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55字6图,阅读大约需要10分钟。
感谢点赞,在看,转发!
语音技术来自讯飞有声
世人都说美国的盟友多,只要美国联合了盟国和盟友,必然形成对中国的优势, 甚至于,不畏惧中俄联合,照样可以同时压制中俄两国。
也有人说,中国朋友少,只有俄罗斯、伊朗、朝鲜和委内瑞拉等国家。
真的是这样的情形吗?表面上看起来的确是如此。然而,我们要看的是“趋势”,是两方势力的对比变化趋势。
美国固然盟友众多,而且多数都是富裕国家,或者是工业发达国家。因此,美国和盟友加总起来的经济体量非常惊人,大约占了全球经济总量的一半。
此外,美国所领导的北约是全球最大的军事集团组织,不论是在实质的力量和声势上都十分惊人。
但是,美国和盟友的集合力量似乎出现了瓶颈,遇到了限制。2022年2月俄乌战争爆发,美国偕同众多盟友制裁俄罗斯,但也只有40几个国家跟从美国,对俄罗斯制裁。自此,美国所谓的盟友众多,似乎就局限于这四十几个国家,再也难以增进。
反观中国方面,朋友圈却是越来越宽广。更重要的是,在国际上,认同中国的理念,和支持中国做法的国家越来越多,这才是最重要的。
其中,俄乌战争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这场战争改变了全球生态。
全球生态改变
第一,全球政治生态改变了,不再是美国一家独大,只有一种话语权。虽然,美国仍然掌控全球的话语权,但世界已然不是美国一家之言,而是有多重的声音出现。
第二,全球经济生态改变。
俄乌战争爆发后,美国协同欧盟,对俄罗斯金融制裁,限制俄罗斯使用美元与欧元。
然而,美欧如此严厉的金融制裁,并没有击倒俄罗斯,这方面大为出乎美国的意料之外。
一个重要的原因,俄罗斯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国家,可以说是超级资源大国,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也拥有许多重要的矿藏,还拥有丰富的农产品。
我们曾经说,这些丰富的天然资源或是农业资源,才是硬通货。
只不过多年来,由于美方操作全球金融市场,似乎是,美元才是硬通货,美元的重要性还因此超过了黄金。
黄金是人类几千年历史以来,真正的硬通货。但是在美元强势之下,在美军航母的硬武器之下,美元取代了黄金的地位,也因而赋予美国无比的权利,可以任意制裁一个国家。
但是,俄乌战争让世人认识到这些天然资源的价值。
第三,全球金融生态改变。
由于美国与欧洲对俄罗斯严厉的金融制裁,除了美国和其盟友之外,美欧的金融制裁并不为其他国家认同。再加上,美国与欧洲冻结俄罗斯的外汇储备,还冻结一些俄罗斯的企业和个人资产。
一些国家对此心生反感,也担心自己国家或个人的资产也会在未来某一天被冻结。
这种担心的情绪在非美西方世界蔓延,从而形成摆脱对美元依赖的风潮。
总结来说,2018年3月,美国对中国发动贸易战,打破了美国原先所建立的世界经济秩序。
2022年2月的俄乌战争,虽说发起军事行动的是俄罗斯,但美方涉及拱火战争,又协同盟友对俄罗斯进行严厉的金融制裁、经济封锁和政治的隔离,全球生态系统改变。
2 全球生态改变导向中国
然而,这些改变最终会有个出口,有个依归,这出口和依归最终导向中国。
一,俄罗斯因此更加向中国倾斜。
俄罗斯是超级资源大国,凭借其丰富的能源等天然资源,以及同中国的正常贸易,俄罗斯挺过了美西方的严厉制裁,没有倒下。
并且,由于美西方持续限制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和天然气,全球因而形成了两油体系。也就是说,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转向亚洲国家销售,亚洲国家因而享受到较为廉价的能源,这有利于亚洲国家的工业竞争力,和对外出口。
然而,除了美国之外的美西方国家,却得要进口价格昂贵的石油和天然气,这垫高了其能源成本,也造成更高的通货膨胀。
这方面请参考2022年4月的说法《全球分两油体系!中国因此获利 亚洲崛起》。
二,中东产油国家开始向中国的主张倾斜。
2021年和2022年,美国总统拜登分别呼吁沙特等阿拉伯产油国家,增产石油,但是被沙特拒绝。
2023年3月,沙特和伊朗决定恢复两国的外交关系,这个效应扩散开来,使得中东阿拉伯世界走向和解。
中东阿拉伯世界走向和解,增添了这些产油国家的意愿和希望,将逐步摆脱对美国和美元的依赖,也就是摆脱,或降低该地区受超级大国的影响力。
对美国来说,这样的改变无疑是美国在中东地区的重大挫败。
另一方面,中东产油国家想要摆脱超级大国美国的依赖,需要有一个支撑点,这个支撑点就是中国。
十多年前,美国成功开发出页岩油开采技术,美国从此能够在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方面,基本实现自给自足,不再仰赖中东国家的石油进口。
