置irr达不到3.5的增额寿而且还在推增额寿?这个问题问的太好了,应该代表了很大一部分人的疑惑,很适合今天深入和大家唠一唠原因。我会从实用性角度和严谨的数据解释为什么增额寿更适合大部分的人。看到数据你会明白,4.025年金irr更高,领到手的钱却少了。接下来是我的硬核测评,希望对你的理解有所帮助。
我先给大家展示一组4.025年金和增额寿,相同方案相同数据,4.025年金我以保障20年期综合表现更优的福佑金生为背景方案。假设30岁男士趸交100万,福佑金生从第5年开始,每年有5万生存金直至第19年,到20年一次拿到111.65万满期金,合同结束。此时累计领取188.665万。咱们来看市场上第一梯队的某增额寿,现金价值就是你账户里的钱,假如一直不取,到保单20年的时候退保结束合同,到手有194.58万,比福佑金生多出了7.93万,多出来一个香奈儿包包出来。这么一对比,反而是增额寿拿到的钱更多。
我们看来这两款产品的irr对比,某增额寿回本早一年,第10年福佑金生是2.51%,某增额寿的irr2.88%,在第十年至14年,增额寿更优。15年至20年,福佑金生更优,20年的时候拿到一笔满期金irr达3.90%,合同结束,某增额寿只有3.38%,但是可以一直持有下去,irr持续增高3.41%,3.46%,3.47%...
为啥福佑金生在20年的时候irr到3.90%,但累计拿到的钱还不如增额寿退保的多呢?关键原因在于福佑金生从第五年开始固定派发5万生存金导致的,越早领的钱越值钱,第五年到19年每年固定给到5万,20岁一次性给予111.65万,直接拉高了产品的irr。
那问题来了,20年的irr高的定期年金好还是20年退保拿到手里钱更多增额寿好?看完下面硬核解析你就明白了。
1.定期年金顾名思义就是到一定时间段就要结束,福佑金生最长可以保证领取20年,到期就结束。每年派发的年金是固定的,你要和不要都会到你的账户,最后的发力点是20年的一笔高额满期金,灵活性是不存在的,它早就写好了规则,不给你任何自由操作空间。它属于纪律性很强的产品,只适合你对未来的钱有非常明确的规划。
2.增额寿险你可以把它当作一个存钱罐,回本快,主打灵活,第10年至14年irr高于福佑金生,21年以后如果不想结束合同,可以一直让资金在里面累计生息,想用钱的时候,自由支取额度,标签:灵活、锁定利率、想存多久就存多久,合同结束的日期你自己说了算。而不是20年到期就结束。
3.定期寿险更像写好了条条款款限制的合作协议,每年给你多少钱,什么时候结束都固定好了,你只需要严格根据规则来领取即可,优点省心省力不用自己操作退保,缺点是不灵活。增额寿更适合你想存一笔钱,但是又不太明确这笔钱到底要做什么用,先存起来再说,未来什么时候想用,想取多少取决于你当时的实际情况,适合自律性不强但又想强制储蓄的人。
总结,增额寿就像陪伴我们终身的储蓄罐儿,irr上限虽然是3.5%,但是给了很多自由掌控权。而定期4.025的年金irr虽高,是用强纪律性和到期结束合同换来的,到期的钱放在哪里?到时还能不能找到更好的安全保本儿收益比现在好的产品都是未知。因此,增额寿更适合大部分。
倒不是说4.025的年金不值得买,储蓄险配置是一个动态过程,如果你有一部分闲钱就想中短期理财,目标明确这笔钱的用途,拿出一部分资金配置定期年金也是很好的选择,比如案例中的男士30岁趸交100万,35到-49岁每年拿到5万做为补充生活品质的钱,50岁的时候拿到一笔111.65万的满期金,距离60岁退休还有十年,在这十年期间用100多万游山玩水、作为提前躺平退休现金流的补充。总之,你的每一笔钱的流都要和你自身需求规划相契合,而不是为了irr牺牲掉灵活性和终身复利。
增额寿险这两年被市场炒的很热,加上银行也在大力推荐增额寿,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我本人也是增额寿的忠实客户,满足了大部分人的资金安全、灵活、锁利、和资金掌控权的目的。irr不应该是判断一款金融产品好不好的唯一因素,更多的是要看功能性和资金三权分立的归属权,今天时间原因呢,关于三权分立的细节不多赘述。简而言之,3.5的增额寿和4.025的定期年金各有各的使用场景和人群,irr只是评估产品的维度之一,更多的我们要根据你的资金使用场景量身定制,才能让金融产品更好的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综上所述,我想我讲明白了,4.025年金产品的使用技巧,3.5的增额寿为什么是大部分的优先选。如果想要进一步了解如何给自己的资金做规划,欢迎扫码下方图片中的二维码联系我。
电话(同微信):185-0139-5118
最新评论
推荐文章
作者最新文章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Copyright Disclaimer: The copyright of contents (including texts, images, videos and audios) posted above belong to the User who shared or the third-party website which the User shared from. If you found your copyright have been infringed, please send a DMCA takedown notice to [email protected]. For more detail of the source, please click on the button "Read Original Post" below. For other communications, please send to [email protected].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用户推荐收藏至CareerEngine平台,其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及知识版权均属用户或用户转发自的第三方网站,如涉嫌侵权,请通知[email protected]进行信息删除。如需查看信息来源,请点击“查看原文”。如需洽谈其它事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用户推荐收藏至CareerEngine平台,其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及知识版权均属用户或用户转发自的第三方网站,如涉嫌侵权,请通知[email protected]进行信息删除。如需查看信息来源,请点击“查看原文”。如需洽谈其它事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