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下方卡片关注加星标★
涉世未深前总以为骨感的女生最吃香,但越长大后越发现,有点肉肉的妹子才最受欢迎!
于是,网友们亲切地把这样的体型叫做“微胖”!
而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这位女网红,一直被老铁们称为“微胖界的杠把子”,不腻还有点小性感的那种!

她叫李宥敏,之前凭借一张凹凸有致的背影照而走红网络!
体重130斤,体脂率31%,这样的身材指标放到别人身上,可能会是大饼脸+水桶腰,买衣服要最最最大码!
然而李宥敏却颠覆了人们对130斤女生的刻板印象,皮肤白皙、瓜子脸蛋、蜂窝腰、E杯胸、西瓜臀....
虽然没有马甲线,但她依然能打动人!

体重130斤,这在很多女生看来简直就是天文数字,然而命运就是这么偏袒,人家把肉都长到了该长的地方,
而该瘦的地方则瘦的很完美!
你说气人不气人惹~

下面这张侧身照太火了!

傲人的上围,S型身体曲线,
饱满的西瓜臀,A4纸宽的小蛮腰
,真不愧是微胖界的杠把子,这身材真的太会长了!

你就承认吧!

男生其实最喜欢这样凹凸有致的微胖女孩,而不是上下同宽的真胖,如果像李宥敏一样再拥有一张清纯娃娃脸,啧啧啧,那撩汉指数必定直线飙升!
在身材这方面必须要指出的是,有部分确实靠老天赏饭吃,是天生的。
比如有的人生来臀就翘,而李宥敏遗传了傲人上围,但她令人羡慕的腰臀比却是靠后天努力换来的!
这是她18岁前的高中校服照,甜美长相搭配苗条身材,当时跟同龄人相比,她的身材底子已经高出别人一大截,那时她还很瘦!
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体型渐渐丰满起来!
为了避免浑身上下都长肉,而是塑造出该凸凸该凹凹的完美曲线,她开始有针对性的训练,
努力让身材比例更协调更性感!
三年前她第一次走进健身房,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
她健身的目的不是为了打比赛,也不是把自己练成生物课本上的“肌肉女”,而是想通过塑形,让自己常年都能保持凹凸有致的曲线!
水桶腰是绝对不能有的,而蜜桃臀是必须要get的!

在训练上李宥敏还是蛮拼的,一周至少练四次,有氧燃脂和力量训练搭配进行,这样才不至于“偏科”!
跟其他女孩一样,
她也钟爱臀部训练
,每次蹲完腿后感觉到臀部的膨胀感,流再多的汗水都是值得的!

除了健身房训练,平时她还喜欢跟好友一起
爬山和游泳
,放松工作压力的同时有能燃烧脂肪,可谓一举两得!

而且,由于她本身就属于微胖体型,
所以更要注重有氧练习
,否则可能就不是微胖,而是真胖了!

此外,为了控制体重她在日常饮食上也格外注意,很少碰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
转而吃很多蔬菜水果以及高蛋白食物!
无论增肌还是燃脂,
牛肉、鸡胸肉
都是最棒的食物了!

看完李宥敏的微胖体型,终于知道为什么麻杆儿身材如今已经OUT了!
其实所谓的好身材,不是一味地追求瘦,比例和线条才是最重要的,就拿李宥敏来说,虽然她没有网红式的马甲线,但蜂窝腰和西瓜臀却让人各种羡慕!
可见,“腰臀比”真的太重要了!
腰臀比(Waist-to-Hip Ratio,简称WHR),简单来说就是:腰围与臀围的比值(腰围 / 臀围)。
计算时把腰围作为分子,臀围作为分母,一般来说比值小于0.6 ,就说明你腰臀比很完美了!
降低腰臀比,首先就是要瘦腰,为此平时应该避免久坐、控制饮食,多做有氧训练持续燃烧脂肪,避免肉都堆积在腰部!

其次,日常训练时要强化臀部练习,下面这组蜜桃臀打造教程大家有必要get一下,一周两练,保证你的PP翘到飞起哦!
弓步蹲
每侧12次,做四组
绑沙袋后踢腿
每侧12次,做四组
器械腿开合
每组12次,做四组
单腿登山
每侧12次,做四组
单腿臀桥
每侧12次,做四组
山羊挺身
每组12次,做四组
还等什么

2021想拥有李宥敏这样的腰臀比
就赶紧跟着虐起来吧
Fighting

———纯净健身交流群———

1.这是健身交流群,不健身的请勿进。不是交友群,切勿频繁添加好友, 成年人交友需谨慎,群主不承担任何责任。如发现一律t。
2.微商同行勿入,群内话题只限于,健身,运动,体育竞技,营养补剂,日常训练,健身饮食,发其他一律t。
3.进群避免浑水摸鱼,进群需要10元群费,,每天会更新健身视频干货,遇见同好撸铁的朋友们!也是为了做有档次和门槛的高质量群聊,希望大家理解!,避免不愉快所以有门槛,提高群质量。
4.经验分享 ,提供对群友有价值的经验分享,哪怕是自己错的经验,也有借鉴的意义。
5.有健身问题,不要怕问,不要做“伸手党”如你问的问题网上搜索一下就有答案别怪没提醒你
6.认可以上内容,想入群交流的,加vx: jiashen0888jianshen0618,每日更新促睾视频,美图。增肌减脂知识

“肌肉哥”
健身健美聚集地型男型女的集合地,
练出fit好身材!💪

“啪皮皮”
发现身边更多精彩,
每天更新身边美好事物!

欢迎各大品牌商谈广告作

详谈请加QQ:545469598
或微信:nn545469598

你点的每个在看,都是对生活的一份加油!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