也就是在这时候,美国不再重视中东产油国家的利益,中东产油国家只是美国在地缘政治上的一颗棋子,一个工具而已。
而中国对能源的需求,仍然是有增无减,这些产油国家在中国身上看到了希望,也看到了可以摆脱对美国依赖的凭借。
三,亚非拉等第三世界国家也支持中国的主张。
中国主张公平贸易和开放市场,在国际上推展和平,尊重他国主权,主张以政治的方式,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乌克兰冲突。
这些主张和观点,都广为亚非拉等第三世界国家支持,这体现在中国同这些国家的贸易持续增加,也体现在相互之间的本币贸易结算,和货币互换上。
这是结合了政治、经济和金融等的相互依存互动。
换句话说,中国成了这些国家的第二种选择,以及走向更加独立自主的希望。
美国同中国打贸易战打了五年,成功了吗?没有成功。
美国发动盟友对中国政治围堵、军事围堵,成功了吗?也没有成功。
至于经济脱钩,科技制裁等也是如此。虽然说,美国对中国的芯片封锁和制裁取得一些成效,但中国正在大力发展芯片产业,美国能够领先的时间恐怕也无法长久。
中国挺住美国的打压,对这些国家来说,就是最大的支撑、最大的希望。因为中国是除美国之外的第二种选择。
这就是我们过去说的,美国同中国激烈竞争,如果久战不胜,美国就会慢慢失去过去在全球的主导性地位。
资源国同中国的发展机会
这些国家有许多都是资源丰富的国家。过去,在美国的领导体系之下,也是美国极力推动的全球化之下,全球基本上分为资源国、生产国和消费国。
而美国不仅仅是全球金字塔顶端的消费国,同时也是金融和服务业极为发达的国家,掌握着全球金融体系。
但是,在美国所建构和领导的金融体系之下,美国非但消费这些资源国的资源,并且还拥有针对这些资源的“定价权”。
且不说这样的结果是对资源国的一种剥削,这些资源国将难以发展,难以出头却是事实。
想想看,资源国生产出来,或对外出口的资源,其价格还由美国的金融体系来定价,这些国家怎么可能会有好的发展呢?
从这一层观点来看,这些资源国跟着中国一起,反而有较高的机会。
前面提到的两油体系,也适用于其他的资源,这就造就了中国同这些资源国更加紧密的关系。
我们看到了,从俄罗斯,到中东产油国,再到亚非拉等第三世界的资源国家,都出现了这种趋势。
这种趋势持续下去,其影响无疑是巨大的, 这是结合资源国+生产国的优势,这种结合让双方都能够从中获益,
一方面,资源国的资源出口,有了良好市场的去处。
二方面,中国也将获得稳定的资源来源,以及相对良好的价格,摆脱美西方金融力量的价格操控。
这就形成了良性循环,中国从而投资这些资源国的基础建设, 确保这些资源从开采到运输的稳定,这些资源国也因而获得经济发展所需的基本建设,而中国获得工业和产业的竞争力。
另外,中国也愿意这些资源国合作,协助其发展工业,例如,中国和沙特合作发展炼油业和石化产业,具备了这些良性循环之后,美西方体系下的德国、日本和韩国,将难以同中国竞争。
最后再谈一下,在地缘政治和中美竞争方面的影响。
俄罗斯,中东阿拉伯世界,和亚非拉等第三世界国家,加强同中国的合作,早已经改变了全球地缘政治的风貌,美国已经不是不再是一家独大,不再是一家之言就可以号令全球。
这方面,美国应该是深有体会,这两年来,拜登政府一直试图建立同东南亚国家的关系,也试图说服这些国家站到美国的阵营,对付中国,但始终无法成功。
对中东地区的国家而言,美国的影响力日益衰退,已经叫不动这些国家了。
至于中南美洲国家,虽说是美国的后院,这些年来,中南美洲国家同中国的贸易往来,和投资互动日益增长。
2022年6月,美洲国家峰会在美国洛杉矶举行,有不少国家领袖选择不出席,即便是美国的后院,美国在拉美国家的影响力也渐渐消退。
美国难以扭转局势
如果认识到这一点,美国是否有机会翻盘呢?
很难,主要的原因是,美国几十年来重视消费、服务和金融行业的发展,美国有去工业化的趋势。
如果难以重铸美国的工业,美国和这些资源国的关系,势必难以回复到从前,也难以同中国竞争。
同中国相比,美国缺乏全面性的工业生产,也缺乏基础建设的能力,美国难以同中国竞争,也就是说,美国难以同这些资源国改善关系。
更何况,美国同一些资源国还有一些基本上的矛盾,例如美国同沙特两国之间的矛盾。
所以,即便美国清楚这一点,也只能够眼睁睁看着中国同这些资源国家,发展更进一步的关系。
这就让美国对中国的围堵,越来越困难,越来越难以施展。
时间久了之后,中国将能够逆转美国在盟友方面的优势,而美国过去所建立的世界秩序,也将被打破,从而丧失或降低对中国的优势。
当然,这也会造成中美博弈彼消此长。中美博弈的天秤将逐渐向中国倾斜。
今天的分析和推理就到这里,我们下期再会。
杨风时评——杨风公众号强调逻辑和推理,系统性地将国际形势介绍给您。我们也强调于日后的验证性,请大家保持关注
【敬请关注公众号:杨风】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