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一位我教过的已经毕业离校的19级学生找我聊天,他谈到了自己所面对的迷茫和困惑,我想到了20%的青年失业率,于是,陷入了久久的沉思。
最近,多部委联合发文,鼓励大学生投身家政行业。在新闻跟帖中,很多人在嘲讽批评,我却认为,这个思路非常好,早就应该这样了......
我一直认为,中国人口总量多,经济体量大,不会缺就业机会。就业危机的最大根源之一在于,中国人脑力的等级贵贱观念。
这一顽固的等级观念,一方面导致大量的基础服务业工作,年轻大学生不愿意从事,另一方面又有大量的年轻大学生在等待和寻找就业机会。

中国人普遍倾向于把接受高等教育与就业层次紧密挂钩。接受什么层次的教育,将来就要从事什么层次的工作。

在绝大多数人看来,读过大学了,就应该找一个体面的工作。如何定义“体面”呢?最直观的描述就是,体制内财政发工资的铁饭碗、坐在办公室吹空调的白领工作......
总而言之,体面的工作,绝非“出卖体力”的基础服务业,比如,超市收银员、理货员、酒店前台、保洁、出租车司机......
这种认知的流行必然引致这样一个困境:如果逐年增加的大学生,仍然都把从事基础服务业视为屈尊和掉价,国内的就业形势只会越来越严峻。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本科以上学历的人越来越多,哪里有那么多体制内财政发工资的铁饭碗和坐在办公室吹空调的白领工作,等着他们呢?
高等教育越是普及,大学生就业选择不断下沉的趋势,就越是不可避免。与其费尽心力去抗拒就业层次被时代的潮流往下推移的趋势,不如淡化自己是人才的观念,降低就业预期,坦然接受基础服务业的工作。
当然,改变职业贵贱观念的关键之一是,各行各业福利分配逐渐走向均等化,至少差距不能太大。
在国外,拥有本科和硕士学位的人,从事偏向体力劳动或简单重复的基础服务业,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日本一对毕业于东京大学的历史学博士夫妻,以开小菜馆为业,并乐此不疲。对他们来说,攻读历史学博士学位,不过是为了获得一段独特的人生体验。毕业之后,未必一定要从事历史教学和研究工作。
独自经营小菜馆的工作,让他们感到惬意舒心,因为自己做点小生意,可以摆脱公司或学校等等机构对人施加的组织化约束,可以自由支配时间。历史研究完全可以是个人业余爱好嘛。
在小菜馆的各个角落,贴上一些历史图片,放上几本日本历史杂志,让每天关顾的客人有意无意地接触历史,点燃更多的人对历史的兴趣。
在日本的超市里,理货员和收银员多数都是大学毕业生。在日本酒店,前台服务员、保洁员、早点工,多数也是大学毕业生,而且英语都说的非常流利。
这些中国的大学生普遍不愿意从事的工作,日本大学生为什么愿意从事呢?
因为日本社会经过多年的经济发展,各行各业福利分配大致平均, 以至于人们的意识里普遍没有职业高低贵贱之分。
在高等教育不断膨胀,人才饱和的趋势不可避免的情况下,与其哀叹就业压力太大,失业率太高,不如用平等逻辑打造一个福利分配不断走向均质化的社会。
中国缺的其实不是就业机会,而是“职业无贵贱”的流行价值观。
只要福利分配越来越平均,体制内外各行各业的医保和社保都差不多了,人们脑子里职业贵贱的等级意识才会淡化,才会有更多大学生愿意从事基础服务业,或选择灵活就业,而不是都想挤进所谓“社会地位高”的职业。
只有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了,即使是竞争中的失败者,也不至于活得太狼狈,基本生活也有保障了,才会有更多大学生愿意尝试自主创业。
每次,在私下争论中,我提出这个观点,总会有人嘲笑我,太过理想主义。他们认为,福利均值怎么可能啊?让上海那位在ICU住了四年的老干部情以何堪啊?
我绝非太过理想主义,我恰恰认为,在政治哲学层面上,思考政治的时候,我们可以理想主义。在政治操作层面上,思考政治的时候,我们的头脑一定要回归现实主义。福利走向均质化的社会改革,应该抛弃理想主义冲动,遵循现实主义逻辑。
往今来,成功的社会改革,大都是摒弃理想主义尽善尽美的蓝图,本着现实主义妥协让步的原则,在多元利益之间,达成平衡的产物。
我不揣冒昧地认为,应该让上了一定级别的干部继续享受良好的退休待遇。在不触动他们既有利益的前提下,逐渐让各行各业福利保障走向大体上的均质化,体制内的待遇和适当优于体制外,但是,差距不要太大。
让全国所有人一夜之间全部福利均等的政策主张,才是真正的政治幼稚。持这种政策主张的人,才是真正缺乏政治智慧的人。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